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翰林在画室里雕刻。
饭后,何翰林来到位于汕头老城区的木雕艺术工作室,仔细研究着未完成的作品《蟹篓》,掏出雕刻刀忙活起来。“本尼迪克特......”木槌打在切肉刀上,木屑掉落,每一只木蟹都在他精心的雕刻下逐渐显现。贺涵琳在专注的表情下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何翰林是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他已经和木材打交道40多年了。《老冷三友》《百鸟》《半边花篮》《百鸟朝凤》等名作均出自他手,部分作品被国家和省级博物馆收藏,其中《百鸟朝凤》还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虽然他的木雕作品被收藏并获得了许多奖项,但何翰林仍然每天沉浸在木头的世界里。“虽然有些成品出来就满意了,但过一段时间还是觉得不完美,还有改进的空间。”总之,它显示了特区人民谦虚、务实、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正是因为如此,何翰林才能始终致力于精品,让生活更加美好。
童年依恋
从暴露在自己眼前。
何翰林在老城区长大。他小时候经常看见父亲何长青带着一袋雕刻工具出去打工。回来的时候总会给他带几个木制玩具回来,所以他翰林对“木头”有浓厚的兴趣。1976年,何翰林17岁,开始随父亲学习木雕技艺,从最基础的削尖开始练习基本功。
“要学这门手艺,首先要学会磨刀。我练了很久就是磨刀。还好爸爸经常教我。后来逐渐掌握了构图、布局、刀法、切胚、精刻等技巧。”何翰林说。
1983年,父亲退休后,何翰林进入木雕厂,主要创作木雕样品。凭借扎实的雕刻技艺和开拓精神,何翰林的样品深受好评。花鸟木雕是他的创作。由于增加了台灯照明功能,实用性和工艺性相结合,这个样品在广交会展出后非常受欢迎。何翰林乐得守口如瓶,开始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不久后,他成为木雕厂唯一的样品设计师。
“当时汕头经济特区成立时,潮汕木雕供不应求。木雕厂的订单大部分来自广交会,很多木雕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回忆那个时代,何翰林显然还是很激动的。
他坦言,在汕头经济特区成立之初,他和其他人一样对特区的未来充满期待,认为特区未来的政策一旦惠及潮汕木雕行业,不仅会提高木雕工匠的待遇,潮汕木雕也可以借着东风走出潮汕,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坚持艺术
无论你的生活多么贫穷,你都不会放下你的雕刻刀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木雕行业在90年代初开始遭遇“寒冬”。当时汕头木雕厂因订单锐减被迫解散,很多木雕工匠转行。在时代的大潮下,何翰林不得不暂时转行从事其他工作。他开了一家日杂店等小生意,但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意愿:不能丢掉原来的工作。
1995年,何翰林果断尝试创办自己的木雕工作室,走上了自主创作的道路。他回忆说,当时他长期生活贫困,收入微薄,有时甚至难以为继。然而,不管他有多苦多累,他都没有放下他的雕刻刀。他每次下命令都欣喜若狂。他雕刻了一件作品,一件一件地卖掉,勉强维持着家庭生计。
“学习木雕技艺,一定要放弃,还要安静,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出名。”现在回顾独立创作的岁月,何翰林尽管穷困潦倒,但依然是少数珍宝。当时工作室在大学路,平时人流量小。此外,美丽的室外风景和良好的环境给了何翰林很大的创作灵感,他的工艺也在这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2007年,由于种种原因,何翰林搬离了大学路,在老城区的共和路买了一家店铺作为新的工作室。老城区浓厚的生活氛围给了他新的创作灵感。新的创意故事也在这里展开。
孜孜不倦地寻求改进
创作需要三年时间,这是“惯例”
占地50多平方米,数百件雕刻工具,花鸟动物的木雕作品栩栩如生……这是何翰林在老城区的木雕艺术工作室。他在这里已经13年了。他从不工作到深夜,以免干扰其他邻居。10年来,这里诞生了一块木雕,它有着独特的人情味和比以前更加细腻温柔的刀法。
采访中,何翰林饶有兴趣地向记者介绍了创作木雕的过程和关键步骤:“设计画图、切胚塑形、观察加工三个过程紧密相连,切不可马虎。图纸设计注重前后层次和整体轮廓构图设计。要体现潮州木雕空雕刻的独特技艺,设计基础必须扎实。”
他和木头打交道40多年,刻了多少作品都数不清,但他却被一座名为“腾飞”的奔腾木马木雕深深折服。他花了三年时间完成这项工作。
"作为一个纯粹的工匠,花三年时间完成一件作品是很正常的."何翰林说,“起飞”是由三块巨大的木头组成,长6米。雕塑上有几十匹不同形状的马,还有松果、柳枝、竹叶、玫瑰、凤尾竹等植被。雕刻马的表情和植被的质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除了《腾飞》,荣获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的木雕作品《百鸟朝凤》,也持续了3年。原来他前后创作了三个版本,每个版本都不一样,创作第三个版本的时候他很满意。他在这部作品的构图布局、鸟的神形、花的姿态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比如在精雕方面,他大胆地融合了圆雕、浮雕、沉雕等技法,层层展现雕刻空的效果,相互对比,相互辉映。
像这样大胆创新的例子数不胜数,最终奠定了他在潮汕木雕行业的地位。能够承受孤独和繁荣,就像他谦虚务实的生活态度和探索、创新、开放和拥抱的精神一样,陪伴特区人民走到今天。
■对话
坚持初心,在时代的大潮中继续前行
南方日报:潮汕木雕为什么能在广交会占有一席之地,能走出国门?
何翰林:潮汕木雕是中国著名的传统民间木雕流派之一。主要题材有《三国演义》、《水浒传》、《二十四孝》等情节和一些民间故事。作品往往令人眼花缭乱,雕刻精美,蕴含着艺术和匠心。2006年,它们被正式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南亚华侨众多,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促使潮汕木雕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脱胎换骨,以最好的姿态展现给海内外大众。
南方日报:回顾80年代,你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何翰林:那时候我和爸爸在汕头木雕厂住了好几年。每天晚饭后,父亲和其他老艺术家坐在工厂门口乘凉,聊着“谁的手艺最好”、“如何做出精湛的手艺”,让我受益匪浅。我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老一辈木雕工匠的认真和执着,以及他们对艺术的追求,这已经成为我坚持自己的初衷,继承自己手艺至今的精神动力。
文字/图片:南方日报记者张伟珍
1.《玲珑玫瑰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何汉林:精雕细琢 让精品更精 让人生更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玲珑玫瑰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何汉林:精雕细琢 让精品更精 让人生更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521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