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华西杜诗报
转自:中国翻译研究所
汉语诗歌是汉语美的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具有文字美、旋律美、意境美。如何把信、达、雅结合起来,是每一个译者努力的命题。马悦然先生生于1924年,著名汉学家,在欧洲和澳洲多所大学教授中文和文学翻译四十余年。在多年的翻译过程中,马悦然积累了丰富的汉诗翻译经验。
四声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就连堪称学术领袖的马悦然也承认,中国诗歌的翻译存在着固有的困难。“翻译再熟练,也翻译不出绝句、韵文等外语”。这是基于中国诗歌的固有特点。汉字四声在中国古典绝句和律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在外国语言中没有四声,所以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平仄在翻译成外国语言后不能自然表达。
度量二元性很难比较
具体来说,古汉语是单音节语言。因此,每行都有一定的停顿空间。比如五字绝句,每行第二个音节后停顿;七言绝句,每行两个停顿。第二个音节后有短停顿,第四个音节后有长停顿。当然,同样的现象是无法翻译的。所以,“常规诗中非常优美的双句,不容易翻译成外语。”
杜甫
马悦然举了一个更贴切的例子,“杜甫的‘蝉声,古寺堆积,鸟影,渡寒塘’只能翻译成‘阿契卡达声集古寺,鸟影渡寒塘’。这个翻译当然是对不起杜甫的原文。在马悦然看来,“文字和散曲更容易翻译成外语。“虽然我们无法通过比较来翻译,但长短句的节奏更容易模仿。”
巧译长短句古诗
虽然译者在将中国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翻译成外语时很难反映原文的结构和节奏,但英国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亚瑟·韦利(arthur waley)使用了托马斯·艾略特(thomas eliot)和庞特(Ponte)都欣赏的节奏。在这种形式中,翻译的文本将每个汉语音节与一个重音节相匹配。翻译时音节之间会有一个或几个读起来很轻的音节。因此,翻译出来的句子往往比原文长得多。我们可以翻译成“作为一个非常年轻的男孩,我离开了我的家,作为一个非常老的男人,我回来了”。虽然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严格对抗,但它用一个共同的真理表达了中国古典诗歌在英语语境中的美。
1.《马跃然 马悦然:如何翻译杜甫诗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马跃然 马悦然:如何翻译杜甫诗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581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