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挥优秀导师和优秀导师团队的引领作用,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所、江苏教育出版社和江苏省学位办联合开展了江苏省首批“十佳研究生导师”和“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评选活动。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环境-安全”管理与政策研究团队有幸参与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这个团队有多好?让我们跟随边肖的脚步,听听他们的故事。
团队介绍
培训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团队名称:“能源-环境-安全”管理与政策研究团队
导师团队成员名单:陈红、龙如银、徐世春、卢辉、董枫
“能源-环境-安全”管理与政策研究团队由5名研究生导师组成,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2名,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名。该团队成员长期合作,致力于研究生教育。他们在研究生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中形成了独特而有效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PFT模式,并已付诸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该团队是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培养团队(2017)、中国矿业大学能源资源优秀创新团队(2015)、中国矿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创新创业团队(2015)。近年来,团队成员作为首席专家或领导,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9个国家项目和25个省部级项目。在校期间,研究生主持了23个省级和大学级科研项目,其中包括江苏省的研究生研究和创新项目。
近年来,团队成员发表了8篇专著,分别发表在《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能源评论》、《应用能源》、《心理学前沿》、《安全科学》、《能源政策》、《资源、节约与回收》、《清洁生产杂志》、《科学与工程伦理学》、《心理学报告》、《安全研究杂志》、《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杂志》、《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篇,SCI 72篇,SSCI 57篇,EI/CSSCI 100余篇。
近年来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二等奖等1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团队成员先后入选“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二级)中青年科技带头人、江苏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蓝工程骨干教师、江苏“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等称号。,培养了21名博士和109名硕士生。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新大赛一等奖等149项重要奖项。,包括38个国家奖项。
先进事迹
团队长期致力于培养政治素养高、专业技能扎实、创新能力强、视野开阔、服务精神社会化的优秀拔尖创新人才。在教育教学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提出“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教育、团队教育、拔尖创新教育”的教育目标,作为新时期教学科研工作的思想政治内涵,融入学生素质培养和高水平教育成果输出的各个方面,形成独特有效的文化、思想政治引领的科研教育体系。在教育教学和学生培养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全面提高团队教师和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想素质,努力培养具有优秀思想、优秀知识、优秀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服务精神的拔尖创新人才,从而引领和形成PFT(聚焦重大问题、难题;追踪学术前沿,前沿;无国界团队建设(TEAM)模式经过实践检验,在育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
主要问题-学科前沿-团队培训(PFT)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
针对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团队在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构建了“重大问题——学科前沿——团队培养(FPT)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经过实践和应用的不断完善,该团队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关注社会实践重大问题,培养创新素养
"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团队始终强化问题意识,敏锐地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倾听现实的声音,走在时代的前沿,积极发挥研究、探索、解读时代问题的责任。
关注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生科研选题要充分立足于“能源安全”、“健康中国”、“一带一路”、“互联网”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为决策提供新思路,保证研究课题的前瞻性和引领力。
关注民生。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团队基于对社会和民生重大关切的敏锐判断,突出科研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如团队申报的“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合作治理研究”项目已获国家社科基金批准,是国家社科基金在该领域的首个重大项目。本项目总结和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安全健康合作管理模式,研究新时期促进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提高的创新理论和管理实践策略。团队依托国家级科研项目,引导研究生立足社会民生重大关切,持续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问题。
关注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多年来,团队致力于能源资源、环境管理等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在环境污染控制管理与政策、资源减量化与利用、城市绿色、低碳、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出突出贡献。
"
以学科前沿为牵引
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
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模式
"
该团队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密切关注国际学术前沿,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和优秀科学家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实行开放式培养,充分发挥跨学科优势,注重研究生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提升。
热点动态跟踪。团队建立运行保障机制,定期组织研讨会,实现成员间前沿关注、多点互动、知识共享。研讨会提高了团队成员发现问题、研究文献和撰写论文的能力,加强了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实现了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有力地促进了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国际研究规范和技能培训。该团队注重国际研究前沿和规范的标杆管理,扎实推进研究生专业研究技能的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既要充分发挥学科基础工具书的作用,又要挖掘跨学科优势,实现跨学科培养。此外,团队鼓励并提供足够的机会促进团队成员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合作,如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学科。
学科前沿会议。团队导师带领研究生参加本学科的多个前沿会议,并在会议上做报告,如国际职业健康年会、能源资源系统工程年会、能源经济与管理年会等。团队会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相关学科知名专家学者为团队成员做学术前沿报告。
学术交流平台。借助微信群等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团队成员文字、图片、声音的全方位交流互动。此外,通过引入专业的微信公众平台,如3E纸快递、RCR微信公众号等学术平台,为团队成员创造了全新的教育模式和体验,实现了前沿知识的精准推送和互动学习。
"
以无国界创新团队为保障
提高产生高水平结果的能力
"
团队以2-3名学术带头人为中心,由5名导师和研究生组成,他们有着共同的学术目标,经常相互交流,相互协作。团队合作是研究生培养的有利保障,可以大大提高科研产出的效率和质量。如团队成员和研究生在国际专业领域重要期刊上合作发表论文150多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等19个国家项目,省部级项目20多个,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省部级科研奖励16个获合作批准,成果丰硕。这种由团队中多名导师组成的科研团队形式,有助于将导师与自身在学术背景知识、学术思维、科研能力等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实现研究生多元化、团队化培养,从而形成独特的团队式导师培养模式。
为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保持团队建设的创新,团队特别注重沟通的无国界性。围绕创新也开展了团队学术活动,打破了导师、学科和实践的界限,鼓励研究理念的融合和理论与社会需求的结合。
多年来,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团队形成了导师与研究生、高年级研究生与低年级研究生、不同导师研究生之间“传-助-带”的相互培养模式。传递和帮助别人,不仅仅是一种方式和方法,更是一种氛围和风气。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研究方法和优秀学风在各级成员之间的传承。
"
以真实项目为载体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团队牢牢把握研究生的专业特点和个性发展,结合学科前沿动态,积极搭建稳定的实践平台,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积极整合一班和二班。
创新实践。团队积极引导研究生参与高水平、大规模、高层次的创新实践,尤其是与学科前沿高度相关的高层次社会实践。比如团队紧密结合研究方向特点,组织指导研究生对煤矿企业进行调研,关注煤矿企业节能减排、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研。通过这些创新实践,一方面培养了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兴趣。
产学研结合。团队积极引导研究生参与研究,鼓励和支持研究生主持高校、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团队为研究生参与项目提供了充足的机会,搭建了稳定的研究平台。在培养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同时,也锻炼了程序创造、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
四项关键素质训练与“四自”能力的提高
"
结合PFT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团队提炼出“科学素养、战略思维、规范有序、务实高效”、“自由探索、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和“四自”能力提升方法等四项关键素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四重”输出
通过团队多年的不懈努力,PFT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有效性得以彰显,在重要项目、重要论文、重要奖项、重要影响(“四重”)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过去的五年里,该团队根据PFT模式培养了21名优秀博士生和109名硕士生。近年来,作为项目首席专家或负责人,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9项,省级项目25项(导师主持,研究生参加)。在校期间,研究生主持了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等23个省级、大学级项目。基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PFT模式,团队近年来在重要期刊上发表了8篇专著和155篇论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72篇,SCI检索57篇,SSCI检索57篇,EI/CSSCI检索100余篇。近年来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其中包括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杰出成就奖一等奖,国家奖学金(9名博士、10名硕士)、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新竞赛一等奖等146项重要奖项。,其中37项是国家级奖项。
该团队发表的论文近5年来在SCI/SSCI数据库中被引用近500次,其中基于lmdi因子分解模型的影响中国区域人均碳排放的论文因子被国际顶级期刊NATURECLIMATE CHANGE引用。相关学术成果已被《中国经济周刊》、《中国能源报》、《中国煤炭报》等媒体报道,并被国内外重要门户网站和媒体广泛转载,产生重要影响。研究成果对政府决策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并在我国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得到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表扬矿业大学的优秀教师!
1.《芦慧 新时代@教育 | 太优秀!这样的矿大研究生导师团队我们喜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芦慧 新时代@教育 | 太优秀!这样的矿大研究生导师团队我们喜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87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