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和清明节、中秋节、春节一样,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还记得汪曾祺先生写的那篇《端午咸鸭蛋》吗?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在温州流传已久。除了文中提到的“鸭蛋络”、“喝雄黄酒”,温州还有哪些风俗?让我们看看!
在过去,一首“五重歌谣”在温州民间很流行
吃五斤的粽子,掰开送远。
吃雄黄酒,毒蛇游得远。
浓汤五草汤,洗尽伤痕。
五斤吃麦让你学单词很快。
吃五个鸡蛋,做工人的鸡蛋。
吃大蒜当高官学习。
吃沉重的午餐饺子
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突出节日习俗。温州有民间说法:“吃端午水饺,要慢慢穿棉衣送”“不吃端午水饺,看得出粽子是一种好吃又节令的东西。大家都很重视,或者有家人临时外出的会留一些给他。
在当地习俗中,一般有四十个饺子捆在一起,其中一个叫“宗娘”;还有一种很小的叫“儿童饺子”;俗称“庚欣宗”。温州粽子有很多做法,包括纯糯米包的粽子;有豆饺加豇豆或红豆加糯米;有的农民专门在纯糯米中嵌入少量红枣、金丝蜜枣或莲子,以增加风味。竹叶是竹子的叶子,用竹叶包裹的粽子又香又好吃。
除了这些常见的蝎子,泰顺一带还有包裹在竹笋里的虎皮,又称豹纹;晚稻做的晚粽子,因为“晚稻”和“猫”的方言很像,有可爱的小名“猫粽子”;在乐清市北部的雁荡镇和大井镇,糯米里还加了红薯,叫红薯饺子。
在我的记忆里,大人总是用灰汤煮粽子。所谓灰汤,就是把稻秆烧成灰,然后加水沉淀灰,再用来煮粽子。因为灰汤是碱水,粽子是糯米做的,所以灰汤粽子比普通粽子吃起来更香、更糯、更软、更滑。
这里有一个做粽子的小教程。学会快速做粽子。
龙舟比赛
龙舟赛是一项集文化、体育和娱乐于一体的群众性体育运动。这项运动在我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地域特色。温州赛龙舟起源于越王勾践,起源于古代越国的龙图腾崇拜。南宋时期温州赛龙舟的盛行可以由此看出。明清时期更加流行,后来逐渐演变成纪念屈原的活动。
端午节期间,温州各地都有龙舟比赛,俗称“划龙舟”。时间一般从5月1日左右开始,到5月10日左右结束。每个乡镇都有固定颜色的龙舟和旗帜,如绿、黄、白、红。船上,鼓在中间,两边划船的人要听鼓;两端以桨为舵,以此修正方向。两条船比拼,水乘浪飞,争夺冠军,俗称“龙舟”。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即将到来。比赛安排在14、15、18天。为了不影响学生考试,比赛将在16日和17日暂停。
大蒜煮滚煎饼
在温州,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有吃煎饼和大蒜的习俗。煎饼是把面粉拌成糊状,用手拿起面糊,在热铁板上绕着摊,把炒好的肉丝、豆芽、蘑菇、鸡蛋等菜扒掉外皮后摊在一起,卷成圆筒状,一口一口香咬下去。大蒜味辛辣,能开胃健脾,消食化积,祛邪散寒,理气消瘟,消痈消肿。端午节时,提前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一起煮到大蒜软烂,供家人早餐食用。
玩“砸蛋”
端午节吃鸡蛋和吃粽子一样重要,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打鸡蛋”成了孩子们的“必备品”。父母会给孩子准备五颜六色的蛋包,把鸡蛋放在蛋包里,挂在孩子的脖子上,也是“好运”、“吉祥安康”的意思。端午节的时候,可以拿出蛋包来吹嘘妈妈或者姐姐的本事。
然后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打蛋”游戏。不过要说这个游戏,有很多诀窍比如如何持卵提高胜率。让我们利用这个节日向长辈征求意见。
点雄黄酒忌毒
雄黄有杀虫、蛇毒、烘干、取暖的作用,因为农历端午临近夏至,温州气候潮湿,所以人们在酒里放一点雄黄,或者把雄黄和菖蒲混合,老人总是把雄黄酒放在孩子的额头、手掌、肚脐眼上,据说是杀菌的;并且会在家里阴暗潮湿的角落撒一些雄黄,防止“五毒”滋生。但是不要喝。
挂溥挂艾
端午节,家家取菖蒲、艾叶,做成蒲简、艾旗,挂在门上。明朝弘治温州府志也说:“置菖蒲艾草于户,饮菖蒲酒,是日。”在过去,城市地区的每个家庭都在自己的门上、床头和窗户上悬挂菖蒲和艾叶。根据古代习俗,艾蒿和菖蒲经常同时使用,被称为“艾奇和蒲建”。在温州双屿,端午节的时候,农民们喜欢用写着“白”字的又硬又小的白纸,贴在中殿两侧的木板上,以及厨房和饭堂的墙上。俗话说:“白字倒了,苍蝇就不抱了。”意思是端午节把“白”字倒挂可以避开夏天的苍蝇。
中午吃茶
在端午节的中午,由陈皮、柴胡、藿香和赵廉制成的中药被称为“午茶”,它具有温和的性质,是治疗暑热的有效药物。在瑞安、平阳等地,采取中草药、盐、茶等制作。炒盐叫“中盐”,茶则叫“天中茶”,也叫“中盐茶”。遇到风吃各种病的时候,可以化食祛风,非常有效。
更多习俗
除了这些熟悉的习俗,温州还有很多你可能没听说过的习俗。
1、划台亭
温州泰格,又名水上泰格和温州蔡芳,是温州传统历史上独特的观赏龙舟,也是中国民俗文化之一。所谓台阁,即在龙舟基础上建造的亭台楼阁,一般有三层,亭台楼阁高耸,用木建造,故名。台湾馆有戏服和摇摆乐队。每次端午节来临时,新装修的台湾馆都在河上缓缓行进。《温州支竹词》记载:“下午在江城比试时,画亭迷离;良久,忽动荡影,龙女升空为水戏。”
2.草药浴
温州市有端午吃百药冲澡杀毒的习俗。草头汤实际上是由艾草、菖蒲、金银花等一些挥发性中草药混合而成,俗称“草头汤”。这种习俗在六七十年代的城市地区依然存在,孩子们中午洗澡换衣服。据说端午洗可以消毒祛秽,使人不感染痢疾。明朝的《齐海索坦》也载:“煎药为汤,老幼沐浴。”
3.燃烧香烟
端午那天中午,屋子里烧着苍术、白芷、茴香等药,毒气熏散了屋内外潮湿的地方和角落。然后用雄黄烧酒,到处喷,避开毒蛇蝎子。在乐清,被称为“喷地”。农村还在屋檐下,蜘蛛出没的地方,点燃稻草,烟熏,也是排毒,辟邪。在苍南,中午在床下熏山柰、甘粉等中药,驱除跳蚤、虱子。
4.佩戴香囊
用彩色布头缝成小包,有的用纸板包裹成型,再用彩色丝线仔细包裹。含有苍术、佩兰、香附、细辛、白芷等药物。简单的换成樟脑丸,端午节的时候挂在床头或者孩子脖子上。旧社会,妇女在端午节附近用彩色布头缝制小袋,或用纸板包裹形成,然后用彩色丝线包裹,随身携带。传说他们是为了辟邪驱邪。
5.这是一种长寿射线
“长命缕”又称“延寿线”、“五色线”。明朝弘治温州府志曰:“少男五色系臂,名寿射线。”。它的起源很古老。一开始是为了躲避鬼兵之灾。后来,它被赋予了生命延续和幸福的意义。使用规则包括捆绑手臂和挂在传送门上。唐朝皇帝李隆基曾在《端午宴群臣探神言》一诗中写道:“穴位枕头通灵气,细丝续命”。
6.老虎饰品
端午节也有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的习俗。虎头帽用红黄布做成箍形,帽子正面用彩色的线缝成虎面形。五毒虫,俗称“五毒”,外围绣有彩线。人们把“五毒”缝在老虎的头帽上,意在与老虎一起减毒,以防止五毒的入侵。
7.玩端午节
端午节时,温州人有喝下午水的习俗。他们在清晨或中午从河流和井里取水。据说水多年不烂,可以明目,药用。《张日记》曾说:“这是端午节。晚上三个小时后,我和妻子早早起床。我去厨房的时候,叫员工翻山越岭,背山越江,俗称‘午后重水’。
8.端午节在五月四日
温州大部分地区在五月五日庆祝端午节,文成南部的黄坛、西坑等地在五月四日庆祝端午节。根据民间旅游习俗,任何人想在几个重要的传统节日附近旅游,通常在旅游前都会经过这个节日。根据刘在南田的陈述,因进京被捕的那一天恰好是五月四日,当时他正与前来送行的家人和老乡告别。据说村民们在路上给刘晶送饺子来充饥。
9.《看节日》
端午节,在温州,要把粽子、鱼等物品送到丈夫和祖母家,这叫“送节”,也叫“希望节”,意思是探亲。如果是婚后第一个端午节,就叫“望头年”,也叫“送新庚”。有多达80个饺子,100多公斤的肉,一对其他的鱼,鸡鸭,和水果诱饵,枣,栗子,荔枝,龙眼等。张一家的回归,意味着新人夏天穿几套衣服,还一部分儿孙,也就是祝福女儿多儿孙。
来源:温州旅游微信
1.《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 “粽”情端午佳节!温州有哪些老习俗?一文览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 “粽”情端午佳节!温州有哪些老习俗?一文览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341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