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塞尔:同卵双胞胎爬楼梯的实验

格塞尔的成熟权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成熟力量理论”,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并通过双胞胎爬梯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

受试者是一对同卵双胞胎A和B,他们只有46周大。格塞尔首先要求A每天爬10分钟梯子,B没有。6周后,A爬第5级梯子只需要26秒,B需要45秒,从第7周开始,格塞尔训练B爬楼梯两周,但B反而超过了A,只用10秒就爬了5级。在此基础上,格塞尔提出个体的发展是由成熟因素决定的。

本实验的结论支持个体身心发展动机内化的观点,认为人类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的机制决定的。

二、吉布森、沃克:视觉悬崖实验

视觉悬崖是一种平台式服装,可以产生深度错觉,用于评估婴儿的深度感知。

吉布森和沃克首创的视觉悬崖是最常用的测量婴儿距离(深度)感知的工具。

在实验服的中央,有一个可以容纳会爬的孩子的平台,平台的两侧覆盖着厚厚的玻璃。平台两侧厚厚的玻璃上覆盖着黑白格子织物,一边紧贴玻璃形成“浅滩”,另一边距离玻璃几英尺,造成纵深,形成“悬崖”。在实验过程中,宝宝的妈妈站在“深”和“浅”的两边迎接孩子,诱导他爬到妈妈身边。

吉布森和沃克测试了36名婴儿的视觉悬崖,他们可以从6.5个月爬到14个月。结果表明,当有足够的可视悬崖深度(约90厘米或以上)时,不到10%(3个婴儿)会爬过悬崖到达母亲身边,而27个婴儿会从中间爬上浅滩。当深边的正方形图案离玻璃板越来越近时,越来越多的婴儿爬上了深沙滩;视觉悬崖深度为26cm时,38%的婴儿爬过深滩;而在100万英镑时,这一比例仅为8%(主要针对较大的婴儿)。

沃克的研究发现,当视觉悬崖深度为26厘米时,68%的7-9个月婴儿爬上了深海滩,而只有3%的10-13个月婴儿爬上了深海滩。

结论如下:1 .婴儿很早就有深度知觉;2.婴儿的深度知觉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3.9个月前婴儿的深度知觉阈值为26cm。对婴儿视觉悬崖的研究还发现,婴儿有深度恐惧。

三、:量杯实验

卢钦斯的量杯实验(1942)是固定位置对迁移影响的典型例子。实验中要求不同体积的量杯(A、B、C)测量一定量的水(D)。(比如水约占刻度A的1/3,量杯B的水满,量杯C的水约占1/5。有n组不同水量的量杯用于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一开始做一个练习,然后按要求解决其他几个问题。实验组全部做了题,对照组只做了7 ~ 11题。

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受试者由于先做了一些练习,直接将三杯法转移到后期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使得后期的问题解决更快更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说,刻板印象是迁移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因素。但这种刻板印象阻碍和限制了其他更简单的解决问题方法(即D=A-C或D=A+C)的出现,使思维僵化、墨守成规,难以灵活运用其他有效经验解决问题。这种刻板印象阻碍了其他方法解决当前问题的迁移,所以是负迁移。实验还发现,对照组所有被试都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这个实验可以用来解释固定、迁移、功能性固定和保守的概念。不同的分支对此有不同的解释。

附上练习:

卢的量杯实验表明,该套具有()。

A.积极促进

B.消极阻碍

C.它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D.没有影响

答案应该是c。

4.皮亚杰:三山实验、钟摆实验、双层故事法测量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

(1)三山实验

三山实验是心理学家皮亚杰做的著名实验。实验材料是一个假山模型,有三种不同的高度、大小和颜色。在实验中,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三座山,然后要求他们面对模型坐着,在山的另一边放一个洋娃娃。要求他们从四张照片中指出娃娃看到的“山”是哪一座。原来小孩子是完成不了这个任务的。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描述“三山”的形状。皮亚杰用这个来证明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

(2)摆实验

皮亚杰和英国盖尔德特(1958年,埃尔德&皮亚杰)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考察儿童在具体操作阶段和正式操作阶段的归纳推理能力。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关于摆问题的实验。

在摆问题的实验中,实验者向受试者呈现一个摆状的装置:不同长度的绳子固定在一根横梁上,绳子的两端可以绑上不同重量的重物(见下图)。实验者向受试者演示如何摆动摆锤(拉紧系有重物的摆锤绳,将其举到一定高度,然后放下)。课题的任务是通过考察与摆摆有关的四个因素(重物的重量、被吊摆绳的高度、推摆绳的力、摆绳的长度)来确定哪个因素决定摆摆速度(每个因素有不同的层次:例如,摆绳长度有三个层次,重物有四个层次等。).受试者有足够的时间来测试上述因素。正确答案是摆绳的长度决定了摆的摆动速度,摆绳越短,摆动速度越快。

解决这个问题的正确方法是:(1)先提出假设(无论假设是什么,只要能检验并产生不矛盾的结果);(2)系统检验假设。

第一步,孩子在具体操作阶段和正式操作阶段的反应没有区别,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提出一些假设。但是在第二步,这两个阶段的孩子的做法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步(检验假设)的重点是,在检验过程中,在改变某一特定因素的同时,其他因素必须保持不变。其中每个因素只有两个层次:(1)摆绳:长、短;(2)重量:轻、重;(3)挥杆高度:高、低;(4)推力:有大有小。

在假设检验过程中,处于特定操作阶段的孩子容易犯的错误是,在检验某个因素的同时,无法控制其他相关因素。比如秋千绳短,重量大,秋千速度快。所以错误地认为挥杆速度是由挥杆长度和被绑重物的重量决定的。青少年只有在正式操作阶段,才能像科学家一样检验假设,最终得到关于问题唯一可能的、严格逻辑的解释。

(三)双重故事法

这是皮亚杰用来研究道德判断的方法。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受试者提出道德问题,然后向儿童提问。利用这个难题,我们可以确定孩子是根据物体受损的结果还是根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因为皮亚杰每次都是用成对的故事来测试孩子,所以这种方法叫做双重故事法。

(1)当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里时,他的家人叫他吃饭,他走进了餐厅。但门后是一把椅子,托盘上放着15个杯子。约翰不知道门后有这些东西。他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托盘,以致15个杯子都碎了。

(2)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名叫亨利。一天,他妈妈出去了,他想从橱柜里拿出一些果酱。他爬上一把椅子,伸手去拿。因为果酱的地方太高了,他的胳膊够不着。当他试图得到果酱时,他打翻了一个杯子,杯子掉了下来,摔碎了。

皮亚杰对每个双重故事问了两个问题:1。这两个孩子有同样的负罪感吗?2.两个孩子哪个更差?为什么?

皮亚杰通过被试的反应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从早期注重行为结果的评价发展到注重行为的动机,道德认知水平从“他律”发展到“自律”。

5.巴普洛夫:狗鸣实验

Prov在研究狗的进食行为时发现,狗进食时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不学无术的自然生理反应。这种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射,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是食物,称为无条件刺激。如果狗狗每次吃东西都会响,过一段时间狗狗只要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是一种中性刺激。铃声与无条件刺激相连,成为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后来被称为“经典条件反射”。

不及物动词桑代克:猫笼打开实验

把饥饿的猫放在笼子里,在笼子外面放一条鱼。饥饿的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外的鱼,但为了打开笼门,饥饿的猫必须同时完成三个独立的动作。首先,抬起两个插销,然后按下一个铰接的台板,最后将板条移动到门口的垂直位置。据观察,当猫第一次被放入神秘盒子时,它拼命挣扎,或者被咬或被抓,试图从神秘盒子中逃脱。最后他不小心踩了踏板,从箱子里逃出来,吃了饭。在这些努力和尝试中,它可能会意外地抓住门闩或踩到床板或碰到水平杆,导致门打开。经过多次实验,饿猫的无效动作变得越来越少,最后会立刻触碰器官正确开门。桑代克记下猫从拼图盒中逃出的时间后,又把猫放回拼图盒中,准备下一次尝试。猫还是会经历抓挠和撕咬的过程,但是需要的时间可能会少一些。经过这么多次连续的尝试,猫逃出神秘盒子所需的时间越来越少,无效动作也逐渐被淘汰,以至于最后猫一进入神秘盒子,就一踩油门,跑出神秘盒子去拿食物。根据实验,我们可以画出猫的学习曲线。桑代克把猫在笼子里尝试和消除错误,最后学会开门吃饭的过程称为“尝试学习错误”,提出了学习中的“尝试-错误”理论。

7.斯金纳:白鼠实验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动物实验仪器上进行的,即著名的斯金纳盒。在盒子里放一只白老鼠或鸽子,并设置一个杠杆或钥匙。盒子的结构尽可能排除一切外界刺激。动物可以在盒子里自由活动。当它按下杠杆或啄时,一团食物会掉进盒子下面的托盘里,动物们就可以吃食物了。

8.班杜拉:波波娃娃实验

班杜拉认为,孩子的攻击性不一定要亲自奖励或惩罚。孩子可以通过观察别人在从事这种行为后得到奖励或惩罚来学习这种行为。在研究中,班杜拉带孩子们去一个房间完成一个艺术项目。在同一个房间的另一端,一个成年人正在静静地玩一些小叮当玩具,旁边有一把大木叉和一个假人。将儿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儿童看到成人用大木杵喊叫、打假人,对照组儿童看到成人安静地玩玩具。孩子们看了大约十分钟后,被带到另一个房间,里面有孩子们喜欢的各种玩具,并告诉他们这些玩具是给别人玩的,从而引起了他们的沮丧。然后他们把孩子们带到第三个房间,那里有一些玩具,包括波波娃娃。不出所料,实验组的孩子比对照组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

实验前,班杜拉对儿童的攻击性进行了评估,各组儿童的攻击性平均大致相等。

九、科勒:黑猩猩采摘香蕉实验;小鸡啄米实验

(一)黑猩猩摘香蕉实验

在单箱的情况下,香蕉挂在黑猩猩笼子的天花板上,这样它就够不着了。但是笼子里有一个盒子。饥饿的黑猩猩认识到盒子和香蕉的关系后,把盒子移近香蕉,爬上盒子,摘下香蕉。在更复杂的叠案情况下,黑猩猩在掌握了案件之间的重叠和稳定关系后,解决了这个复杂的问题。

研究结论:人类和猿类的学习不是对个体的刺激做出反应,而是通过了解一定情境下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格式塔”,是一种顿悟形式的智力行为。

(2)鸡啄米实验

科勒让鸡在两张不同的灰色纸下面寻找食物。通过条件反射学习,鸡学会了食物奖励只能在深灰色的纸上获得。然后改变实验情况,保留原来的深灰色纸张,用黑色纸张代替浅灰色纸张。现在的问题是:如果鸡还在深灰色的纸下面找食物,可以证明迁徙是由于同样的因素;如果鸡在两张纸中较暗的一张(即黑纸)下寻找食物,则证明迁移是对关系的反应。实验表明,鸡对新刺激(黑纸)的反应为70%,对原正刺激(深灰色纸)的反应为30%;孩子们在做同样的实验时,总是对黑纸的刺激做出反应。

本实验证明,学习的迁移不在于环境刺激的相同要素,而在于环境刺激要素之间的整体关系,这也是顿悟的结果。

X.罗森塔尔实验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来到一所小学,说他们将进行七项实验。他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选了三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试”。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语气给校长和相关老师一份“最有希望的人”的名单,并告诉他们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事实上,罗森塔尔说了一个“权威的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机选择的。八个月后,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对那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重新检查,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所有学生成绩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他们活泼开朗,自信心强,好奇心强,更愿意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谎言”起了作用。这个谎言暗示了老师,影响了老师对名单上学生能力的评价。老师通过自己的情绪、语言和行为把这种心理活动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进步。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由于他人(尤其是像老师、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喜爱,导致人的行为发生符合期望的变化。

1.《钦 老师必过的《心理学》十大实验,你都会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钦 老师必过的《心理学》十大实验,你都会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243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