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始公司上海永乐被国美收购,到成为国美总裁,再到临危受命接管国美,后来则因为震荡业界的“国美控股权之争”被骂为“叛徒”。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谈起黄光裕,陈晓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在很多人看来,黄光裕入狱后,陈晓的一系列“翻脸”行为实在有损商业道德,而在黄光裕眼里,最恨的人十有八九也是陈晓。不过,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黄光裕和陈晓也曾有过甜蜜期,将其称之为高山流水遇知音毫不为过,还有人曾将两人的关系比喻为刘备与诸葛亮,可惜的是,陈晓最终没有担得起黄光裕的托孤重任,最终导致两人反目成仇。
陈晓曾经是知名家电连锁行业上海永乐的创始人和掌舵者,在永乐被国美收购后,担任国美总裁。说起收购永乐、收编陈晓,这在当时可算作是家电连锁业的一段美谈。黄光裕曾颇为自得地说:“此前多年,国美都在寻找CEO,不过一直没找到合适人选,陈晓刚好是最佳人选。”
最开始的时候,上海永乐、北京大中等9家地方传统豪强曾联合组成一个名为中永通泰的联盟,试图抗衡国美,维持零售江湖的传统秩序。但很快中永通泰分崩离析,九大豪强大难临头各自飞去。不过,中永通泰的带头大哥,也就是永乐电器董事长陈晓,在永乐被国美并购之后,在黄光裕的几顾茅庐下,最终爽快地接过了国美电器的总裁宝座。
应该说,陈晓是黄光裕打破家电零售连锁行业门户成规而招揽的第一个空降兵。从入狱之前的情况看,黄光裕的确是慧眼识人的帅才,而陈晓在担任国美总裁后也要比当永乐董事长时更有施展空间。陈晓上任首日,便立下当年营业额突破1000亿、利润23个亿的军令状。这在当时是一个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陈晓却通过几桩意想不到的并购轻松搞定,使国美在当时的家电连锁行业横行无敌,稳稳压制着老对手苏宁。当然,除了陈晓在前面的冲锋,黄光裕背后的谋划也是关键。
在外界看来,陈晓的确是一个有大本事的人,能够不负众望。不过,越是有本事的人越不好用,为了用好陈晓这个“空降兵”,黄光裕可谓是煞费苦心。陈晓的老家在上海,到北京国美总部担任总裁时是孤身一人入京,虽说陈晓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男人,但家事也不能不管不顾。为此,黄光裕下了大本钱,把自己的大妹派到上海工作,虽然说是主管国美华东地区的经营,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照顾好陈晓家人。
另一方面,在北京总部,为了解决陈晓的午饭问题,让陈晓吃得好,感受到“家”的温暖,黄光裕便特地让自己家的厨子每日给陈晓做四菜一汤送去,风雨无阻。逢年过节,黄光裕还亲自打电话诚邀陈晓家眷来京团聚,这种知遇之恩也是陈晓一段时期内为国美鞠躬尽瘁的原因。有行内人士当时如此分析黄光裕的留才之举:“第一,节约成本,肯定比去外面下馆子便宜得多(国美事业亦要如此);第二,工作方便,陈晓就不用离开办公室了(效率要高);第三,感情沟通(谁说国美没有企业文化);最关键的是第四条,是个隐喻,别看你陈晓以前是董事长,现在端的可是我黄光裕的饭碗(就不要再想有越位之心啦)。”这当然是玩笑之言,但其中也能体现出几分黄光裕的用人智慧。
担任国美总裁后,陈晓的办公室在北京鹏润大厦18层,1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由4个巨大的套间组成,与另一端黄光裕的办公室遥相呼应,两间屋子的规格相差无几。黄光裕把国美电器运营权交给陈晓的同时,也赋予了他高度的尊重与信任。
“黄总有一句话很经典,他说他的某句话大家不理解,我帮他翻译一下,大家就明白了。因为我能很清楚地知道他在想什么,他想干什么。”陈晓认为,他与黄光裕共事的基础在于两个人对事物的判断是吻合的,只是方法上有差异,后者由性格造成,却又互为补充。
承袭了潮汕商业文化的衣钵,黄光裕有时靠直觉下判断,无法模仿。陈晓认为,这种感性来源于一种天赋。“而我要有依据才能作决定,过度的理性又会沦于保守。”与黄的碰撞避免了这种危险,两人相辅相成。
黄光裕入狱后,陈晓很快反叛,并一手发起“国美控股权之争”,很多人趁机看笑话,说黄光裕不会用人,没有眼光,可事实真是这样吗?人心本来就难测,用人也一直是管理最大的难题。对于陈晓,黄光裕肯定是有着深刻的认识,既然敢用,就肯定有十分的把握用好他,只是世事难料,黄光裕突然入狱,国美再无可以压制陈晓之人,或者说,除了黄光裕之外,国美再无一人可以让陈晓心服口服到继续效力,反叛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这就好比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与魏延,诸葛亮在时,给魏延十个胆,也不敢起反叛或夺权之心,可诸葛亮死后,魏延就敢叫嚣“谁敢杀我”,这其中的道理其实是比较相似的。
1.《黄光裕 陈晓 黄光裕VS陈晓:虽已反目成仇,但也曾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黄光裕 陈晓 黄光裕VS陈晓:虽已反目成仇,但也曾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021-04-10/1243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