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紫宸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6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的要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织修订了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并就新版本征求意见,截至本月8日。
对于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原高级工程师谢华民来说,这份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的一种物质始终让她放心不下,这就是偶氮甲酰胺。早在上一个版本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也就是2013年3月之时,她就已经对使用偶氮甲酰胺的问题进行了关注,并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但偶氮甲酰胺作为被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依然广泛应用。
偶氮甲酰胺是什么东西?通俗地说,它也叫面粉增筋剂。正因这种物质可以增加面粉的加工性能,在面粉中被广泛添加使用。在物理形态上,偶氮甲酰胺是一种在常温下无毒无嗅的粉末状化学品,不直接与面粉起作用,或者说作用较小,但当它与面粉加水搅拌成面团时,很快释放出活性氧,将小麦蛋白质内氨基酸的硫氢根氧化成为二硫键,使蛋白质链相互联结而构成面团网状结构,从而改善面团之物理操作性质及面制品组织结构。
过去人们曾经大量使用溴酸钾作为面粉增筋剂,但被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认定具有较强致癌性,被各国禁用。偶氮甲酰胺曾是被公认的可安全用于食品的面粉改良剂,并且是溴酸钾的理想替代品。不过,在全球范围,各国对于欧安甲酰胺的态度并不一致。
在欧盟,它的名字已经被从食品添加剂乃至食品包装的添加剂中除名。谢华民介绍,欧盟对于偶氮甲酰胺的致癌嫌疑,主要是由于偶氮甲酰胺水解后产生可能致癌的氨基脲(SEM)。欧盟很早就已经禁止作为面粉处理剂使用偶氮甲酰胺。而在2005年又禁止了偶氮甲酰胺作为发泡剂在食品包装中使用。
欧盟因怀疑偶氮甲酰胺对人体致癌的不确定性而禁止了偶氮甲酰胺在面粉中以及与食品接触的包装物中的使用,谢华民对这一食品添加剂的疑虑主要也在于此。不过,和中国一样允许使用这一添加剂的国家不在少数:在美国、巴西的食品添加剂标准中,偶氮甲酰胺的使用标准是45mg/kg(0.045g/kg),与我国标准相同,而加拿大的使用标准是20mg/kg。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食品毒理学专家景浩表示,虽然欧盟提供了很多资料,但只能证明偶氮甲酰胺对动物的毒性,不代表会对人体造成明确的健康风险。这也是虽然有些国家禁用了该物质,但美国、中国等国家依然允许其使用的原因。
不过,在研究层面,也不乏对于这一物质安全性的质疑。2008年,来自吉林农业大学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食品添加剂副产物氨基脲的毒理学研究》中指出,偶氮甲酰胺作为一种新型面团改良剂,具有氧化与漂白双重作用,是一种面粉快速处理剂。氨基脲是食品添加剂偶氮甲酰胺高温分解产生的副产物。有偶氮甲酰胺的面粉在高温干燥焙烤时会产生氨基脲,尤其焙烤制品的表面含量较高,达到0.2mg/kg。偶氮甲酰胺还是一种工业发泡剂,,用于各种食品的包装材料,在包装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同样会高温分解产生氨基脲。该文指出,早在2003年,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就发出预警,表示该类化学物质在小鼠体内是致癌物,并断言食品中氨基脲的聚集危害人类的健康。
中国为何在法律层面允许这一添加剂的使用?谢华民表示:“应该是国际标准先批准使用,然后国内只要有一家申请使用,就会被批准。”
但谢华民也强调,中国的食品添加剂缺失的是“社会效果评价”,尤其是添加在主食品里的添加剂。社会效果最恶劣的当属“面粉增白剂”的批准使用,目前这一曾经广为人知的食品添加剂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谢华民向经济观察网表示,在批准一种添加剂的使用之前,相关部门应该考虑进行社会效果评价,即这种物质在应用之后,对消费者会产生什么不利影响,对行业的发展、对行业的公平竞争会产生什么影响,以及对不同水平的企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谢华民准备就落实《食品安全法》禁止在小麦粉中使用偶氮甲酰胺写成建言书,作为给2018年两会的相关领域的提案。
1.《继“面粉增白剂”之后,“面粉增筋剂”为何又惹争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继“面粉增白剂”之后,“面粉增筋剂”为何又惹争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