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社会科学学术界推的1946年的文章
引导阅读
论文发表等待时间的长短,即发表延迟,不仅与论文质量有关,还与投稿技巧有关。为了缩短出版时滞,提高论文就业率,不仅要了解拟投入的期刊及其对稿件的要求,还要遵守法律法规,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本文虽以大学教师为对象,但观点也适用于广大科研工作者,故在此转载。
第一,避免门不当户不对
这里有两个意思:
(一)避免论文水平与期刊等级不匹配
目前国内主流的分类方法是以影响因子作为首要参考标准,但是很多高校教师对影响因子不是很了解,所以并不掌握这种分类方法。另一种一般分类是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核心期刊通常在封面上都有“核心期刊”的字样,很多网上列出的都很好区分。另外,我国高校办的期刊也可以分为重点大学期刊、普通本科院校期刊和专科院校期刊。一般来说,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的难度依次降低。这是因为高校能为自己的期刊提供的平台在很多方面是不同的,核心期刊和重点高校学报的编辑部能收到比其他两类高校更多更好的稿件,所以同一稿件在不同高校学报的出版时滞很可能是不同的。因此,高校教师应权衡自己的论文水平,接受出版延迟等因素,将稿件投给同等水平的期刊。作者建议,为了尽快发表,增强写作信心,选择低水平考生为宜,尤其是对于首次投稿的高校教师。比如本来想投重点大学的期刊,可以投普通本科大学的期刊。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包括核心期刊在内的很多期刊在征文中明确指出,基金资助项目的稿件会优先发表。当然,并不是所有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都是好文章,但是从这些指南中的说明可以看出是否有基金项目的支持,文章的处理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作者要注意自己的文章是否有基金项目支持,是大学级还是省级还是国家级基金项目。如果是基金项目资助的,在投稿时注明,让他们的研究成果更受关注。当然也要注意期刊上近几年发表的论文。比如同样是核心期刊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近几年发表了约20%的基金项目论文(包括大学级基金项目),而广西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近几年发表了约98%的基金项目论文,这些基金项目都是省级以上基金项目。这两本期刊上有一篇没有基金项目或者只有大学水平基金项目的论文。
(二)避免专业不匹配
作者除了要注意论文质量符合期刊等级的情况外,还要考虑期刊发表的文章涵盖了哪些学科,文章中讨论的重点内容是否可以纳入期刊开设的栏目,使投稿具有针对性。特别是作者要注意自己投稿的期刊的特色栏目。
如《河池大学学报》2004年创刊的《科学与人文研究》、《粤西文人与文学研究》。因为每一种期刊都需要自己的专门栏目来发展自己的特色,而这种栏目往往是准备长期开放的,被当成拳头产品。编辑自然希望收到大量高质量的稿件,使栏目得以延续和唱响。特别是由于运行时间短,影响尚未建立,经常出现“稿荒”。所以,如果能把作者提交的论文归入期刊的特色栏目,尤其是新开的特色栏目,那就“门当户对”、“如鱼得水”了。
相反,如果在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范围在投稿前没有提前审核,发表文章的时滞就会延长。比如这本杂志曾经收到一篇题为《论公路绿化带的美化》的文章,由于目前没有合适的专栏,建议换一本杂志。再比如《广西工学院学报》侧重理工科的论文,如果抛出一些文献类的文章,就是专业不对口。
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期刊的编辑部往往不能及时通知作者稿件处理信息,因此文章的出版时间会拖得更长。
第二,避免一稿多投
每一个作者都希望自己的论文能早日发表,而那些等待文凭和职称的高校教师更是急于期待论文早日发表。为了赶着发论文,一些高校老师采取了不合适的做法——多投一稿。比如最近我们期刊编辑部收到两篇明显的论文,稿件不止一篇。一个是《笛卡尔科学方法论的探索》,同时发给六个学术编辑部。另一本是《中国公司重整法律制度的构建》,同时分发给21个编辑部。这些作者可能认为全面撒网总能捉到一条鱼,但他们不知道欲速则不达,使得文章的发表无望。因为这样做违反了我们的版权法。中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著作权人向期刊社投稿,自投稿之日起30日内未收到期刊社通知刊登的,可以将同一稿件再投稿,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这表明作者在得知论文将在某一期刊上发表或在法定或约定的期限内等待期刊编辑部的通知后,不能提交一篇以上的稿件。
同时,一篇稿件多次投稿,会消耗编辑部宝贵的人力物力,如果产生多篇稿件,会浪费更多的出版资源。由于人力不足,大部分高校学报的编辑部都会在征集稿件等文本中约定稿件的处理时间,一般比法定时间长。大多数大学期刊的约定时间是三个月。比如河池大学学报征集规则第八条:本刊处理稿件的期限为3个月,3个月内未收到征稿通知的可以自行办理。请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超过一份的稿件。再比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的征稿,上面写着:请勿投稿两篇。如果三个月内没有收到录用通知,请自行处理稿件。因此,一篇多篇稿件的论文是不会被高校学报编辑部接受的。
那么作者提交论文后除了焦急地等待,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其实也不完全是真的。作者在缩短等待论文发表的时滞方面还是有所作为的。比如论文提交后一周或两周,可以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咨询期刊编辑部,这样可以知道论文是否收到,其次还可以引起编辑对论文的关注,有时甚至可以直接得到是否录用的通知。这样作者就可以了解论文提交后的情况,不至于盲目等待,也可以安排下一步做什么。
第三,避免老话题,不充分的论点,错误的论点,泛泛而谈,没有新意
1.《学报论文格式 论文投稿六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学报论文格式 论文投稿六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21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