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43年前的7月20日,一代武学宗师李小龙先生在香港拍摄《死亡游戏》期间,突然逝世。到第二天,香港市民一大早醒来,看到的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李小龙暴毙的新闻。一开始,没有人相信这位世界上最强壮的男人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会突然死亡,这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随后一个又一个的消息印证了这个噩耗。消息震惊了整个香港,人们都在惋惜李小龙这位功夫巨星英年早逝。其实,李小龙的突然辞世不但是其个人和亲人以及电影界的损失,还是整个中国武术乃至世界武术的巨大损失。因为跟随宗师逝去和埋葬的还有其不为人知的功夫秘密。这个秘密,直到我研究出传统武术的一种站桩才算重新得到发现,我一直在努力地将这种技术告诉人们。

每当李小龙的逝世纪念日来临之际,我都特别缅怀宗师,总想为他做点什么以表达纪念。今年我想把他的成名绝技“寸拳”的原理详细的写了出来,我认为这是纪念李小龙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为此,我提前了好几个月来写这篇寸拳分析文章。和其它体育动作一样,宗师的寸拳也在人体机械运动规律的范围之内,故而可以用运动生物力学分析。也许这篇文章面对的读者大都没学过运动生物力学这门课程,更没有读者了解我提出的一些新的理论和技术。但我已经尽力运用通俗化的语言来写这篇文章,相信不难理解。而我自己的亲身体会,以及我的学生的训练实践体会,我们确信这篇文章是解释李小龙寸拳最权威的分析,也是唯一的可能。作为一个李小龙功夫真相的挖掘者,深知纪念宗师最好的方式,是挖掘和继承他的功夫,发扬他的功夫和精神。而宗师功夫的核心是“寸拳”,人们认识了寸拳意味着认识了宗师的功夫机密,意味着将来可以踊现出万千个宗师式样的功夫,意味着宗师的功夫即将可以登上擂台和得到超越。从宗师所创的截拳道的整个体系和构架,我相信这些都是宗师生前整个武道生涯的终极追求,只是命运没有让其完成这些伟大的事业。走完宗师没有走完的路,发扬宗师的功夫和精神是我毕生的追求,我会沿着宗师没有走完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以告慰宗师的在天之灵。

揭 密 寸 拳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李小龙的寸拳动作

——谨以此文揭秘寸拳以纪念伟大的李小龙宗师

文/周向前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的1964年,李小龙在美国加州长堤“空手道大赛”上表演了一个短距离发力将一名空手道壮汉击出几米之远,令在场的观众叹为观止。李小龙称此为“寸拳”。从次,寸拳威名大震,人们以为这是咏春的寸劲。李小龙虽然教过很多徒弟,但没有一个能打出像他那样威力强大的寸拳。咏春门人更是无人能打出这种力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李小龙的寸拳没有一个权威的分析结论,更没有人能超越李小龙的这个力量。如此精瘦的李小龙,怎么能打出如此巨大的力量咯?这难道是李小龙天赋异禀?还是暗中运用了只其一人所会的独门技术?这已成为国际武术界最大的一个谜团。作为一个由崇拜李小龙而被引入武术领域,进而研究李小龙和武术,直到发现其中的奥妙。我可以确定李小龙是暗中运用了传统武术中的一项秘传的特殊技术,才使得其能发出这样大的力量,并且这动作是有科学根据的,是可以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解释清楚的。

我一直在强调李小龙在青少年时期暗中通过训练传统武术秘传站桩掌握了传统武术中的精华技术——内劲,再结合现代科学的拳击等练出了一身独特的功夫。观看李小龙在公众场合表演的“寸拳”录像,站成一个与戒备势差不多的姿势,手臂呈160°左右、腰回旋、屈膝。突然猛然发力:蹬腿、重心前移、躯干稍前倾、手臂伸直,将受测者击退几米之远。李小龙说这是寸内发劲。

的确,从公开的李小龙的寸拳表演录像来看,有几个录像表演的寸拳发力距离确实很短。但有细心的龙迷朋友能发现一个问题,1967年李小龙在加州长堤举办的“空手道大赛”上表演的“寸拳”,那个“寸拳”动作幅度和发力距离都很大,远不止一寸,比另外的几个寸拳表演录像的幅度要大很多,将人也击出比短距离“寸拳”要远。其实这些小寸拳、大寸拳,并不是什么咏春寸劲或日子冲拳。而就是一个前手直拳动作,只是李小龙暗中娴熟地运用了传统武术内劲蓄力出拳而打出很大爆发力,外行人看不懂而已。我发现了内劲的奥妙,并研究出其相关的科学原理。本文用运动生物力学理论分析一下李小龙表演的“大幅度寸拳”。

1967年,长堤“空手道大赛”李小龙表演的寸拳整个动作结构是:首先测算距离、预演一遍——特定姿势引出弹力反射蓄力——回拉、最大限度蓄力、蓄势待发——鞭打动作发力击中受测者中线——击退几米。

受测者平行站立,身体略微向后仰,置靶于中线。李小龙面对受测者,右手置前,首先测算一下发力距离,看看距离是否合适。再蓄力、出拳预演一遍。确定距离和预演一遍后,李小龙摆一个近乎戒备势的姿势、微屈全身大关节、肘关节呈160°左右,暗中用力引出伸肌群弹力反射。此时伸肌群肌肉内募集大量肌纤维进行交替收缩,广泛拉长弹性成分(主要是串联弹性成分),而蓄积弹性势能。此时李小龙的肌肉和身体就像一张拉长的弓,蓄积了弹性势能。然后在此基础上,李小龙先做出拳反方向的运动:屈肘、肩回收、腰、髋向右旋转、屈膝、重心后移至后腿。李小龙这个反方向动作很重要,这个反方向动作实际是出拳的主动肌群被动做离心收缩而被动拉长,这离心式拉长能蓄积更多的弹性势能。

实际上引出弹力条件反射的肌肉就好比一根橡皮筋,在弹性限度范围内,拉的越长蓄积的弹性势能越大。之前,准备姿势引出弹力反射,出拳主动肌的弹性成分就已被拉长蓄积弹性势能。再做反方向动作可以把弹性成分拉至更长,蓄积最大化的弹性势能。所以,李小龙回拉至极限时身体呈蓄势待发的“满弓状态”,蓄积了巨大的弹性势能。

稍停,李小龙在这个蓄力的基础上,猛然发力:蹬腿、伸膝、后腿重心转移至前腿并上提、转髋、拧腰、身体微向前倾、送肩、伸肘、左手为配合右手动作,使右手蓄力和出拳动作更协调,左手也在蓄力和配合拧腰。这个动作就是出拳主动肌做向心收缩的出拳动作,之前出拳主动肌弹性成分被拉长蓄积的弹性势能,在做向心收缩时,弹性成分恢复原状以弹性反作用力的形式释放出来,而增加了肌肉的收缩力和收缩速度,产生了巨大爆发力。再全身通过协调的鞭打发力动作,将全身肌肉的能量集中在拳头,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大的力量击中受测者中线(重心线),将受测者击出几米之远。

这就是一个前手直拳动作,只是暗含了传统武术秘传站桩产生的弹性势能,这就是肌肉的离心式拉长——向心式收缩(Streth—Shortening Cycle简写SSC)周期运动产生的“反应力量”,也属于爆发力。这就是李小龙所说的“寸拳”的运动生物力学机理,这也是李小龙力量和速度超众的关键原因。

要打出李小龙这个力量出来关键是两点:

一是蓄积弹性势能,这弹性势能的产生机理是传统武术一种秘传站桩练出来一种弹力条件反射,这条件反射激活时肌肉内募集大量不同运动单位的肌纤维进行交替收缩,广泛拉长肌肉内的串联弹性成分,蓄积弹性势能。在随后向心收缩时,弹性成分恢复原状,释放弹性势能加大收缩力。即肌肉的离心式拉长——向心式收缩(SSC)周期爆发出的“反应力量”。其实,李小龙的寸拳就是比普通拳法多了一个弹力。所以,“寸拳”可以称为“弹力拳”。

二是发力动作要协调,这点也很重要,要能将全身的能量集中在一起打出去。如果动作不协调,光有“内劲弹力”,也是打不出力量的。

当然我所说的内劲,这个用弹力条件反射蓄力是肌肉内肌纤维的微弱收缩,并不能引起关节明显的位移,所以在外形上是看不出的。这个只有自己练出这反射才可以感觉到这力量。而内劲的机理本身就是出拳的伸肌群募集大量的肌纤维交替收缩广泛牵拉弹性成分,而弹性成分蓄积了很大弹性势能。肌肉的弹性成分与弹簧的力学性质类似,也遵从一个力学基本定律胡克定律: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所以肌肉的弹性成分在弹性限度范围内,拉的越长蓄的弹性势能越大,相应发出的力量也越大。而要做到出拳主动肌弹性成分最大化的拉长就只有在出拳前做反方向运动,才能将弹性成分拉长至生理极限。从这个反方向动作以及打击力量就足以推断出李小龙掌握了传统武术精华技术“内劲”,并能娴熟地运用,李小龙的力量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可能。任何人只要练出“内劲”,他的肌肉就会明显感觉到内劲的蓄力,确实在出拳前做反方向的动作蓄力会更大。

其实,很多体育动作,都会先做反方向运动预先拉长肌肉蓄力再发力,比如投掷、跳远和一些击打动作等,都先有反方向的动作,然后再发力做动作。这原理是一样的,都是肌肉先做离心收缩蓄力,然后迅速转变为向心收缩。这个反方向动作能蓄积弹性势能、增加肌肉收缩力是体育界公认的理论和技术。这就是拉长——缩短周期(SSC)。只是这些体育动作反方向动作蓄力没内劲反方向动作蓄力那么大。没有内劲特殊的蓄力,没有反方向的蓄力动作,就普通前手直拳是很难打出李小龙那个力量的。当然实战中,出拳是没有机会做反方向动作蓄力的,因为对手不可能像沙包一样站着让你打。所以,这反方向的蓄力动作一般只适合做表演性的展示。

当然这个发力表演也可以不回拉蓄势,就直接用反射蓄力出拳。观看李小龙所有的寸拳表演录像,唯一只有1967长堤“空手道大赛”这个彩色录像有反方向的回拉蓄力动作,而这个录像是研究李小龙功夫秘密和实力最具价值的一个珍贵录像。李小龙还有其他的几个“寸拳”表演的录像都没回拉蓄力动作,就短距离蓄力出拳。不回拉的蓄力会小一点,加之发力距离短,所以发出的力量也会小一些,自然人也会击退的距离短一些。

李小龙表演的所谓的“寸拳”,与咏春的寸劲原理是截然不同的,与咏春寸劲没有丝毫关系。这只是一个体育专项动作而已,只是一个前手直拳暗中加上了内劲技术,并不是什么蛮神秘的技术。李小龙通过秘传站桩掌握了传统武术最精华的技术——内劲,再辅以西洋拳击训练,练出了力量极大的前手拳。李小龙称此为“寸拳”。李小龙生前在截拳道体系未成熟之前,未公开这项精华技术。直至突然辞世,没来得及将这核心技术公之于众,其寸拳技术跟随其埋入坟墓,不为人知,这是世界武术巨大的损失。截拳道是一个巨大的武学宝藏,只是还缺少“寸拳”这把钥匙,以致截拳道的发展停滞了43年之久。

如今,李小龙先生逝世43周年了,当年跟随其埋葬的功夫真相也应被挖掘出来。李小龙宗师的“寸拳”一旦应用开来,意味着截拳道这一武学宝藏即被打开。届时,可培养出万千个李小龙式样的功夫,并可完善和超越他的功夫。我相信,这才是宗师武道生涯的最终追究,而不是将其功夫绝技带入坟墓。所以,挖掘和发扬李小龙宗师的功夫精髓,让其永远流传在这个世界上,才是对宗师最好的纪念。

本文已发表于《拳击与格斗》2016第7期

1.《揭 秘 寸 拳——李小龙寸拳的科学原理分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揭 秘 寸 拳——李小龙寸拳的科学原理分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