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有摩托车驾照,但是我却开不了摩托。
我有两块上海沪牌,但是我却开不了摩托。
看着将近30W的大黄A摩托沪牌,我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默默的骑上了我心爱的电瓶车。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嘟,骑上我心爱的电瓶车, 我再也不怕堵车。
我是去年九月开始骑电动自行车的,在经历了市区拥堵的磨练,我铁了心准备进入两轮时代。但是在我入手的时候已经进入了新国标时代了,国家标准一次比一次严格,电动车的外形和动力也一次比一次阉割的严重。在我入手小牛U1 Pro的时候,小牛的U1已经经过了两次阉割,进入了U1C时代。
说到阉割,不得不看一下国家的电动车新政,这个政策从2019/4/15开始执行,具体对电动车的车长,座椅的长度,整体的质量,最高速度和电机功率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具体体现到大家的体验上就是,腿伸不开了,屁股坐着难受了,后座不能带人了,车子跑不快了,超过15km/hr还会嘀嘀嘀来恶心你。这感觉就不是那么随心所欲了。其中必须具备脚踏板功能绝对是个无厘头的选项,喜欢用它锻炼身体的除外。
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么做区分了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概念,明确了两者的区别,非常的有必要,毕竟速度快了危险就大了,电动自行车基数大,不用驾照就能驾驶,如果不做出清晰的限制,必然会造成道路上更多的事故。所以既然是代步工具,那么安全什么的最重要了,如果真的喜欢摩托车,那我没办法帮你,毕竟中国大环境对摩托车不太友好...看看上海的摩托车牌价格,让真的想拿着驾照合法骑摩托的朋友也一声叹息。所以骑个小牛带个Shoei头盔的在路上也不稀奇。
那么回来谈谈这次九号C系列的电动自行车。这车一发布就备受关注,其实9号这次一共发布了三款电动车,顶级的电动摩托车和我们距离太远我们暂时避开不谈。C系列和E系列分别对标了小牛的U系列和N系列,野心也很大。由于外形和小牛真的很相似,很多概念上也很接近,所以一发布,胡依林和王野就撕了一轮。今天就我一个普通消费者,拥有小牛两款顶配车型和九号一款顶配车型来给大家仔细讲一下,我看到的小牛和九号,更推荐大家如何选择,希望能对大家的电动自行车购买有帮助。
说来九号这辆C80能够获得也是机缘巧合,发布后我就无聊的去点了一下京东众筹的1元支持,然后居然被抽中了。
我的骑行感受:
这次参加对比的三辆车均为电动自行车,均是我自己买的。我买东西喜欢要么顶配版要么乞丐版,不上不下的配置我不太喜欢。三辆车分别为小牛M+ pro(M系顶配), 小牛U1C pro(U系顶配),九号C80(C系顶配)。其中小牛的车我均骑行1500km以上,对车的状态非常熟悉。C80我也仔细进行了一周的测试骑行,基本了解了车辆的方方面面。
在开始比较之前我先和大家说一下电动自行车最重要的几个核心零件,然后我们再来比较大家就比较清晰了。
首先是电动车三大件: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池,这个三个部件不仅仅对电动自行车是核心部件,对于电动汽车也一样。
电机-电动自行车的肌肉,通过它输出动力,通常顶配的电机功率更大
控制器-电动自行车的大脑,通过它安排合理输出动力,通常顶配的电机控制器和电机匹配,提供更大的功率支持
电池-电动自行车的心脏,将能源持续不断的输送给电机和控制器,通常顶配的电池为了搭配电机和控制器,电池容量也会更大。电池不仅仅和续航有关系,也和加速和极速有关系,电池放电不够的情况下,不能提供电机满功率运行,就会产生不匹配。所以对于顶配800W电机的车型,如果搭配了一个48V*13Ah的电池,连功率都不能保证,就不要谈别的了。
控制器-车辆的大脑,用来只能得给电机调节输出得动力状态,在适当的时候限定电流保护电机和电池,更换更厉害的控制器可以超负荷榨干电池和电机,当然也会让他们死的更快…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中控,是现在智能电动车的标配,没有电动车也能运作,中控你可以简单的理解成为是一个连接了电动自行车的手机,将电动自行车的状态通过网络告诉你。它自身有独立供电,一般在没有主电池的情况下,能够撑上4-5天也会没电。
第二个是车架设计
车架可以看成车的骨骼,合理性和牢固度直接影响车的安全性。小牛的两辆车都被我进行大幅折腾过,因此结构非常熟悉。九号的目前还没忍心下手拆它,但是目前看来,其前部结构应该类似小牛US系列车型的单杆设计,后部结构类似小牛M1车型的中置避震设计。先不谈车架牢固度(基于新国标25km/h的设计,这些车架都远远足够了)在这么小的车型上塞入这样的避震结构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发售之初就吸引我的亮点,而小牛大多数车型都使用了后置双减震。
为什么说不容易呢?通常情况下中置减震的车型骨架受力要大于后置双减震结构的车型,但是中置减震的滤震效果和过弯的稳定性会更好,所以新国标重量受限,尺寸受限的情况下,在这么小的一辆车上给了一个中置减震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由于对这架的要求升高,所以后座带成人(法律也不允许,带太大的孩子我也不建议),我个人极度不推荐,这会大幅度的增加车架负担,很有可能让C80细细的平叉承受不了。
双避震结构好处就是结构简单,受重抗压好,国内技术也成熟,更换起来也方便。所以小牛买来换换避震开心开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可以明显的感觉到U1和M+带人稳定性好于C系列。
第三个外饰件
这个就是车的造型和外观了。电动车由于骨架简单,如果能用外饰件包裹会更好的提升美观度。但是如果骨架和包裹结合的好,也会比较好看。因为新国标的关系,现在材料能省则省,这样才能达到最低重量。
外观材料分为喷漆和纯色塑料的,目前大多数的电动车的外壳都是喷漆的,但是喷漆的质量比较简单。漆面硬度较差,经常在存放的时候被别人蹭一下就露出底色了。不过有漆面的话,清洗起来会更加简单,拉花也会好看点。小牛的定制拉花喷漆外壳也算是一个大特色。
第四智能功能
目前这种智能功能也就小牛和九号比较亮眼,智能功能主要是支持车辆自检,定位,轨迹记录,电池信息查看,防盗等。九号和小牛目前的系统有所区别,但是总体提供的功能都非常类似。
第五空间和拓展能力
车辆自带和预留的空间,和相关的配件拓展能力。新国标的状态下,车辆的储物空间会非常局限,拓展配件的多少,车辆自身预留的空间,和预留配件扩展位置的多少也会影响车辆的使用效果。
三辆车的介绍:
小牛U1C pro 新国标下U1系列: 顶配电机,顶配控制器,前后碟刹,特殊红黑配色,电池容量48V 21Ah 18650电芯。但是为了满足55kg的要求,车架和坐垫都受到了缩水。后置双避震设计。售价6200
九号C80 新国标下电动自行车C系列顶配:隐藏顶配电机,G45控制器(C60 G40 C40 G35),前碟后鼓刹车,无特殊配色,电池容量48V 24Ah 21700 电芯。也是为了满足55kg整车配备的要求,车架非常的迷你,做点尽管也缩短了,但是柔软度和宽度都很不错,坐着很舒服。中置单减震结构。售价5800
小牛M+Pro 新国标前最后的旗舰电动自行车:1200W电机,上电动自行车牌,前后碟刹,特殊红黑配色,车架扎实,没有新国标限制,电池容量48V 42Ah 18650电芯。后置双避震设置。原始新车价格9000,二手转卖新车价13000
总结如下表:
动力讨论:
在新国标软件限制下,小牛的U1C pro和九号的C80均只能保持在最大25KM/Hr的时速,小牛的一档和二档没有任何意义和变化。M+Pro通过简单的按键操作就能解锁限制。此时2档比一档加速更加明显迅速,一档适合人多拥挤的时候挑选
通过软件解锁后(仅测试,测试完毕后恢复)小牛的U1C Pro动力表现是最差的,空转42Km/hr,落地极速42Km/hr(非常大概率控制器限制),而九号的C80可以轻易的达到空转58-59KM/hr落地52-53KM/hr极速,M+Pro由于自身重量较重,空转55KM/hr落地极速50KM/hr。以上速度都在平地无风状态,电池容量90%以上通过一段路程加速获得。其中U1C pro应该受到了控制器限制,落地和空转没有差别。
U1C Pro 加速比较均匀,要达到最高速度需要较长的加速行程,实际使用的时候,大多数速度在36-37Km/hr,之后更换了原装的U1B Pro的800W博世电机和相应的控制器,仍被神奇的限制在了46Km/hr的极速,然而落地有时候却可以跑到48Km/hr极速,应该是控制器限制了它的动力。但是博世电机动力充沛,加速稳定,如果有条件可以更换。
C80加速非常的积极,通过300米的加速就就能迅速的加速到惊人的50KM/hr,对于这么小的车架加速度和极速度令人有点恐慌。如果你想跑50km/hr的速度;基本能很轻易到达,加速行程极短。
小牛M+Pro原装控制器极速只能达到50KM/hr,可能是为了符合轻便摩托不超过50KM/hr速度的限制,更换了迈凯伦版控制器后,可以提升3-4KM/hr极速,但是整个加速更加凶猛,即使如此,也只能做到和C80类似的加速度和极速。考虑到M+Pro的电池和电机功率,C80目前破解状态下的调教就太过恐怖了,推荐大家遵守国家规定,不要突破25KM/hr 限制。
动力的表现和电池电机以及控制器都有关系,当然车体本身的重量也会影响到车辆的加速度和极限速度的表现。C80由于自身车身重量较轻,所以通过本上不弱的电池和动力系统居然和M+pro这样的轻摩车型打了个平手。当然在标准25KM/hr的限制下,三辆车没有显著区别,不想改装买来正常用的可以不用太在意动力区别。
这里有一个不得不提的C80缺点,C80的电门有明显的延迟,大约0.3-0.5秒,具体表现就是转动电门后,动力大约会迟滞到来,对比小牛车系,没有这样的问题,这应该是软件矫正上的问题,希望之后能够修正。
车身稳定性:
只谈动力不说车身结构和实际驾驶感就太不客观了。速度和其他东西都需要平衡的考虑才能的到比较靠谱的实际驾驶感觉。几辆车的骑行感觉究竟如何呢?
骑行姿势:我身高173cm,个人最喜欢的骑行姿势是小牛的U1, 脚部基本呈现直角状态,很舒适,小牛的脚踏板是用螺丝固定死的,所以比较稳固。C80自身车宽不足,靠的是两个弹簧踏板,尽管这样的设计可以提供便利性,但是双脚有种不落地的不稳定感。
C80坐姿比较偏下,角度对于U1 Pro更小一些。M+Pro尽管落座角度和C80差不多,但是由于其有稳定的踏板,所以总体体验好于C80。由于我的U1 pro换过了轮胎无法测量原厂做高,只能估算。
三辆车的坐高分别为U1 740mm, C80 720mm, M+750mm
座椅硬度:仅谈原装座椅,小牛的座椅整体都偏硬,新国标的U1 Pro太硬太小,M+Pro尽管硬,但是由于宽大平整,所以坐起来还算舒服。C80尽管也是新国标,但是海绵明显柔软,也比较宽,所以落座体验非常好。(以下小牛座椅已经更换了第三方座椅)
减震:由于重量的原因,M+ Pro的车身是最稳的,常规的25KM/Hr的速度过减速带的时候,M+只是能感受到颠簸,但是不会出现车尾蹦起的现象,小牛U1 pro不会蹦起,但会有比较强烈的颠簸感,C80由于中置减震的设计,颠簸感最柔和但是由于车辆重量原因,会蹦跶一下。但是中置减震的设计可以最大幅度过滤细微和中等的颠簸,如果都在默认原厂配件下,C80在低速的环境下体验很好。
前减震方面,小牛的U1和M+原装前减震芯体较长,C80的前减震明显很短,这可能和车高有关系,为了车平整无奈选择。带来的后果就是前减震滤震不清晰,会伴随很多细小的抖动。具体感受就是在同样的道路行驶,M+和U1都不会看到后视镜内影像的高频率抖动,而C80会。
转向和轴距:C80龙头转向角度明显小于小牛系的转向角度,转向角度在左右45度左右,而小牛可以到55度左右。这个会造成车辆在停车调整的或者掉头时候比较麻烦,转弯半径会变大。
三辆车,C80的轴距是最短的1150mm,而U1Pro 和M+ Pro均到达了1250mm的轴距。因此C80在实际骑行中会更加灵巧,具体请对比汽车的轴距,差别100mm都可以差一个级别了,如果说C80是A级车,那么U1 pro就是B级车,M+ pro就是C级车了。
轮胎:轮胎是另外一项影响骑行稳定性的配置,C80的轮胎是三个车标配中最小的,车体也是最小的,C80 使用的是十寸轮毂,M+ Pro也是10寸轮毂,U1 Pro使用的是12寸轮毂。 宽度上C80和U1都比较窄,均只有6cm宽,而M+原装轮胎就已经达到了9cm宽度,视觉和行驶感受上安心很多。小牛的U1 pro可以通过替换轮胎最高达到9cm的宽度,M+ 一般可以增宽到10cm宽度,当然也有人加到12cm宽度。 C80使用了10寸的轮毂,而且电机宽度较小。目前主流的米其林,倍耐力等踏板车轮胎中没有非常合适的规格,6cm宽度,最多更换不要超过8cm宽度轮胎,这样会造成轮胎不能完整的被撑起,使得台型鼓起成为圆形,更加不利于与地面接触。所以可以看到C80的轮胎改装空间较小。图中U1已经更换90-90-12的轮胎,M+更换了100-90-10的倍耐力天使胎,行驶稳定度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由于后减震结构的关系,C80在轻加速的情况下,行驶舒适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你追求比较刺激的加速,C80全力加速会增加中置减震的负担,造成人体战术性后仰,感受不如小牛的好。
综合评价骑行感受,低速条件下,C80骑乘最为舒适,中高速开始小牛更加稳定舒适。车身整体安全感M+ pro最强。
智能系统:
小牛和九号的智能服务系统非常的类似,到底九号有没有借鉴或者抄袭小牛呢?我认为是有的。
从九号的菜单结构上都能看到小牛的影子。但是有没有抄的更好?答案也是肯定的,做的更好更易用了。这点小牛需要努力,不然被超过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了。即将发布的M2 似乎在此方面进行了升级,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基础功能大家都一样:
- GPS和GSM定位,随时查看车辆位置和状态
- 六轴报警,车辆被移动,触碰,倾倒都会进行报警,提醒车主查看,电池放入取出也都有提示。
- 历史旅程记录:详细记录历史行程,了解当天的骑行状态,记录极速,骑行时间,耗电等。但是九号这里就开始做的比小牛更细节了,每次骑行都有详细回放,并且有骑行经济型的红绿标识,告知你的骑行状态。方便车主更好的调整骑行习惯。
- 车辆状态:电池剩余,剩余公里数预估,这些两边都差不多,帮助用户规划行程,小牛的电池有充放电曲线,而九号没有。
- 自检手册/在线保修:帮助用户快速判断故障状态,或者预约保修修理
- 保险:小牛的盗抢保险自己要花钱并且只保证整车被偷盗才赔付,电池单独不纳入赔付。九号的保险是送的,当然对车体也是整体保险,所以对于盗窃锂电池一样无解。 但是九号同时送了第三方责任险和意外伤害险,然后第三者的第一段,速度不超过20km/hr和240W功率的电机,好吧,讨论结束....
- 远程解锁:V3.5之后的小牛可以运行远程解锁,之前的不可以,很不幸我的两辆都是V3版本的小牛,不可以。C80可以远程解锁。
除去这些,C80提供了更多和车直接控制相关的智能功能。
- 坐垫传感器乘坐识别,撑脚识别:别小看这个功能,对我老婆这种初级驾驶者非常使用,记得第一次我老婆开了我的小牛就直接扭伤了,原因是下车后,电门没释放完全,配合800W的博世电机的扭矩....后果可想而知。有了这个,再也不会出现下车车还在动,不小心拉到电门扭伤自己的情况了。
- 推行助力:由于有了多重的传感器检测,在需要推行斜坡的时候就需要开启推行助力。在这个模式下,车辆会提供一个很小的助推力,减少你的用力,这同样对力气比较小的女孩子超级友好。
- 感应钥匙或者绑定手机,只要带着手机人坐上去就能开始开车,实际体验也是如此,非常的方便,让人甚至忘记了钥匙的存在。当然说到标配的感应卡的话我觉得还是钥匙好用点....
- 多功能键:通过和其他操作的搭配,一个多功能键就能提供开座桶,定速巡航,开关机,推车助力多种功能,非常的简洁。
- 把手灯光系统,简单的绿色,橙色和蓝色灯光告诉你车辆状态,绿色可以走,橙色待命状态,需要进一步操作才能走,蓝色功能辅助状态。
C80超级简化的按键系统,和小牛以摩托车概念做出的仪表按键系统对比,对于很多入门的人群更加的友好了,上车也简化成为了坐上就能开的简单步骤。这个的确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骑行步骤,非常的方便实用。而小牛的操作过程更具有仪式感,解锁,上车,换挡,点火(解锁电门锁),简直就和开油车一摸一样。就我个人来说尽管喜欢C80的简单,但是然我选,我更喜欢小牛的仪式感,让骑不起摩托的我,每每骑上小牛都能幻想一番。
这里需要吐槽的是,C80没有转向灯,甚至无法简单加装。这个真的严重影响了安全,转向灯可以告知别的车辆目前我的驾驶目标,对自身和他人都是一个保证。把手上已经有了提示灯,让它同时变成转向灯不难吧,可惜没有。这点小牛就ok,全车系都有转向灯(US,后面没有前面有),U+ M系车型还是转向后自动关闭型。
灯光系统:
C80的灯光系统完爆小牛车型,不多说,请看下图...哎
C80亮度明显更好,而小牛的M+最弱,开启大灯外加远光都没C80亮。而U1 尽管比M+亮不少,但是也比C80暗了一整圈。不过小牛系的车型大灯更广,两侧照射的面积更多。
车身外观,空间和拓展:
新国标的车,默认空间都惨不忍睹,经历了一次次的阉割,U1C Pro的座桶,已经连充电器都不能放下了,但是好歹还能放一下碟刹锁。九号C80的座桶更加惨,连碟刹锁都没有任何空间放置,也没办法单独放入电池防盗锁...其实现在的电瓶车,偷的时候一般只偷锂电池。比如前些时候出狱的偷电池精神领袖...
M+ Pro好歹是新国标前的最强自行车,充电器和碟刹锁同时都能放入,外加一把电池锁都是妥妥的可以做到的。再加个抹布什么的也不是问题。
扩展方面,得益于小牛的多年经营和车身本身预留的大量扩展孔位,小牛的U1的扩展配件多的数不胜数,各种篮子,中箱,护板储物,侧尾箱,你能想得到的空间都能给你用上了,活脱脱的把一辆电动车改成摩旅的样子都有。(以下网图,图侵删)
M+ 由于全包的车身,所以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拓展空间,尾箱装一个就基本到头了。但是M+这样的车型,一旦装了尾箱,就和所有的美感说再见了。因此我坚决不装,最后怼了一个边箱上去,能装雨衣就很满足了。
C80,目前能看到的除了官方的菜篮和载人套件(只能带儿童),和前儿童座位等套件,就没有更多可以拓展空间的配件了,由于新出现,所以淘宝的配件也很少,连最基本的尾箱也还没对应C系车辆的出现,目前只能耐心等待了,等车辆的市场占有量上去了,自然配件就会多起来的。不过九号,你们先把官方的尾箱给出了吧,我们这种不准备带人的,总要有个地方放点雨衣什么的把。
外观上,小牛使用了塑料件烤漆亮面的设计,外观更加靠近摩托车。九号采用了有色塑料成型,外部没有再喷漆。看似这样的操作可以放置划伤了丑,其实对于浅色配色,划伤了会更丑,而且没有了光滑的漆面,脏东西更加容易粘附,洗车也很难洗干净。个人认为还是有烤漆的车壳比较好。
但是如果讨论车身整体做工的话,九号C80的做工明显更加细致,塑料件金属件配合完美,没有接缝等瑕疵,表面光滑平整,给人一种高级感。
举个栗子,九号得线束都完美得包裹了,小牛外露得线束只是简单得困扎:
改装:
为什么我把改装放在最后说,因为这东西很微妙,我个人是非常不支持大家改装动力的,毕竟动力一旦变了,需要配套升级的东西就多了,速度上去了,刹车也要跟上,车架牢度也要跟上,电池续航也要跟上,避震也要跟上,最后的结果就是除了车架可能全都换了一遍。最夸张的是除了车架号,其他都换了一遍。这样既不安全也不合规,在使用合理的官方配件的基础上,对动力和刹车避震等升级是可以的。同时如果不想改太多,只想好看点也可以通过外饰件等的安装来提升外观品质。
那么如果你要改装,小牛是非常成熟的,外露的车架,丰富的配件,不管你是想改外观还是续航都有大把的配件,一辆5000的小牛改了3万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改的好看的小牛特别多,就看你自己怎么去权衡了
九号的产品刚刚出来,按道理市场上的改装件相对较少,但是通过观察九号的目前的设计和所用的规格,比较多的定制化设定,让后期改装的空间相对很少。
总结:
到这里三个顶配车型的车型都已经说完了,上面从车辆的动力,操作感,坐感,外观,智能系统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如下:
C80:是一辆性能非常强的小车,具有极好的性价比,整车调教舒适,秒杀所有市面上同样大小的车辆,不仅仅是速度/加速度,也包含了骑行体验,智能系统等各方面。整个骑行体验非常流畅,做到了广告宣传的上车即开,下车即锁的效果,两个按钮走天下,不用纠结复杂的操作把手。车高低,坐高也低,中置避震行驶平稳,转弯时车身稳定性很好,非常适合身高不高的女孩子,或者骑行经验较少的人使用。如果你每天的行驶里程不多,在10km内,这辆车绝对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想要玩改装或者追求载物载人,不太推荐。这更像是一台单人轻便向的电动车。48V 24ah的电池给了我非常惊喜的续航体验,如果佛系骑行,70Km以上的续航绝对是可以达成的,如果暴力骑行60km也不会有太大问题,主要还是得益于轻巧的车身。但是长途行驶体验可能会变差,另外特别提示,软解后的C80请谨慎行驶,实在是太猛了,可能以后会被削。
U1 Pro: U1/U+系列可能是小牛目前车型中玩起来最好玩的车,丰富的改装配件,性能配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打造一个自己的电动车。前提是你的钱包要准备好了。目前来说原装的U1C Pro经过了多次的阉割,电机控制器严重缩水,动力不充沛,加之减量不减价的做法,让U1 Pro这个本来特别牛的车型再也不牛了。购买U1 pro再更换老U1的官方配件费钱费力,并不值得。如果你喜欢玩小牛,想好了就要改装,那么买一个入门配置好好玩会更合适,毕竟每次骑行前那套充满仪式感的开机还是很享受的,U1真的很好玩也能玩出特点。对了,U1的坐姿其实是蛮舒服的,踏板扎实,坐着不累,前提是要把坐垫换个软一点的。长时间骑行的话也不会太疲劳。U1 Pro 官方最大电池为48V 21ah, 续航公里在50km左右,具体看操作习惯。推荐喜欢折腾一下的用户选择。
M+ Pro: 在上海已经不能上牌了,但依然是永久牌照可以继续使用到报废,在全国现在也被列入了轻摩的标准中,新的电摩版本也将电机改成了1100W。 如果你还想拥有M+ 车型,只能通过二手过户的方式取得。M+ Pro的价值已经被市场证明了,目前新转让价1.3W,最高达到过1.6W。可见这车的受欢迎度。M+ Pro动力充沛,1200W博世电机和48V 42ah的大容量电池让整个动力系统很有余力,没有新国标约束下的车重和车身设计也让骑行更舒适。标配宽大的轮胎和前后碟刹也比较让人安心。这台车适合多每天骑行有较多要求的人士,比如我每天骑行20km,这辆车的速度和续航还有稳定性都让我比较安心,暴力骑行都能站上60km的续航。如果佛系驾驶 70Km续航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是我从来都没舍得让电池低于20%电量。这辆车是我目前的主力日常使用车型。推荐希望大车型,使用强度高的用户选择,毕竟换上官方的迈凯伦控制器后,54km的极速搭配超快的前段提速,足够在起步阶段秒杀99%的车辆,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至于那1%....是改了动力系统的小牛车主....
最后提醒大家出门一定记得戴头盔!!!
1.《关于1元众筹我想说一不小心花一元钱买了辆九号电动自行车-九号和小牛顶配间的较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1元众筹我想说一不小心花一元钱买了辆九号电动自行车-九号和小牛顶配间的较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069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