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现代医学无法治愈,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终身服药。但在浙江台州,有网店声称有一种食品可以代替药物降低血糖。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展开调查。
检查人员以消费者的名义从网上商店购买了商店出售的所有可疑商品。从外观上可以看出,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联合生产的仁和益宝胶囊,表明其具有解毒、修复胰岛的作用;该产品名为胰岛素二号,在网上商店以最高价格销售,声称拥有美国技术支持,由美国军事医学院糖尿病研究中心监管,是仅在中国大陆销售的产品。此外,这些商品的包装盒上还印有国家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消费者也称之为“警察战术单位”。经检验人员核实,这些批准文号都是假的,包装箱上的工厂名称和地址不能对应。为了进一步分析和验证,检查员将货物送往专业检测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测和分析。
测试结果;大多数假冒保健品含有西药
沿着这个思路,检查人员制定了具体的检测方案,具体筛选了11种与糖尿病相对应的药物,发现这些保健食品都不同程度地含有西药成分。
在检测的19份样品中,发现14份样品含有西药,其中8份样品含有盐酸苯乙双胍,另外6份样品还含有格列本脲和盐酸二甲双胍。
据了解,盐酸苯乙双胍和格列本脲均为抑制中度2型糖尿病的处方药,具有一定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明确规定,健康食品不应作为食品添加;同时,保健食品的标签描述不应涉及疾病预防和治疗功能的表达。这些声称具有降血糖作用的保健食品,不仅被发现含有西药成分,还使用了“石国健字”的假保健食品号,是典型的假保健食品。因此,他们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行为被怀疑违法。
分层分布抓获了许多嫌疑人
检查人员确认存在违法行为后,立即询问网店经营者,店主提供的线索是供应商住在河南省。检查人员立即与当地公安部门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对河南省巩义市的供应商进行控制。
供应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采购了40万台
供应商周称,他不知道供应商的身份,双方通过微信联系发货。不到一年,他手里就积累了五个品种的商品,40多万元。浙江省台州市监察局电子数据法医鉴定中心经过连续监测,监测到最后一个家落在河南郑州。
全国批发商每月出售数十万件假冒保健品
办案人员联合当地公安部门采取封网行动,确认朱是周销售渠道所在地,是面向全国的批发商。她主要通过微信群销售,月平均出货量在20-30万左右。
通过送货卡车司机提供的线索,办案人员在河南省中牟县逮捕了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的所有者刘伟。在他的生产加工场所,你可以看到这里存放着大量包装好的胶囊盘和半成品原料粉,现场已经收集了大约70万个已经生产但尚未销售的保健食品胶囊。他给朱、送去了200多万件货物,累计销售额约20万元。
追查到西药原料其实来自正规药厂
据店主介绍,生产胶囊的主要原料西药粉是安徽亳州一个叫张兴林的人托运给他的。调查人员整理了张兴林的基本信息,发现此人有制造和销售假药的记录。
张兴林常去的五个地方是:实际居住地、户籍所在地、偏远郊区的农舍、寄售站和中药生产厂。他偶尔去中药厂买一些黄蛇皮袋包装的中药粉,偶尔送到寄售站。从托运单上看,他送的货物上有鱼食的标记。调查人员逮捕了在货运站托运药粉的张兴林。在办案人员带领张兴林辨认涉案现场的仓库里,可以看到一箱箱的西药格列本脲片还没有打开,角落里堆放着从中药厂送来的装有中药粉末的蛇皮袋,还有很多装着白色粉末的桶。在开箱处理点,西药空的瓶子满地都是,堆在房子的一个角落里。经检查员检查,在张兴林的加工点收集了多达32万瓶西药。
假冒保健食品加工场所极其肮脏
进入另一个加工点,眼前的肮脏景象让人无法想象这其实是一个加工保健食品原料的地方。满地堆积着一袋袋张兴林无法分辨的各种微粒。将收集在一起的西药颗粒在这样的机器上制成粉末,然后用这样的工具将粉末和各种其他粉末随机混合。粗混后可以装桶,成为成品粉卖给隔壁家,袋子装蛇皮袋。
张兴林供认,他卖的西药粉是以每公斤80元的价格卖给刘伟的。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卖给刘伟的粉和原料的销售额总计超过20万元。在张兴林的仓库里,办案人员查获了25箱未开封的格列本脲片剂。经查找这些药品的批号,并与厂家核实,确认均为正规药厂生产的正品西药。根据这条线索,调查人员逮捕了安徽省太和县一名不具备药品经营资格的供应商李盼盼。到目前为止,这起全国范围内生产销售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的案件已经彻底解决。
编造“国菜简子”号暴利
嫌疑人到案后,供认了犯罪事实。他们将含有药物成分的食品包装成保健食品,编造了一批“国家食品健康词”,并向外界出售。据朱介绍,他们的产品之所以卖得这么多,是因为用户一开始就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所以这些买家大多会再次回购。
格列本脲是一种专门用于抑制中度2型糖尿病的化学物质。这样的小药丸每瓶100粒,每粒才2.5毫克。说明书上说正常患者一天只能吃一片,症状轻微的患者一天只能吃半片。检查人员表示,通过假冒产品的整个生产加工过程,可以知道,消费者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这些保健食品的剂量不均匀,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高乳酸血症或乳酸酸中毒,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肝肾代谢功能障碍甚至猝死。
检查人员还说,这类保健食品几乎没有连续的品牌管理,基本上是一次印几百盒或者一两千盒,一个名称一个包装,用完之后换成其他名称和包装。甚至连生产地址和“石国建字”的序号都是随意打印的。
记者随机找了一家药店,在处方药区的柜台上发现了格列本脲片。一瓶100片装,零售价2.5元。张兴林按照批发价从李盼盼购买了盒装格列本脲片,可追溯药费已达30多万元。张兴林以每公斤80元的价格将这种西药粉末卖给了制造商刘伟。刘伟将西药原料混合搅拌,装入胶囊,装入各种品牌的包装盒中,制成降糖保健食品,以12.5元的价格出售给朱、、等人。他们在微信群中以30-35元的价格批发给周等代理商,周等代理商以45-50元的价格销售给张等经销商。当这些非法添加西药的有毒有害健康食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每盒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25元。
那些制造和销售有毒有害假冒保健食品的人为了逃避监管,会利用日益发达的网络降低各个环节的关联性,同时利用虚拟身份完成交易和转账,使得案件处理难度极大。为此,市场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制定了案件查处与执行相衔接的制度,追查每一条小线索的源头,进行查对。
在这起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降血糖保健食品的特大案件中,13名犯罪嫌疑人最终被抓获。通过这次打击,市场监管部门捣毁了10个生产、销售和储存窝点,查获10多万箱假冒保健食品,价值16亿元。
1.《国食健字保健品查询 央视曝光:有毒有害降糖类假保健品被轻易贴上“国食健字”编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国食健字保健品查询 央视曝光:有毒有害降糖类假保健品被轻易贴上“国食健字”编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07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