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瞭望东方周刊》809期,
在集中时段实施大规模全日制、全学段的线上教学,好比总的道路通行能力没有扩张情况下,原先每天坐公共交通上下班的市民,都要开车上高架——网课播出期间如何经受住超百万大流量的考验?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万宏蕾 编辑顾佳贇
2月19日,上海,黄浦区教育学院教师杨鸣华在教授高三物理课程
“黄浦区准备就绪!”“徐汇区准备就绪!”“东方明珠、百视通准备就绪!”“东方有线准备就绪!”“上海电信准备就绪!”“上海移动准备就绪!”“上海联通准备就绪!”……
2月25日,这一天是上海市中小学在线教育首节试播课《中小学生防疫公开课》开播日。早上8点不到,设在上海市教委的中小学在线教学课程试播市级指挥部已经紧张忙碌起来,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市政府副秘书长虞丽娟专程赶来现场指导工作。
“这既是一堂防疫公开课,又是我们针对3月2日正式课程开播的压力测试大演练。”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线教学虽然不是新生事物,但如此大规模地开展中小学在线教学,在上海还是第一次。”
从2月25日到线下开学,上海“空中课堂”在线教育让全市300多万中小学高校师生受益。
“收视率远远超过春晚”
上海市教委从1月23日开始筹划全市范围的在线教育。“当时,百万人级别的在线课程根本没有类似教育范式,没有系统的内容准备,没有基础设施的系统准备,且离原本2月开学时间不到十多天,怎么办?”李永智回忆。
“请示领导确认总体思路后,我第一个电话打给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徐淀芳,”李永智说,最担心的是“同时开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在线课程,内容能保证吗?”在得到肯定答复后,李永智心里有了底。
1月23日计划启动,1月25日第一版网络直播方案已经设计出来,李永智及同事们把所有可能提供资源的运营商都联系一遍,比如文广集团及东方明珠、电信、移动、联通、腾讯、钉钉、晓黑板、哔哩哔哩等,“这时大家都还在居家隔离,沟通通过网络、电话完成。”各区教育局局长、教研员、校长、网络信息化教育专家等都参与进来跟踪研究,16个区陆续开了几十场云视频分享会。
讨论下来的结果是,所有方案设计必须遵循一个共识:坚持降低教师负担、学生负担;坚持教育规律优先,人才培养规律优先,“总之,要简单、稳定、安全、有效。”李永智说。
在这样的原则下,经历过11版修改的上海“空中课堂”方案最终确定:全市中小学在线教育始终“同一学段、同一播出时间、同一批授课老师”,课程以电视播放为主,包括有线电视和IPTV,增设12个频道,首播外还会安排重播。“而且,频道不播广告,不加音乐,不放动画片。”李永智说,“每天除安排学科视频课程外,还有统一的观看升旗仪式等时间。”
2月3日,上海市领导已经对“空中课堂”最终方案作出批示,此时距离已确定的两轮首播演练时间不到20来天,按这个节点倒推,所有内容、技术准备要全面进入倒计时。
在集中时段实施大规模全日制、全学段的线上教学,好比总的道路通行能力没有扩张情况下,原先每天坐公共交通上下班的市民,都要开车上高架——网课播出期间如何经受住超百万大流量的考验?
上海市教委为此专门协同市经信委、市通信管理局、市文旅局等相关部门,向国家广电总局申请临时开办12个直播频道,并且第一时间得到批复,上海学生、家长可以在东方有线86-97频道、百视通IPTV 686-697频道中,选择对应的年级观看由上海教育电视台统一播放录制的视频课程。有关部门为电视协调设置了25条重保线路,为网络互动协调设置了103条重保线路。“这相当于信号传输有了专门的‘公交专用道’。”李永智说。
而这条“公交专用道”的频道开设、安全播出、技术支撑、运营服务等全方位保障均由政府管理部门协调各方积极支持。譬如,东方明珠专门制定了主备份两套不同技术体系下的频道播出及传输方案,所有课程内容都通过广电传输专网通道统一分发,力保安全。
作为诸多运营商中唯一的“小”公司——晓黑板,其负责人透露,为了更好研发互动功能,公司内部甚至开了一次48小时不断线视频会议,“所有技术人员都实时在线,困了就地睡下,需要时再被同事打电话叫醒,系统后台相当于重新做一遍”。
第一次演练时“我们甚至潜入部分学校班级群,观察师生在线互动情况”,李永智说。到第二次演练时,“已经顺利多了”。整个直播期间,学生和家长普遍反映,传输信号流畅,画质稳定,没有出现卡顿或黑屏。
根据演练首日数据显示,通过东方明珠旗下东方有线、百视通IPTV、BesTV APP等播出平台观看课程直播的学生数达134.3万,占到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93.6%,不少家长戏称,“收视率远远超过春晚”。
2月25日,上海市卢湾中学六班的班主任陈溦雯与学生们在线互动,围绕防疫主题开展一堂“云班会” ( 刘颖 / 摄 )
“不要增加新的焦虑”
疫情防控期间,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杨振峰手机里新建了一个微信群——“上海市网络教学工作市级推进工作群”,16个区的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或教育学院院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都在这个群里。“自从2月以来,各方面信息都在这个群里汇总,晚上12点之前几乎没有休息过,有时早上打开手机,群里半夜两三点还在上传课表,讨论修改意见。”
为了上好涉及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总计约20多个学科的线上课程,各方花了不少心思。
首先由市级层面制定统一的覆盖全市中小学的教学方案。不同年级的教学方案,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每节课的长短、每天总课时的多少以及教学容量上都有所差别。
比如,“针对课程设计,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经过反复探讨,按照网络播出要求,把原来40分钟的课程变成约20分钟,知识点重新切割,教学流程重新组织,活动环节重新设计,引导学生更好地处于学习、思考状态。”杨振峰说。
上海方案准备过程中,全国各地各校和教培企业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不同形式的“民间”在线教育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各种准备不足的问题暴露出来一度成为网络段子:打印机卖脱销,家长被孩子作业“逼”成打卡小能手,老师信息技术不熟练被迫成为“十八线主播”……不仅如此,许多学校除了统一的“空中课堂”,还怕学生吃不饱,增加了不少“校本”网课。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进度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加剧了家长和学生的教育焦虑。
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市提出了减少低年级学生课后互动、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硬性要求。“学生作业要符合在线学习的特点,避免简单地沿用在校学习期间布置作业的形式,防止增加学生和家长不必要的负担。”杨振峰说,“总之,避免疫情下有新的焦虑产生。”
“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居家在线学习,能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杨振峰说,“我们的在线教育安排,尽量争取在讲授一定的教学内容和保证学生健康方面达到兼顾和平衡。”
名师“梦之队”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语文名师黄荣华为全上海的初三学生上语文课、上海实验小学孙琼老师主讲道德与法制课、徐汇区梅园中学英语教研组长邵颖珠教九年级语法专题复习课……
杨振峰介绍,针对此次在线教育,上海市教研室精挑细选了包括部分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双名工程”团队成员、教研员等在内的1000多名骨干教师,按照学科和学段分别组织备课、上课。
2月初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将录课任务发到各区教研室,发动全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自愿报名,名师们基本上一接到询问电话就一口答应,争当志愿者。
黄浦区教育学院物理教研员严明自己要负责高中物理课程的录制,同时也是高一年级物理网课负责人。2天时间内,由千余名基础教育界名师组成的“梦之队”已经组建完成。
每位授课教师及其团队至少负责一个单元的教学成套资源,包括授课视频、习题作业等,涵盖上海市中小学所有课程,包括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每周380节课。“每节课20或25分钟,面对全市不同程度的学生,差异性很大,既要兼顾到‘慢热型’学生,又不能让有些学生感觉‘吃不饱’,这是最大的考验。”严明说,“课堂结构、教学方式、课程难度和深度,都需要重新设计”。
“当时我们初步梳理了一个视频资源清单,万一录课不顺利,我们还有此前各种教学比赛的视频做备案。”杨振峰说,“我们想着以上海全市名师资源打造一批网课,应该有这个专业自信。结果正如我们预判的那样,这个备用资源最后完全没有用到。”
每一位“空中课堂”录课教师的身后,都有一个庞大的专家支持系统,市、区两级教研室中心组成员将对授课给予全程指导和审核。
录课老师自己先备课,再学科组讨论、反馈,“以往讲课稿只需要大概列一下提纲就可以,但实际录制中会发现,老师一旦脱离讲稿自由发挥时就会多很多‘闲话’,所以我们要求讲稿必须一字不差。”严明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讲课时的语速、板书的大小、PPT的背景颜色、甚至标点符号、字体是否正确,都要一遍遍反复修改、重录。整个课程录制包括教案设计、磨课、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一节课的拍摄和后期制作至少需要6到10小时,这还不包括教案设计、磨课以及修改的时间。
“目前呈现出来的上海‘空中课堂’,是我们集中了全市教育系统精英力量,靠集体智慧在短时间内抢时间、抢进度,‘抢’出来的。”杨振峰说。
每节网课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课程审核与技术参数审核。“这项工作任务看似简单机械,却充满了紧张和压力。”杨振峰说,我们提前一周更新下周的课表,各区按照课表把课程视频逐一上传,12个年级一周380节课像潮水一样涌上平台。
不同审核团队把课程视频在屏幕上放到尽可能大,戴上耳机,捕捉屏幕上每一个细小的专业问题与技术问题,“时间一般是晚上六七点,专家们静下心来逐帧逐帧地检查图片、文字、声音,”杨振峰说,“不仅需要扎实的学科知识,更要有大局意识。内容审核完毕还要交给技术审核团队,格式、编码是否正确,是否高清等都要逐一检查。”
3月2日,上海市三门中学初二学生孙旭涵跟随在线教育体育课老师学习居家健身操
复学后依然具有吸引力
打造“空中课堂”,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至关重要。根据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陈霞介绍,为此,上海市教委从2月15日起,面向全市大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课程》5天5讲的通识性在线专题培训,“时间刻不容缓,培训不能是空理念,必须要可操作性强,能实战。”
2月25日、28日举行两次在线教育试播演练顺利结束后,3月2日起,上海143.5万中小学生正式开始在线教育。
一个普遍的上课场景是:学生一块电视屏用于看“空中课堂”,一块小屏用于班级互动讨论。“观看统一录制的视频课程可以全市共享优质资源,而分班管理和互动,可以更好发挥原学校、原班级和原隶属关系教师等主体积极作用。”上海市卢湾中学校长张怡说。
李永智强调,上海的思路很清楚,“这份在线教育方案,既是疫情防控期间的应急过渡之举,力求实现‘简单、可靠、稳定和保底’的效果,各区教育局和学校如果有更好的信息化教学条件和课程资源,可以自主选择。同时,它又要立足长远,为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打好基础。”
“空中课堂”初步解决了“教”的问题,单向输出的教学模式并不一定能符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需要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学习指导。“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是先把空中课堂下载下来吸收理解,再选取合适的段落放进自己的教案中,整体教案设计更加贴合自己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张怡说。
根据上海市统一部署,全市16个区均已制定了详细的线上教育方案,全市近1600家中小学校,也都分别按照“一校一策”的要求制定了在线教育方案。
通过在线教育让全市所有学生共享市级、区级精品课程,这在上海市第一次尝试,这将为今后的在线教育推广应用探索积累经验。
在线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张怡分析,“这次在线教育将开启一种新的可能:推动基础教育向更均衡发展的同时,创新和改革我们当下的教学模式。”
理想的在线教育可增强课堂学习的交互性、合作性与探究性,并记录过程数据,并最大化地满足“差异化”学习。李永智说,“这还只是在线教育的开端,未来可以探索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翻转课堂’,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设定目标、掌控进度,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可以说,“这次‘空中课堂’工作的推动,既是疫情背景下的‘民生工程’,更是对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检验和机遇。”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校长徐晓唯认为,在线课程资源,确保课程内容的优质均衡,也缓解了一线教师对在线课程开发和研制的技术短板。这些名师录课视频,是对学校教师研究教学、优化在线服务的示范课例。
6月初,上海的中小学生已全部返校复课,但“空中课堂”12个年级全部的课程仍在正常播放。据悉,上海市已经作出部署,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12个频道的中小学“空中课堂”将照常播出。
李永智列举了一组数据:“复学后的上海仍然有16.8万人通过有线电视、IPTV和网络直播等途径,回看了‘空中课堂’内容,这说明‘空中课堂’在学生返校复学后依然具有吸引力。”
总监制:陈良杰
监制:夏宇
1.《杨振峰 超百万大流量如何经受?看“空中课堂”的上海样本》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杨振峰 超百万大流量如何经受?看“空中课堂”的上海样本》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518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