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在午间发酵,下午港股开盘后,51信用卡股价闪崩,一度暴跌超40%。51信用卡宣布,公司的股份已于10月21日下午1时50分起短暂停止买卖。停牌前报1.77港元,跌34.32%,成交8871万港元,最新总市值21亿港元,该股盘中一度跌超40%至1.58港元,为上市新低价。
51信用卡发布公告称,关注到今日社交媒体有关本公司的传言,为充分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保证信息披露的公平性,本公司现公告如下:
本公司谨此强调,本公司的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仍然保持正常健康。本公司董事会对此类制造不实谣言的行为一致严厉谴责,并保留诉诸法律追责的权利。
本公司将适时就与事件调查有关的任何进一步事态发展向股东及潜在投资者提 供最新信息。
51信用卡运营主体为杭州恩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法人代表为51信用卡创始人&CEO孙海涛。51信用卡大股东是萍乡纪牛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20.75%;二股东是A股上市公司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5.77%。
虽然51信用卡的用户已经覆盖了8000多万人,但对于大部分不关注互联网金融的人来说,这还是个陌生的领域,因此榜姐给大家简短介绍一下。
51信用卡官网的自我介绍极尽华美:
中国领先金融科技创新企业,2018年香港主板上市。2012年5月,51信用卡推出了一款可以一键智能管理信用卡账单的APP——“51信用卡管家”,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尤其是多卡用户对自身负债进行管理的需求。发展至今,51信用卡逐步开发了一个动态及自我强化的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涵盖个人信用管理服务、信用卡科技服务、线上借贷撮合及投资服务的一站式个人财务服务,旗下拥有“51信用卡管家”、“51人品”、“51人品贷”等多款APP,拥有超过1亿激活用户。
根据2017年OliverWyman报告,51信用卡为中国首个且最大的在线信用卡管理平台、中国最大的独立在线信用卡申请平台,同时亦是以信用卡持有人为目标的最大线上消费金融市场。
据51信用卡上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其总收入和经调整净利润仍保持双增长,截至2019年6月30日,51信用卡实现营收人民币1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3.09亿元。51信用卡管家注册用户达到8340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21%;累计管理信用卡数量达到1.387亿张,较去年同期增长16.9%。
从用户量到利润率可见,51信用卡的摊子铺得也是贼大了。
那么,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他们到底因为什么被一百多名警察以如此大的阵仗调查呢?主要有三种猜想。
猜想一:催收外包
51信用卡由孙海涛创办于2012年,本来聚焦于信用卡管理类的工具,但由于盈利模式不清晰,开始并不被投资人看好。直到2015年51信用卡从应用类“信用卡管理工具”向“小额信贷业务”业务转型后开始大幅盈利,并且吸引了蜂拥而至的投资机构。我们熟悉的小米、京东、快的打车创始人陈伟星的泛城资本、天使投资人薛蛮子等都做过他们的融资方。
“小额信贷业务”?是不是有点眼熟?那把它换成另一个词你应该就懂了——P2P。51信用卡以信用卡管理起家,但开疆扩土靠的还是P2P。
公司出了这么大的状况,肯定是要对外发声的。51信用卡这次派出来做危机公关的是一位副总裁,他向消金社确认网传消息属实,并通过消金社回应用户关切。该副总裁称,“51信用卡催收外包的问题,公司P2P业务正常。”
“催收外包”,就是让外包人员去催债。P2P公司都有催收部门,因为大多数网贷公司都遇过客户贷款不还的逾期现象。为了拿到贷款,贷款公司采用的方式可谓是千奇百怪、多种多样。
一些平台选择司法催收,也就是让赖账不还的客户成为老赖,限制其高消费。但很多欠款人并不在乎限高令,这时有些P2P公司就会采用暴力催收的手段来收债。比如调取其通讯录,给其亲朋好友、工作单位打电话进行骚扰,到家门口或工作单位恐吓等。
催收外包,很自然会让人联想到暴力催收。通常情况下,P2P公司是不会承认自己通过外包人员进行催债的,此次51信用卡主动“认领”这个罪名,显然也是多害相权取其轻的结果。
至少催收只是手段问题,总好过P2P爆雷跑路的传闻。
但榜姐要说一句,51信用卡暴力催收的事如果坐实,那也绝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抹过去的。坊间传闻他们在催债时出了大事,因为消息尚待确认,就先不细说了。榜姐会持续关注。
猜想二:P2P跑路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副总裁所说的“催收外包”问题不太靠谱。因为以往的暴力催收事件从未引发过如此大规模的警方行动——至少15辆警车、超过100名警察上门突击清查,据说还封存了服务器。
这场面,是不是像极了之前团贷网被查时候的样子???
P2P的问题,最狠莫过于资金链问题。榜姐今天在“51人品”上与客服沟通(下图可见,同时段与客服沟通的有一百多人,看来很多人都在心焦),显然他们内部已经准备好了应对话术:
那么,51信用卡客服所说的“百信银行存管”的说法是否属实呢?榜姐又与百信银行进行了询问,工作人员确认了这一说法:“我们确实是51信用卡的资金监管银行,平台账户资金在我行存管,平台接触不到。”
双方说法一致,而且网上可查,51信用卡确实在5月8日与百信银行达成了战略合作,其中就包括资金存管。
猜想三:爬虫出事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顺口溜:爬虫玩得好,监狱进得早。数据玩得溜,牢饭吃个够。
互联网金融公司近期卷入了一场爬虫风暴。从9月上旬开始,先是杭州的两家数据公司——新颜科技和魔蝎科技相关负责人被带走调查,随后公信宝、天翼征信等也被纳入调查行列,直至行业头部平台同盾科技被传出解散整个爬虫部门。9月19日,头部贷款超市平台信用管家被传遭警方突击调查。
有业内人士称,监管方此次针对数据公司的整顿清理是“大动作”,“行业内人人自危”。
什么是“爬虫”?其实就是自动抓取互联网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要靠程序员解决。在这轮整治风暴中,利用爬虫技术非法获取和倒卖用户个人信息、对用户进行“套路贷”,是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的对象,具体包括非法获取通话记录、电话号码本、银行卡号等公民个人信息。
爬虫服务暂停,消费金融行业的公司都会受到影响,其中现金贷是重灾区。对现金贷来说,有三项数据比较关键:运营商数据、电商数据、信用卡数据。
运营商数据可以通过通话记录客观反映和用户关联的联系人,从而可以用来做催收。电商数据,由于电商一般会送货到家,用来做身份验证非常有效;此外,电商消费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的消费能力,从而评估信用。信用卡数据,则是非常核心的金融借贷信息,判断用户信用直接有效。
那么,51信用卡此次突遭清查会不会与爬虫有关呢?正好有一张图片可以给大家看看。
上面这张截图疑似是某银行发布的律师函,函中写明51信用卡“通过爬虫程序对我行用户信息进行抓取”,“全方位且数量巨大的获取用户个人信息,该行为涉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律师函中严正要求51信用卡方面“立即停止对我行用户网银数据或其他个人信息的抓取行为。”
值得一提的是,在51人品贷APP上的“用户注册协议”及“信息授权服务协议”中,存在强制获取用户本地通讯录、电商平台的收货地址,甚至是QQ分组、QQ群号、QQ群名等违规经营行为。今年7月,工信部通报过18家出现“电信服务质量”问题的互联网企业,51人品贷也因“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被点名批评。
如果此次事件真与爬虫有关,那也真是活该——从点名到现在已经给了它几个月时间,够久了。
所以,此次51信用卡事件到底是外包催收、P2P断链还是爬虫出事?时间会给出答案。
最后说个题外话,警方行动时,把同在一栋楼里的滴滴员工们吓了个半死。
1.《51信用卡被突击清查,还能不能退钱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51信用卡被突击清查,还能不能退钱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217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