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界面新闻
记者:庄健
“资本主义企业靠不住,两天就跑了。”当一家人得知黄崇杰打算搬到丹麦水泵公司时,异口同声地表示反对。
那是1995年9月,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很快就打开了。三年前,摩托罗拉刚刚在中国成立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作为黄崇杰未来的主人,丹麦水泵公司Granfu也于1994年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为在中国设立分公司做准备。
黄崇杰大学刚毕业一年,在上海某国企市场部工作。她家认为放弃一家国企的铁饭碗,转到一家鲜为人知的外资企业,风险太大。他们不知道的是,格兰福已经是全球水泵行业最大的公司之一。1944年,创始人保罗·托查·詹森(paulo tocha Jensen)设计了该公司的第一台水泵,创造了这家丹麦家族企业。
黄莉可崇杰的家人,对风险的恐惧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举行的格兰富董事会会议上,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公司是否应该进入中国市场。参加会议的大多数董事不赞成这个想法,因为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制度,认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或多或少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国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但此时正处于是否继续这一变革的摇摆过程中。直到1992年春,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才彻底打消了人们的疑虑。他强调,改革开放要大胆一些,看到了就大胆尝试,大胆冒险。
在格拉夫召开的董事会上,公司第二代掌门人、创始人叶森之子尼尔森·杜·詹森(Niels Due Jensen)也向公众进行了宣传。他告诉与会者,“我决定现在进入中国市场,越快越好。”
因此,格兰福很快在上海设立了办事处,并试图向中国市场销售进口泵。今年中国GDP不足5万亿,经济增长奇迹正在慢慢展现。
陈金龙成为格兰富中国的第一任总经理。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项任务是招募本地人才,并利用他们来推广公司的品牌,建立销售网络。在中国卖泵,格兰福必须有懂中文的员工。
黄崇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接受采访的。陈金龙告诉她,作为第一批员工加入格兰富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你将体验到与你目前工作完全不同的东西。"新加坡人的话感染了黄崇洁,家人的反对最终没能改变她的决定。
格兰福的上海办公室位于徐汇区草溪大厦一个100多平米的办公室内。1995年12月1日,黄崇杰正式来到这里报到。当时她只有十几个同事。
上班第一天,黄崇杰就拿到了一个4-5厘米厚的产品样品蓝色封面。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弄清楚新老板卖什么产品,把这方面的知识传授给公司新招聘的代理商和客户。在此之前,她主修电气工程,对水泵一无所知。
1995年,格兰富在中国市场的营业额只有100万到200万美元,而小循环泵贡献了大部分收入,是格兰富在欧洲最畅销的产品。与中国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相比,这种进口水泵采用水冷技术,噪音较小,但也有明显的缺点:价格高。
泵● IT
1.《丹麦格兰富循环泵 一家外资水泵公司在中国的掘金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丹麦格兰富循环泵 一家外资水泵公司在中国的掘金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24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