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要着重兴趣,习惯,理解,最后是基本功。
小学是孩子打好学习基础的阶段,无论哪个科目都是入门。就数学而言,小学是培养孩子对数字的敏感性、对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的习惯的最佳时期。
对此,上海特级数学教师、上海静安教育学院副院长曹佩英为老师和家长们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很有可操作性,满满的干货,值得收藏!
小学数学学习要着重兴趣,习惯,理解,最后是基本功。
一个
兴趣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最现实的动力是兴趣,不是成绩,也不是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奖励。虽然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很多人的策略往往停留在培养孩子的低级兴趣上。
如何培养孩子对学科更高的兴趣?
研究表明,儿童的兴趣发展有这样一个过程:
兴趣发展链
乐趣(乐趣)→乐趣(爱好)→兴趣(理想)
一个
有趣(好玩)
对于孩子来说,兴趣首先来自于感受到一些有趣好玩的东西,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兴趣。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主要关注这一层面,比如通过动画、游戏等形式来增强孩子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当然,这样的形式肯定是需要的。但是,指望用这种方式来提升孩子的兴趣是不够的。
2
乐趣(爱好)
乐趣意味着对某事感兴趣。怎么才能玩得开心?乐趣是一个人在经历挑战、尝试、探索成功后获得的成就感和智力活动的乐趣。有了这段学习经历,他的兴趣就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
兴趣(理想)
兴趣的最高层次是兴趣,上升到理想的层次。当然,我们并不要求小学生达到这个水平,也许个别学生可以,但总的来说,小学生一定要培养对学科的兴趣。
"
那么,父母如何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呢?
其实很简单。功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每天孩子放学回家,针对数学,家长可以不断鼓励孩子把当天学到的东西和孩子交流。
孩子开始学加法,家长说:“好,恭喜你进了数学的大门。”过了几天,孩子学会了减法,家长继续鼓励:“有进步就加,有进步就减。你来了又走。”学完乘法,父母说:“太神奇了,100个2连加法,多麻烦,一秒钟就能解决带乘法的题。”学除法的时候,爸妈说:“哇,我会加减乘除。”
几乎每一个小学数学的基础核心知识都能找到孩子兴奋的原因!家长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向孩子展示自己在进步,激励孩子体验学习的乐趣。这种沟通难道不比单纯的告诉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有效得多吗?
2
习惯
在这四个要点中,曹先生特别强调养成习惯的重要性。他为小学家长梳理出了各科常见的六种学习习惯和数学科目的三种学习习惯。
一般学习习惯
一个
集中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为此,很多专业人士开发了多种专业训练方法,但这些都不容易掌握。其实还有一个更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欣赏,这是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可以做到的。此外,它不仅锻炼注意力,而且培养观察和表达。
生活中无时无刻都有值得观察的事情,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开始。比如孩子喜欢小动物,父母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观察小动物的形态和身体特征,从整体观察局部细节,让他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然后家长可以挑出一些孩子没注意到的细节,告诉他。这种训练是为了帮助孩子长时间发展注意力。
再者,你也可以给孩子定一个“小任务”:这个问题你可能不会很感兴趣,但却是一个很重要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这让他通过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驱动和问题驱动的持续专注可以逐渐转移到学科学习的过程中。
2
注重效益
孩子必须从小形成时间感。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做作业前在孩子面前放一个闹钟,让他记录下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孩子要知道,只有集中注意力,认真完成作业,才能有时间玩。玩得开心,学得认真,劳逸结合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本对策。我们要相信,会玩的孩子,尤其是会动脑耍把戏的孩子,会学习的。
另外,老师和家长以身作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老师和家长有时间意识,注重效率,自然会对孩子产生影响。
三
独立思考
你可以选择一些话题和孩子交流,让他们谈谈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耐心倾听,不要打断孩子的叙述。当孩子完成他的想法时,他可能希望引导他从其他角度思考更多,并产生新的想法。独立思考能力是所有学科都必须的,尤其是在科学研究中。
四
自觉预习
重要的是注意不要参与孩子的准备过程,要多注意孩子的准备效果。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孩子告诉你预习的时候你没听懂,你也不用急着解释。这样孩子带着问题去上课会更有方向性。
孩子放学回家,家长会关心他是否理解了昨天困惑的问题。这个过程旨在让孩子养成自学的习惯,鼓励孩子不断通过预习发现问题,在课堂上解决问题。
你也可以让孩子在预习的时候说说为什么不理解或者想理解,在课堂上是怎么通过老师的讲解或者同学的发言理解的。启发孩子讲述学习的过程和经验,其实是帮助他积累和总结学习经验。
五
及时复习
在复习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帮助孩子整理错题,引导孩子构建自己的错题本。期中期末考试前,复习错误,找出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是最高效的复习过程。我们应该相信,错误是最接近成功的,而复习错误并改正是最有针对性的复习方法。
六
定制计划
这个习惯可以从初三左右开始培养。比如孩子放学回来,让他安排好自己下课的时间,计划花多少时间做作业,花多少时间娱乐等。
除了作息计划,还可以指导他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课后想学什么,每周花多少时间练习等。,使学习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计划可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不需要干预,因为制定和调整计划是一个摸索的过程。它的好处在于让孩子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改变,有什么适合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对以后的任何工作都有好处。
数学学科习惯
如果想补充数学独特的学习习惯,家长应该注意并能从侧面给予适当建议的是:
解决数学问题的三步法
一个
综合试题
除了文字题,连数值计算题都要养成综合考查的习惯。拿到计算题后不要急于开始计算,先看看什么是运算,数据呈现什么特征。
2
意识测试
让孩子在做完题目后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通过多渠道验证确认答案。
三
有意识地选择最好的
在考与考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反思是否用最优的方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其实是在培养孩子的战略评价意识。
这三个步骤是一个整体,在数学和其他科学的学习中非常重要。
三
谅解
按照传统观念,小学数学学习主要靠记忆。甚至有专家认为小学数学是一个从记忆到理解的过程。其实不然,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从理解到记忆的过程。
在曹佩英看来,记忆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应该只涉及最基础的部分。但曹佩英并不提倡完全死记硬背,即使应该像乘法口诀一样脱口而出。
比如“七”的乘法口诀很难记,但孩子没必要像老僧念经一样从头到尾背个七二七四...他分析了记忆乘法公式的困难。还得背七、二七、三七吗?你记不起什么了?产品。所以他用背产品的方式来加强记忆,7,14,21,但是后来背不动了,就被迫用一系列的方式来算,于是沉默了好几次,用眼睛看,用嘴读,用手写,用脑子想,用多种感官配合。
这种“背”不再是机械的背诵,而是一种递归的思维活动,因此记忆效率大大提高。下课了,每个孩子都信心满满的走出教室,因为回家不用背。
四
基本技能
当孩子在兴趣、习惯、理解等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比如计算能力,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都会随之而来。
当孩子学习数学有困难时,家长要多注意从家庭生活的角度观察,找出原因,因为有些学习错误的原因老师在课堂上很难找到。曹佩英分享了一个家长带孩子咨询的案例,说孩子的45一直写着54,中文里也有类似的现象。他注意到孩子脚上的鞋子穿反了。
所以建议家长先教孩子区分鞋子的左右脚,然后正确穿着才更舒服。每天把鞋收起来,然后伸脚穿。这样,从生活细节出发,没多久偏差和数反转的现象就消失了。这个极端的例子说明,生活习惯也可能对学习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这些干货实用建议都收集好了吗?
最后敲黑板!
曹佩英想告诉父母的是,无论学习哪门学科,对于小学阶段的父母来说,最重要的是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上海教研室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睡眠9小时越多,学习成绩越好,说明充足的睡眠时间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正相关。所以,不要让孩子盲目刷“挑灯夜战”的题目,赶上补习班。孩子只有睡眠充足,才能有可持续的学习和发展。
你可能会感兴趣
作者童新驰
涞源通第一教育
1.《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数学特级教师:学好小学数学,这四个关键点不可忽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小学数学特级教师 数学特级教师:学好小学数学,这四个关键点不可忽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615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