大家好,我是分享者,专注于分享健康知识,追求身心健康。
今天我要讲的是冬天祛湿。
冬天寒湿多见,粘稠难除。
中医认为湿是阴邪。中医对湿有很多描述,比如“千寒易除,一湿难除”、“油若入面”等等。水分一旦进入体内,就变得很难完全清除。
冬天如果体内水分重新出现,对身体不好。因为外面温度很低,体内水分很重,真的更差。冬季湿气重,多为体内阳虚所致,常为体内寒湿。
人体湿漉漉的时候,经常会感觉头很重,舌苔又厚又白。人没有精神,四肢无力,容易打瞌睡。有时你会发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虚胖”。
湿气重,打瞌睡 湿气重,打瞌睡
当体内水分较重时,也反映脾运水运湿能力不足。
中医认为脾能运化水湿。脾脏运输后,身体的一部分水和液体,一部分进入肺部,另一部分进入肾脏。一旦脾运化能力不足,就会出现“水湿凝滞”。这时,人体可能会表现出较重的水分。所以人体要祛湿健脾。只有脾的运化能力增强,体内多余的水分才会变少。
冬天身体湿气重,经常夹杂着“冷”。这是因为外界寒冷,身体被水和湿气淹没,水和湿气混合在一起形成寒湿。
薏苡仁汤 薏米汤
很多人通常用薏米熬汤。边肖认为,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身体又湿又热的情况。由于薏苡性微寒,故可清热、冲淡浸润、利湿。如果是冬天,多是寒冷潮湿,煮薏米汤祛湿不是正确的做法。
冬天祛湿,可以用茯苓、炒薏米、炒苍术煮茶喝。它不仅健脾,而且除湿。
冬天湿气重有很多办法可以摆脱。边肖总结了中医健脾祛湿的三个简单方法,如下:
1.茯苓茶煮着喝,健脾滋润。
茯苓可以用来做茯苓饼,是北京的传统美食。
茯苓饼 涪陵煎饼
茯苓味甘,味平。能健脾利水,祛湿。茯苓很和平,著名的“四君子汤”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茯苓常见:茯苓块,一个个小方块;茯苓片,片状,比较薄。用来煮茯苓茶的时候,茯苓片比茯苓片好,因为茯苓片难煮透,煮的时间长。
一般称取茯苓15克,加水3杯,烧开水,煮20分钟。茯苓茶作为茶可以去除水分。
茯苓片 茯苓片
2.煮炒薏米茶喝,健脾利尿。
薏米,也叫薏米。很多人都知道薏米可以除湿。惯性思维下,冬天也用薏米煮茶祛湿。边肖认为冬天用生薏米去湿是不合适的。薏米性微寒。冬天天气冷的时候,用冷生薏米去湿会使脾胃更冷。
将生薏米与麦麸一起煸制,得到麸炒薏米。炒熟后,薏米的寒性减弱,健脾利湿的能力增强。
因此,边肖认为炒薏米是冬天祛湿的最好方法。
一般称取炒薏米30克,加水6杯。水烧开,煮30分钟。水煮熟后可以当茶,剩下的薏米渣也可以当食物。
炒薏米 炒薏米
3.炒制炒白术茶饮用,健脾燥湿。
《中国药典》对苍术有这样的描述:“性温,属脾、胃、肝经,湿运脾,祛风散寒。”炒白术清香扑鼻。通常炒白术茶去湿,一般重3克,加2杯水,烧开水,煮15分钟。炒白术比较干燥,一般适合寒湿重的人群。
炒苍术 炒苍术
冬天,湿度大。祛湿后,人们应注意饮食,始终保持脾胃温暖。
边肖认为,祛湿只是暂时驱除人体多余的水分,这样体内就不会有水分堆积,必须健脾。因此,应尽可能避免导致脾虚的因素。请做好以下两件事:
尽量不要生吃冷水果。
冬天生吃凉果容易导致中焦虚寒。脾胃在中焦,寒湿困脾,脾运化水湿的能力会受影响。凉果包括香蕉、猕猴桃、火龙果。
火龙果 火龙果;火龙果
尽量不吃凉菜和凉菜。
冬天吃凉菜和冷食会引起胃寒。吃一些冷肉经常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
冬天湿度大的时候别忘了照顾脾胃。脾胃健康旺盛,体内多余水分才能及时排出体外。冬季祛湿时,保持脾胃温暖。所以尽量避免吃寒凉祛湿的食材,选择平或温的食材,有利于健脾祛湿。
亲爱的读者,你同意这篇文章的作者吗?你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讨论,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健康知识共享人》。
引用以下材料作为参考: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第一部分[m]。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15,161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1.《身体湿气重该怎么调理 冬天体内湿气重该怎么办?这3条健脾祛湿的中医建议请收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身体湿气重该怎么调理 冬天体内湿气重该怎么办?这3条健脾祛湿的中医建议请收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63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