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可以将全部或者部分合同权利转让给第三人。所谓合同权利转让,又称债权转让,是合同债权人通过协议将全部或部分合同权利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债务转移必须以合同的形式进行,由债务人、第三人和承办人共同或者单独达成债务转移协议。那么债权转让协议什么时候生效呢?四川明巨律师事务所郭帅律师分析。
债权转让协议什么时候生效?
1、债权转让协议的内部效力
债权转让协议是债权人与第三人签订的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表明了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成立并生效,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2.债权转让协议的外部效力
为了使债权转让协议对债务人生效,需要及时将债权转让协议告知债务人。否则,债权转让协议对债务人不产生效力,债务人向原债权人履行债务的,仍然有效。
债权转让的前提是什么
1、必须有有效的债权,债权转让不改变债权内容。
债权的有效存在是债权转让的基本前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下列三种债权不得转让: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给合同债权
包括:基于个人信托关系的债权。如因雇佣、委托、租赁等合同产生的债权;专为特定债权人利益而存在的债权。比如合同主张给特定的人教授外语;债权人的不作为权。比如竞业禁止协议;属于从属权利的债权。比如债权不能单独转让。但是,如果从属权利与主要权利分开存在,则可以转让。例如,已经产生的利息债权可以与本金债权分开,单独转移。
(二)当事人约定不能转让的债权
在合同中,当事人可以明确约定禁止对方转让债权。与其他条款一样,本协议作为合同的内容,当然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这种债权是不可转让的。
(三)依法不能转让的债权
合同法没有规定禁止转让何种债权。因此,依法不能转让的债权,是指合同法以外的法律中关于禁止转让债权的规定。
2.转让方和受让方必须就债权转让达成协议,不得违反法律的有关规定。
3.债权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条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转让对债务人没有任何影响。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转让通知是债权转让的必要条件。因为没有通知,原始合同的另一方不能知道转让人转让了合同权利和义务。转让通知应当送达对方。
郭帅律师补充道:
债权如何转让
债权转让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签署协议。债权人与受让人协商一致后,形成债权转让协议。
2.通知债务人。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转让对债务无效。
3、债权的转让必须符合一定的程序。根据《合同法》第八十七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按照规定办理。”《民法通则》第九十一条规定:“债权转让是依法应当由国家批准的合同的,必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法律规定,债权转让必须经过审批和登记程序。不履行相应手续的,债权转让无效。
1.《债权转让协议 债权转让协议什么时候生效?如何进行债权转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债权转让协议 债权转让协议什么时候生效?如何进行债权转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545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