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祖国的土地牢牢的在你脚下,和集体一起生活,记住集体教育了你。如果你在那天脱离了集体,那将是结束的开始。奥斯特洛夫斯基
过去,民间总是有很多充满民间特色的工艺品。比如春秋时期出现的风筝,战国时期出现的微雕,清代出现的内画等等。这些得天独厚的工艺品,出自人们灵巧的双手,产生了大量的工艺品并流传下来,也受到皇室和海外人员的赞赏和喜爱。
清朝后宫里,有一种手工艺品,在嫔妃中非常流行,甚至受到皇后的喜爱。那是桐草花,民间工艺制作的装饰品,很漂亮。而中国只有两位八旬老人做过清朝皇后佩戴的草花,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
自古以来,人们就开始追求美。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从发型到服装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经·说仁》写“说仁为师,衣满金衣”。为了追求美丽,人们开始有了很多漂亮的衣服。
随着创造力的不断提高,简单的服装和发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于是珠宝应运而生。最早的饰品是古代人用衣服搭配路边的野花或藤蔓形成的,这种用植物和鲜花装饰的想法一直延续到现在,一直在创新。
通草花就是这样一种工艺,用通草花木屑打湿、切断、晒干,最后制成纸,手工制作成一种花卉装饰品。这种应用方法最早出现在五代十国时代,《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叶子像麻,心里有蟑螂。它又轻又白又可爱,女工们拿着装饰品。“当时,桐草木已经被用作装饰品的例子。
到了宋明时期,人们仍然把草和树作为简单的装饰品,直到清初,扬州才真正出现了草和花的技术。扬州自宋代以来,花卉技术水平非常高,草和树的流行给了园丁们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草和花应运而生。
通草花的出现符合当时清朝的审美,不仅在民间流行,而且很快融入后宫嫔妃的饰品中。据《扬州原船记》记载,乾隆年间,桐草花甚至可以作为淮阳地区的贡品献给皇帝,而且很得皇帝的认可,可见桐草花在当时是多么的流行。
然而,随着清朝的衰落和时代的不断发展,桐草花的生产在时间的侵蚀下逐渐丧失。直到现在,只有两位80多岁的老人掌握了这位清皇后痴迷的手艺。
两个叫钱和戴春福的老人,从小就开始学做草花的手艺,到现在已经当之无愧地做了70多年的老艺人了。1953年,两位老人用一盆“花菊花盆景”把花卉之美传播到人民大会堂,震惊全国。
1979年,在广州举行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江苏工艺美术展览馆展出了由劳尔精心设计的“大型曹彤紫藤花架”。这件精美的工艺品让海外媒体大吃一惊。2012年,戴春福还被评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但是,老年人年龄越来越大,身体已经无法维持高强度的艺术创作。这种制作草花的手艺又一次面临失传的危险,真是可惜。但幸运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对老人的旧事又恢复了兴趣。1997年有个叫王的扬州姑娘毫不犹豫地拜了老人戴春福的门,接过了这门手艺的传承。
王在扬州发展了自己的工艺生意,不断增添新的创意,使桐草花再次在扬州街头绽放。这是一个非常精致优雅的工艺,能够很好的传承下来,真的是一件大喜事。
1.《通脱木 大清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全国仅剩2位老人会做,如今技艺面临失传》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通脱木 大清皇后佩戴的通草花,全国仅剩2位老人会做,如今技艺面临失传》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736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