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17届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110多名一线大学语文教师齐聚一堂,畅谈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语文教育、新媒体时代的母语读写、大学语文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教材教法等诸多热点话题。
在会议现场,由徐中玉、齐森华、谭帆主编的新《大学语文(第11版)》正式推出,这是新修订的传统经典教材的首次亮相和新的开始。
大学语文(第11版)
徐中玉、齐森华、谭帆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1月
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徐中玉和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共同提出恢复因1952年院系调整而中断的大学语文课程,并倡议组织一些全国高校专家学者共同编写新的《大学语文》教材。1981年,该教材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新时期的第一本大学语文教材。
十大封面
《大学语文》第十一版
《大学语文》(第11版)有什么区别
全新的《大学语文》(第11版)由徐中玉、齐森华、谭帆共同编辑。在延续了之前很多版本的基本写作思路的同时,拓宽了选择目的的视野,不断完善内容设计和写作。
“人文主义”与“工具性”
汉语本身继承了民族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语文的“人文性”来看,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陶冶学生的气质;从语文的“工具性”来看,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保持语文学习的不间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完成基础教育语文课程后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徐中玉先生的指导下,《大学语文》(第11版)的编写和修订始终坚持“人文性”和“工具性”两个维度。教材中呈现的指导思想、编写思路和基本模式已经形成了我国大学语文教材的特色,赢得了师生的认可。
教材分为十二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共同的人文主题。教材选编的作品,绝大部分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堪称全人类创造的思想文化精华。它从整体上传达了我们对中国固有的人文传统与现代意识形态观念之间联系的理解,这正是“人文”的体现。
另一方面,“学例”是这本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它由“推理”、“抒情”、“叙述”、“写人”四章组成。主要从表达的角度讲阅读和写作,每一章都设置在三个单元的后面,即一个大的文本组合,其主要内容呼应了这三个单元的主要表达。以第一至第三单元为例,其中理性文章在多个文本中讨论,所以下面的“学习示例”安排为“推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全心全意地投入,仔细体验和思考这些经典文章,在感知和品味上发展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提高语言使用能力,这可以视为一种有效的“工具性”实践。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爱因斯坦说:“光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的人。对学生来说,理解价值,拥有温暖的感情是至关重要的。他必须清楚地区分美和道德善。否则,他就不像一个和谐的人。”全社会都在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现代高素质人才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要有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高雅的文化品位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所理解的语文素养不仅包括语文知识和能力,还关注学习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学习过程和方法。从这三个维度整合而成的语文素养,对一个人来说是整体性的,是可以不断发展升华的。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和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双重功能,也是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始终追求的目标。因此,大学语文不仅是大学生提高母语水平的优秀读物,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载体。
那么新版《大学语文》有哪些精选文章呢?
边肖看过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说书人》,入选第二单元《和而不同》;而去年离开我们的钱谷融先生的名篇《我的自白》,新加入了“诗意人生”这一章。
目录概述
新版《大学语文》还选出了哪些喜欢的文章和作者?欢迎留言。如果你被选为前五名,你将获得一本新书!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大学语文课文目录 华东师大版《大学语文》全新改版,这些文章入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大学语文课文目录 华东师大版《大学语文》全新改版,这些文章入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65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