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由文化旅游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主办的“回归——意大利回归中国遗失文物”展览今天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文化旅游部部长罗树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管强、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罗树刚在开幕式上说,文物归还是中国追回和归还流失文物时间最长的案件,也是近20年来中国归还流失文物最多的案件。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回归源于中国和意大利人民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坚定不移的热爱,得益于中意两国长期的双边机制建设,不仅谱写了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多彩篇章,也为两国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树立了里程碑。
2007年,意大利蒙扎保护文化遗产宪兵队在当地文物市场发现大量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次年,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接到意方通知,临时扣留这批文物艺术品。国家文物局在了解相关情况后,立即开始对文物出入境记录进行核查,并组织了文物鉴定研究。确定这些文物艺术品大部分出土于中国,所有权属于中国,没有一件获得合法出境许可。因此,根据相关国际公约,正式要求意方归还文物,并提供了详细的文物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
此后,该案进入了长达十年的复杂而曲折的司法审判过程。2018年11月,米兰法院作出了796件文物艺术品返还中国的终审判决,中国和意大利的文物主管部门立即开始对返还的文物进行确认和验收。2019年4月10日,这些在海外遗失多年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抵达北京,回归祖国怀抱。
据专家介绍,这796件中国文物主要是从我国甘肃、陕西、四川、山西、河南、江苏等地出土和流传下来的,跨越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其中,新石器时代彩陶丰富多样,装饰精美,为研究史前社会特征提供了直接的物质资料;大量汉代陶器,造型古朴浑厚,是汉代灿烂文明的缩影;唐代有代表性的骆驼俑、马俑和人物,承载着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经贸往来和民族融合的重要历史信息。此外,宋代的黑釉碗、碗,明代的青釉瓦房、青釉俑,清末民国的紫砂壶,都与宋、元、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据悉,中意两国将以文物归还为出发点,借助“一带一路”这一广阔平台,加强对话协商、政策协调和执法协助,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合作,共同用古老文明的深厚智慧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扩展阅读:
重现回家的路
在展厅里,除了文物展示,许多丢失的文物也在回家的路上重新出现。
2011年,美国将丢失的文物归还中国;
2013年,中国出资捐赠并归还圆明园第一只兔子;
2015年,中国促进了甘肃大堡子山遗址被盗金饰的捐赠和归还...
珍贵的文物一幕幕重现在展厅。
国家文物局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文物进出境检查监管制度的国家之一。早在1950年就设立了文物出入境检验机构,对文物实行严格的出境许可,有效遏制了晚清以来中国文物的严重流失。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物保护立法不断完善,执法日益严格。在保护文物安全和打击文物犯罪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执法合作、外交调解、司法诉讼和谈判等多种手段,从英国、美国、法国、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成功追回了5000多件中国流失文物。其中,圆明园丢失的鼠首、兔首等重要文物的追索和返还的做法等。,对历史上遗失文物归还原主的难题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和创新。
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展打击非法贩运文物、追回和返还流失文物的双边合作,先后与意大利、美国等21个国家签署了双边协议,在信息交流、人员培训、执法合作、文物返还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合作成果。2018年,中国国家文物局发布“外国被盗文物数据库”,公布了伊拉克、秘鲁等国6900多件被盗文物,防止外国被盗文物入境流通。
知识点链接在展览中,观众可以获得许多关于找回和归还丢失文物的“知识点”。
“1970年公约”教科文组织1970年通过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公约》是规范和平时期文物进出口和跨境流通的国际公约,缔约国最多,影响最广。意大利和中国分别于1978年和1989年加入该公约。
“1995年公约”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通过的《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是1970年公约的补充文件,为私法领域的文物追回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意大利是推动公约出台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中国于1997年加入公约。
意大利保护文化遗产宪兵意大利宪兵文化遗产保护指挥部成立于1969年5月,由意大利宪兵指挥部和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活动部双重领导。它负责保护考古遗址,打击盗窃和挖掘文物,并追回丢失的文物。这是世界上第一支也是最大的专职文物警察部队,总部设在罗马,在当地有15个分支机构,覆盖整个意大利。
联合国保护文化遗产之友小组2018年由意大利和塞浦路斯牵头的"联合国保护文化遗产之友小组"旨在通过成员国的共同努力,防止非法贩运文物,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和国际刑警组织担任小组观察员。
“敦煌宣言”2014年中国敦煌返还文化财产国际专家会议通过的《关于保护和返还非法出境被盗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是中国在文物追回和返还领域发起的第一份国际法律文件。旨在促进国际社会充分关注盗窃古遗址、古墓葬犯罪行为的严重危害,呼吁各国根据考古文物的独特属性识别被盗文物,为解决丢失文物的追回问题创造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
中国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由国家文物局和省人民政府共同设立的中国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以“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办公室”的名义,承担中国文物的进出境审核工作。目前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设有21个管理办公室,覆盖全国各大港口。10年来,21个管理处每年审计10多万件文物及复制品,为防止我国珍贵文物流失、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做出突出贡献。
1.《流失文物国博展出 事情的详情始末是怎么样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流失文物国博展出 事情的详情始末是怎么样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063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