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在事务所待了两年,确实学到了一些东西,但并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多。我尽量总结,希望能给大小审计猿一些启发。今天我就来说说所得税会计,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可能在严谨性上有些疏忽。希望大家批评指正,互相学习。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一般涉及所得税费用、应纳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四个会计科目。今天我们先来说一下应付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及其关系。
第一级:所得税费用和应纳所得税的含义和计算过程
所得税费用以会计为准,即按照会计准则计算。企业按照谨慎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确定利润总额,然后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计算承担企业所得税所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出额。这样,所得税费用应该等于企业利润总额*适用税率。但此时企业所得税法明确规定,有些收入自始至终不需要纳税,有些费用自始至终不能抵扣,即所谓的“永久差额”。比如财政拨款是非应税收入,税前不允许扣除税款滞纳金。这个永久差额*适用税率的金额永远不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所以这个永久差额要从计算所得税费用的基数中扣除,公式如下: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或-永久差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的主体是纳税主体,遵循实际发生、不侵蚀国家税基和现金基础的原则,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具体要求确定。因此,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以会计确认的利润总额为基础,根据所得税法的要求,考虑永久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增减,最终得出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税基础,即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如下: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会计利润+或-永久差额+增税-减税)×适用税率。
第二级:从会计角度理解所得税费用和应付所得税的区别
以上已经知道所得税费用和应纳所得税的计算过程。显然,两者是有区别的。学会计的都知道,会计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就是“有贷必有贷,贷必相等”,那么这个差应该放在哪里呢?
从会计角度看,所得税费用是企业承担企业所得税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额,符合会计准则中费用确认的规定。但是,税务局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时间和企业确认费用的时间会有差异,导致所得税费用账户和应纳所得税账户之间存在差异。下面举两个例子来看这个区别。
先看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
比如2018年所得税费用计算金额为100元,应交所得税金额为80元。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100元是企业此时要承担的企业所得税。但税务局表示,根据税法规定,这次只收80元,需要返还企业20元。企业别无选择,只能收下这20块钱,然后给税务局挂个债。税务局还表示,在下一年度企业所得税最终结算期间,应缴纳所得税的金额必须与以实物货币形式支付给税务局的金额一致,因此企业增加了一个新的科目,称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即欠税务局20元钱。即
借款:所得税费用100
贷方:应付所得税80
贷方:递延所得税负债。
看所得税费用
比如2018年所得税费用计算金额为100元,应交所得税金额为130元。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此时企业要承担的企业所得税是100元,但税务局不愿意,说根据税法规定,必须缴纳130元,企业别无选择,只能先缴纳130元,然后再向税务局挂一个债权,叫做递延所得税资产。
即:
借款:所得税费用100
借方:递延所得税资产30
贷款:应付税款130
据作者介绍:希望今天的总结对我们理解所得税会计有所帮助。下一篇文章具体讲两个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所得税会计的一些难点。
秋天
招募
移动
形成
1.《企业所得税审计 审计初体验之:所得税会计其实并不难(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企业所得税审计 审计初体验之:所得税会计其实并不难(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03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