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学东
想不到啊,央行还能这么玩。
疫情发生以来,市场一直呼吁降息降准,市场利率是降了,准备金也降了多次,但是实质性的对于存款基准利率的下调,央行一直咬得很紧,到现在还有人预期央行将降低存款基准利率。
不过此次央行购买中小企业贷款的行动,完全打消了这种预期,这个政策工具的运用是多年来央行面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创新性发挥了境外央行购买资产的行为,可谓独辟蹊径。
这个工具鼓励银行为中小企业放贷,因为40%的贷款先由央行用资金来置换,贷款管理交给银行,风险收益银行来承担,央行到期后收回贷款,但尽职调查和项目筛选都是商业银行来操作。
这个工具的特点是对市场的利率没有直接影响,因为利率是事先由企业和银行谈好的。但是对货币存量有影响,因为贷款由央行购买后,相当于央行的钱存在了商业银行的账上,商业银行还可以以这笔钱再去给其他企业贷款,这就形成了存款的成倍创造。
这样一来,央行购买中小企业贷款不仅仅对于中小企业贷款是一个信心支持和鼓励,而且创造了存款更加让中小银行有信心去放贷。
这个工具明显是央行这几年以总量性的货币政策解决结构性问题不断探索中的一个新产品。以前实施的是定向降准,这个政策弊端比较多,央行把存款释放给中小企业,很难监控贷款一定投放给了中小企业。事实上许多中小银行将资金投放给了房地产、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这是由于这些资产的收益和风险都是银行所希望的,收益和风险不对称。
现在这个工具好了,你自己找项目,找到我支持你,但是风险和收益你自己承担,到时候你不还钱,央行直接在你账户扣。你必须在尽职调查和定价时负起责任。这种激励机制很好。
此次新冠疫情以来,全球大放水,央行下场购买资产,给市场信心,恢复市场的供血系统,这是一种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
但是中国情况不同,大型国企盈利很好,信用也最好,银行的资金纷纷涌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政府平台,更是发债主体,资金纷纷涌入,利率便宜,即使地产公司发债利率也低至2%,市场根本不缺钱。
降低存准率或者利率,只能导致市场放水太多,机构拿过剩的资金去市场套利,放大杠杆,增加金融市场风险。
中小企业一直缺钱,经营困难,他们才是货币政策应该关注的对象,因为关键就是解决就业,为社会兜底,但是央行总量性的货币政策只会将资金流入国企和房地产公司,推升资产泡沫,央行实在是勉为其难。
中小企业在融资市场的歧视由来已久,疫情以来更甚。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21日,国企与民企分别新发行公司债31406亿元与2368亿元,前者是后者的13倍多。从净增融资规模来看,国企公司债净增23353亿元,且单月净增规模持续正增长,同期民企的公司债合计净增-1660亿元,且仅有3个月份录得正增长,其余月份均在萎缩。银行授信方面,国企合计授信额度175万亿元,民企合计额度仅19万亿元,是前者的1/10。即使在今年3月的疫情期间,国企共发行402只合计3174亿元疫情防控债,而民企仅获发行73只388亿元。
从定价方面看,AAA主体在国企中的占比为38%,而在民企中的占比仅有27%。同时,AA-及以下主体在国企中占比仅有2%,而民企中占比高达20%,即使主体评级、发债期限相同,民企的发债利率较国企至少高出100bps。
其实,由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脆弱性导致其资产质量不高,也影响了中小银行的经营,许多中小银行的资产集中在民营中小企业,导致其经营困难,比如坏账高企,融资难,资本占用高,存款不能收回,只能借新还旧,导致流动性捉襟见肘,因此,中小企业的问题其实已经对整个金融安全造成影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对于市场而言,央行新工具出台后,此前预计的降息降准都显得没必要了。在目前的情况下,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利率很低,降息降准只是推动资金进入国企和房地产公司,推升资产泡沫,扩大结构性扭曲,增加金融市场脆弱性,降息降准的预期在短期内可以休矣。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冉学东
1.《央行降息降准 央行下场购买贷款 降息降准预期均“泡汤”》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央行降息降准 央行下场购买贷款 降息降准预期均“泡汤”》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502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