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兴奋、新奇和困惑
简单来说,“吸引”的意思是:发现并关注浩瀚的信息,保持持续的关注而不去关注意志和记忆,即注意力的调动,内心的满足和长期记忆的形成。这些组件相互影响,协同工作,但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文将分别讨论它们。
事实上,某部作品能在海量的文本信息流中脱颖而出,并不是因为它的运气,而是因为它有着深厚的进化基础。现阶段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主要是文章标题(或者作者名气,暂时不讨论)。什么样的信息会最快引起人们的注意?
传统观点认为,在进化过程中,个体为了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保护自己的生命,总是对威胁信息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优先考虑。许多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已经证实了这种对负面刺激的注意偏好。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在一系列中性模式(如蘑菇和花)的背景中搜索与恐惧相关的模式(如蛇和蜘蛛)比从与恐惧相关的模式中搜索中性模式要快得多,也更准确。另一项研究发现,从中性表情的面孔中找到消极表情的面孔(如愤怒)比从中性表情的面孔中找到积极表情的面孔(如快乐)要快。
正是因为这种心理机制,带有威胁性信息的负面新闻才会频频上头条。在中国,虽然新闻机关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媒体“报道正面事件”,但这种现象还是可以观察到的。
某新闻网站首页截图(2014年8月22日18: 20)
对负面信息的快速反应取决于大脑中一种叫做杏仁核的结构的活动。杏仁核位于大脑皮层的底部,呈杏仁状,负责情绪的产生、调节和记忆。
对杏仁核功能的最新研究表明,能引起杏仁核激烈活动的信息不一定是消极的,而是具有“对个体非常重要”的共同特征。也就是说,如果事件/信息与自身密切相关,无论是令人恐惧的、令人兴奋的、个体完全陌生的,还是模糊不确定的,都更容易被个体标记为“重要信息”,触发杏仁核结构的显著激活。
在上述现象被发现之前,新闻行业的记者们就已经依靠经验和直觉来总结了。比如任何一本新闻学教材,都会突出信息与读者的关联性。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中国新闻机关还要求“宣传思想战线”遵守“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除了恐惧和兴奋,还有两个共同的特征。比如,如果标题中包含“第一次”、“全新”、“原创”等词语,或者是以问号结尾的开放标题,会更容易引起注意。
这个标记过程是快速、自动和下意识地进行的。由于杏仁核与大脑的整个感觉信息处理过程和自主神经系统有直接的功能联系,杏仁核的激活可以大大增强个体处理信息的动力,使人做好全心全意投入的准备,包括注意力集中、心跳加快、出汗增多、肌肉紧张等。更重要的是,可以立即动员和组织广泛的大脑区域,以便优先处理信息。
因此,张文的第一个吸引人的原则是在短标题中显示信息的重要性。有多重要?令人恐惧、激动、新奇、困惑。
经过短时间的注意力转移,读者进入文本阅读阶段。这时,如果没有必要阅读(例如,在某次会议上报告,或者写书评,你必须阅读整本书以及其他财务奖励和成就动机),你就不应该付出保持注意力的意志,也就是说,阅读张文的动机来自张文本身,阅读过程给人带来一种“奖励感”。
以最受欢迎的科目之一“幽默段子”为例,看看奖励感是如何产生的。
许多研究证实,当人们阅读幽默内容时,会激活大脑中的“奖励中心”,促进与快乐体验相关的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虽然程度不同,但这种神经活动模式也可以在赢钱、服用成瘾药物、性兴奋时观察到。在这一点上,人们会有强烈的冲动去维持这种行为。如果有作者被评为:看你的文章感觉像吸毒,恐怕是对文章的最高褒奖。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促使幽默产生这种愉悦体验的关键因素在于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妙语。
首先,幽默需要一个“引子”来提供一个背景情况,然后给出一个转折点(即“梗”)。转折点有两个特点:偶然性和可解性。前者要求背景情况出乎读者意料(不适应);后者可以使背景信息以一种可以理解的全新方式呈现。
这种“发现认知失调——解决失调”的过程是幽默的关键认知特征。脑成像研究也表明,欣赏幽默是一种高级智力活动。当成功捕捉到笑声时,被激活的大脑区域类似于解决一个难题,并且伴随着快乐的情绪。例如:
每次和老婆看电影,我总是有办法提前很容易知道这部电影会不会是烂片。(怎么会这样?)只要是她的选择。(我明白了!)
我反对婚前性行为。(怎么会这样?)因为婚礼很可能会推迟。(我明白了!)
月经过后,她肚子疼。他坐在她旁边,看着她,拿出手机打游戏。她看着自己的眼睛,心里凉了半截。(怎么会这样?两分钟后,她坐不下,正要离开,他默默的递上自己的小米手机,说,拿着,盖上。(我明白了!)
真正的“乐趣”并不是网络上各种流行词汇的时髦词汇,而是不断的铺设负担,创造出一种可以迅速融入自己原有体验的意想不到的感觉,类似于电子游戏中轻松、有节奏、跳跃的打通过程。
“意外”不仅存在于幽默之中,也是各种体裁的高质量作品所需要的。比如小说中设置悬念和冲突的重要性就是基于这种考虑。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悬疑是问题没有解决的状态。它在迷惑读者的同时,开始试图在潜意识中(不受控制地)寻找解决方案,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孵化。酝酿是大脑基于直觉和生活经验的自动判断,试图用其熟悉的认知方式来解释一个事件或现象的原因。
所以一个好的作者是不会让剧情的发展完全达到读者的预期的。悬念解决后,心态被打破,因果关系被重构——“我明白了!”
最成功的戏剧冲突并不意味着故事中的人物之间一定有很多矛盾和勾心斗角,也不意味着剧情走向与读者的心理预期不符。这种感觉有时被形容为“阅后毁三观”——被毁的是读者基于自身经验的解读框架。
重读《玩笑》《秘史》《谣言》
读完一篇好文章,读者往往会有“学到东西”的感觉。有些内容可以马上记住,当场复述,有些可以持续几周甚至一生。
我们可以把“旧”信息理解为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和经验,即“长期记忆”。短时记忆可以理解为目前保存在大脑中的信息——只有这种信息与以前的知识和经验有关,并长期储存在大脑皮层中,才能称为长时记忆。
现在因为“意外”,读者的解读框架被破坏了,但新的框架能成功重构吗?这涉及到传递信息中“新”与“旧”的平衡。
根据长期记忆的经典理论,大脑将关键特征和认知对象的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粗线条的分类。
分类存储的抽象视图不一定准确,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当我们接触到一个外部的信息时,我们会把它放在一个预先存储的图式中去认识它,与过去的经验进行比较,快速判断信息的性质,对它是否会被记住产生影响。
一个有趣的悖论是,“意外”只能导致“学习”(记忆)行为。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寻找新信息和旧经验之间的联系——我们根本无法理解这些信息的含义,我们就不能谈论“期望”,更难将其融入到我们自己的知识中。
根据认知神经科学对学习过程的研究,信息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不熟悉的概念出现在不熟悉的情境中,比如一个未知的国家的历史,在世界上短暂的存在和消失。
不熟悉的概念出现在熟悉的情境中,比如明朝一个不知名的人的故事。
熟悉的概念以可预见的形式出现在熟悉的情境中,比如与历史教科书内容一致的国家领导人大事记。
熟悉的概念以不可预知的形式出现在熟悉的情境中,比如“揭露国民党军队抗日的谎言令人震惊”。
以上四种情况哪个最受欢迎?显然,期望和现实最大的差距是最后一个。为此,复读、开玩笑、秘史、辟谣等话题大行其道——通过重新组织素材,将知名背景和人物走向颠倒过来,产生强烈的“预测误差”感,从而产生最大限度的记忆。
现在,读下一段,你一定会记得:
“但《猫论》不是邓小平的原创或发明,就连邓小平本人也从未说过‘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
在邓小平的原话中,他用了“黄猫和黑猫”而不是“白猫和黑猫”,那么为什么呢?”(摘自《毛泽东·布莱克·邓小平的猫》)
1.《心理学原理 文章吸引力的心理学原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心理学原理 文章吸引力的心理学原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821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