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0日,昨日,本报发表了《城市该不该拔杂草》一文,详细阐述了目前城市绿化中使用的“主流草坪”及其相应的除草和养护方法。在“拔草”的背后,要用“高级草”,草坪的功能定位,甚至是城市景观规划的目的。
苜蓿
水土保持、对抗风沙……野草欠缺的不只是“美观”冷季型草坪品种草地早熟禾和高羊茅
《北京晚报》的《野草》总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皮实”的印象。通过直接养护代替人工草坪,可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这个想法在技术上和理论上可行吗?
韩李宝抛开了景观上的差异,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物种问题。杂草不耐修剪,修剪后容易变黄死亡,草坪草很耐修剪。
更重要的是,野花和杂草大多是一年生植物,每年都会留下种子,第二年春天就会发芽。然后,他们在9月和10月死去后,只能在次年的4月和5月长大。它们以种子而不是植物的形式存在了将近半年。整个地面看起来像一片土壤。在此期间,地面没有覆盖植物,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尘埃。
即使在冬季的休眠期,人工草坪也是以植物的形式存在,根伸到地下,可以牢牢抓住。草坪在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真正的草坪不会变得尘土飞扬,因为地面覆盖得太好了,野花和杂草都没有这个功能。
另外,当野花和杂草变黄时,如果有人在旱季扔烟头,很容易引起火灾。草坪草枝叶短,保湿能力强,防火能力相对较好。草坪还有调节小气候的功能,温度高的时候可以降温,温度低的时候可以升温,幅度在1-2度左右。这些都是经过科学计算的,杂草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
数据显示,立体的树木、灌木和草可以降低噪音10-20分贝。路边种植的草坪也能吸收有毒有害气体。人造草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你觉得野花野草的成本是多少?后续修剪等维护费用呢?生态功能是什么?在没有植被的季节,你会用塑料布覆盖地面吗?所谓直接“养草”,可能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想象。
《北京晚报》的玉簪、萱草等地被植物有什么作用?
韩烈的地被植物在一些非精细化管理区域可以使用,但在一些地方不行。它们后来也变绿了,草坪草也没那么茂密了。他们不能踩在上面,人们不能在上面移动,他们只能看着。管理可能不容易,因为植物之间的空差距比较大,容易让杂草生长。比赛谁赢谁输很难说,杂草很可能“吃”植物。
小范围在“门面”使用高品质草种--“谁还不得有几件好衣服”?丹麦草
在《北京晚报》上,关于城市景观与环境保护和节能之间的权衡,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如何评价北京使用娇嫩的冷季型草坪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议?
韩李宝我觉得有些人的观点有点偏激,比如拔草,谁在拔,在哪里拔,拔多少?你做过什么研究吗?已经成为现象了吗?我不能说我看着几颗杂草就开始质疑了。五六十年代有“锄根”的做法,把路边和沟里的杂草全部拔掉,有利于泄洪,但现在杂草其实越来越少了。
80、90年代草坪很贵,主要是种子很贵。现在种子价格降了,种草坪也不贵了,保养费用也体现出来了。在我看来,人有钱了,对环境的要求肯定更高。在小面积使用优质草种,比如冷季型草坪,即使消耗大量的水分,因为在整个绿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水、农药、肥料等问题。,其实远没有被讨论。
比如一些重点景观,比如长安街、二环路、机场高速、重点住宅区、高校等,都是规模较小,景观做得不错,需要优质草坪配合。像天安门广场一样,两边的草坪总面积超过9000平方米。水和能源消耗到哪里去了?而且我们大规模推广再生水灌溉,只要再生水能够到达的地方,我们都可以选择这些草种。不是说,啊,不行,要取消所有消耗资源的草坪。我不这么认为。谁不能有一些好衣服?
城市更需要这种精细化管理。现在北京人那么多,空房间非常非常小,没必要在意这些草坪。90年代关于草坪的讨论比较激烈,现在其实挺好的,因为已经不是问题了。
国外也有这种壮观的草坪景观。每年都会在美国国会门前的大草坪上播下新的草种,不断的生长,补充,修剪,很有气势。谁不希望环境好看?主要看我们是否承担得起成本,我们的管理是否科学。减少一些成本和费用,如使用再生水、合适的草种等。,和因地制宜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
“草坪应该开放,让人们进去野餐、休憩、行走”莎草
北京晚报:你认为北京草坪的养护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韩李宝目前的活动空房间太小。其实草坪除了景观和生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提供活动和休息的场所。你看到市民周末去哪里了吗?奥林匹克公园挤满了人。除了公园,人们走在路上,很少进入草坪,在空房间里没有任何活动。
其实在所有植物中,草坪草最耐践踏。水稻、小麦、萝卜、白菜,你踩了会被踩死,草坪草绝对不会死。看看足球场,即使被踩得这么厉害也死不了。这是草坪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所以我主张,有草坪的地方,应该是人容易接近的。以前主要是因为成本高,维护费力,现在问题其实已经解决了,成本降下来了,踩了再改造。草坪应该开放给人们野餐、休息和散步。
如果加上这个功能,在我看来草坪不是很多,而是太少了。我的办公室每天打扫一次,但是看看桌子上的灰尘。灰尘是从哪里来的?都是从地下来的。用植物覆盖地面会好很多。而什么是最划算的地面覆盖?不是杂草,不是树,一定是草药。
不过北京晚报,草坪太多的话,养护成本会更高。
韩李宝,除了麻烦的冷季草,我们还有暖季草。比如结缕草、水牛、苔草、紫花苜蓿等。我们可以选择这些管理广泛,甚至不需要管理的草种。
80年代北京种了很多野牛草,很抗旱,不浇水也能健康生长。但是有一个问题。11月下旬变黄,4月中旬变绿。绿期比冷季型草短30-40天。此外,由于其外观粗放,景观质量差,很多人都不太喜欢。但我觉得结缕草、水牛等草种都很不错,在日本、韩国,尤其是韩国应用比较广泛。冬天的黄草应该可以忍受吧?毕竟我们不会对冬天的枯枝说“去挂绿叶”。
“学院路几乎每年都在换草,是不是该追责”《北京晚报》北京城市绿化工作有哪些疑点?
韩李宝包括北京,现在很多城市都说绿化就是“种树”。但是绿化不仅仅是种树,它必须是树、灌木和草的结合。
北京正在进行“百万亩植树造林”,郊区很多农田已经种上了而不是种树。这片森林当然令人向往,但它需要大量的水。其实北京不适合建太大规模的森林,需要一定的降水量,年降水量会超过800 mm,我们的平均降水量在五六百毫米左右。那么多树长出来之后的水呢?这是有争议的。
相对来说,树最不耐旱,草最耐旱。我认为北京应该用草坪覆盖地面。俗话说“适乔适灌,适草适草。”现在我们很少遵循这个原则。
另外,我觉得城市景观规划要讲科学。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找专家顾问参与规划,这样既保证了景观,又降低了成本。这是一个科学的想法。目前这个区域比较缺乏,包括“百万亩造林”和之前的“三分草七分树”计划。都是从哪里来的?是否经过验证和指导?据我观察,学院路几乎每年都换草。如果品种不合适,当时谁决定用?品种合适的话,保养有问题。我们应该被追究责任吗?
本文
1.《野牛草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草坪研究所所长 韩烈保:学院路为何每年都换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野牛草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草坪研究所所长 韩烈保:学院路为何每年都换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83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