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白酒、军工、新能源等热火朝天,很多大学生踏上了购买基金的行列。
“你买的什么基金”“你今天涨了还是跌了”这样的对话似乎代替了以前“你吃饭了吗”这样的问候。Mob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韭零后”基民人群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新增移动互联网“基民”用户6000万,90后占比近50%。90后、00后年轻人成为“新基民”的主力,深刻影响着基金市场,也呈现出一种新的“投基”模式。
关于基金,有不少大学生在微博上讨论或者分享:
大学生理财很正常,但需树立科学理财观
买基金,其实就是大学生理财的方式之一。有大学生手上有多余的闲钱,又不想让这些钱安静地躺在银行卡上,就可能会想到理财;也有大学生自我钻研金融理财知识,在购买基金中进行时实践。
麦可思曾做过大学生消费理财观的研究分析,数据显示,66%的被访学生通过余额宝、理财通、互联网基金等形式进行理财。此外,大学生选择理财产品最看重的因素是收益(71%),其次是风险(57%),第三位因素是购买金额门槛(43%)。
在进行过不同形式理财的被访大学生中,73%的学生比较关注理财信息。45%的进行过理财的学生表示所在高校设置了理财课、举办讲座或其他活动,37%的学生表示所在高校有相关社团。还有26%的学生反馈高校并未提供过这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有大学生用手上余钱理性投资,也有大学生在用生活费买基金、用花呗当生活费。基金火爆,部分大学生盲目跟从进入基金行列,不懂定投、止盈,买卖全凭感觉,跟风购买推荐基金,甚至将现金全部投入。一些大学生买入基金想的只是赚钱,大涨自然拍手叫好,一旦大跌,其损失可能也让人承受不住。
投资本就有风险,基金更不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大学生没有上班,没有固定的薪资来源,对金融知识储备不足,所以在投资理财方面更需谨慎。
高校如何做好理财教育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高琛建议加强对大学生金融风险意识的引导和培养。
“一方面,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可通过思政课、校园宣传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讲座等方式,对学生开展金融知识和金融管理的普及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金融素养。”高琛提到。
也有大学生表示一些高校在理财教育上有所缺失,希望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理财思维方面的教育。对此,一些国外大学的做法或许可以供中国高校管理者借鉴一二。
波士顿大学曾发起了一项“智能资金入门”的财务援助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在线理财工具、有效信息和其他资源,以促进高效的资金管理。整个学年,波士顿大学都会举办与资金管理相关的研讨会。学生还可以参加财务指导课程,该课程允许用户创建自己的账户,包含各种主题的财务健康信息。它由丰富的视频、计算和预算向导支持,该工具允许学生创建和修改定制的预算,并将其作为表格文档下载,方便随时查看学习。并且“智能资金入门”还开通了推特账户,学生可以在刷推特的同时掌握最新的理财提醒、建议和理财新闻。
在堪萨斯大学,对投资感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面向投资“小白”开设的个人金融101课程。课程内容较为基础,涉及按揭贷款、租赁和分期付款的区别,存款,投资,保险,股票,等等。课程还会根据一个人可能面对的多种金融问题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学了这些还不满足?修过“个人金融 101”的学生还可以继续学习进阶课程。
不过该校学生财务管理服务办公室明确表示,学生会从课堂上或是一对一咨询服务中获得理财知识,但不会获得股票或是投资理财的建议。做任意一种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学校不会不负责任地引导学生投资或是为学生提供投资方面的具体意见。
购买基金是学生的个人私事,但高校或许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理财知识,使他们能够根据更全面的信息做出选择。
1.《00后的孩子们咋样教他们理财专题之大学生用花呗当生活费、用生活费买基金,高校理财“课”该怎么上》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00后的孩子们咋样教他们理财专题之大学生用花呗当生活费、用生活费买基金,高校理财“课”该怎么上》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03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