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要知道,要知道
21、马克思主义“五观”:
民族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22、四全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3、四个自信: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4、四大:
进行伟大的斗争,建设伟大的工程,推进伟大的事业,实现伟大的梦想。
25.五个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6、四种意识:
民族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和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
27、三不要忘记:
永远不要忘记党的善良,祖国的温暖,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历程。
28、党和国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基础是: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布局是五体,总的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0.中国的三种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五个主体”的总体布局: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32、《中国梦》的精髓: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33.中国共产党人的最初意图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4.“两百年”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5、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社会矛盾:
人们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
36.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民生问题如下:
儿童接受教育,接受教育,获得报酬,接受疾病治疗,为老年人提供帮助,为弱者提供生活和支持。
37、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38、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爱国、团结、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
39、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0、国家工作的根本任务:
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
41、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1)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适应全国发展。
(2)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促进各民族全面进步。
(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活力。
(4)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要建立和完善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相匹配的法律体系和监督机制,使自治法发挥更好的作用。
(五)进一步加强各民族大团结,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要高度警惕,坚决抵制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犯罪活动。
42、在国家工作中,党和国家强调了“五个维护”:
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43、现阶段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44.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45、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前提:
团结稳定
46、什么是民族:
民族是指历史上人们用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质在共同的文化中表现出来而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
47、什么是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不仅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还包括民族、民族和阶级、国家之间的关系等等。民族问题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五个基本特征:长期性、重要性、复杂性、国际性和敏感性。
48.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实行自治,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是民族区域自治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9.什么是城市民族工作?
指以城市少数民族为主要对象的民族工作和与城市职能相关的民族工作
1.《民族团结的基本含义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应知应会知识(五)》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民族团结的基本含义 民族团结┊民族团结应知应会知识(五)》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51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