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路,旧称蔡氏路,据上海地方志记载,1917年,在这条路上修建了一个面积为1100平方米的室内食品市场。因为它的普及,周边的商家也发展起来了。现在从新天地往南看,太平湖南岸两个高层住宅小区之间的小路就是顺昌路。

照片里的这个地方现在叫“太平湖”,以前叫“太平桥区”。旧时代末期,上海有许多与桥梁有关的地名,如斜桥、大木桥、小木桥、太平桥、大埔桥等。如果有桥,说明有河,但现在的道路是当年填河形成的。

太平桥地区指自中路至兴业路顺昌段。是卢湾区著名的“一街三市”之一。它是一个区域商业中心,商店齐全。

不仅如此,它还是著名的美食街。1990年,顺昌食堂改建为“上海集美美食街”,是由小吃廊、小吃店、风味餐厅组成的16湾70米长的美食街,24小时服务外界。几乎所有的上海小吃:大饼、油条、糯米、豆浆、馄饨、面条、春卷、葱油饼、海棠饼、梅花饼、各色冷面、鸡鸭血汤、油豆腐细粉、麻油蜗牛、小笼包。虎爪、脆皮麻花、麻油籽、蟹壳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以前在兴业路、顺昌路的路口,也有一个剧场叫大同剧场。解放前叫月光大剧院,是专门表演越剧和绍兴大班的地方。我想考虑一下,因为周围有更多的江浙移民。

在顺昌路和复兴中路的拐角处,也有一家很有钱的点心店。

于风点心店是当时的集体所有餐厅,隶属卢湾区餐饮公司第六中心店。上海沙滩上的炸馒头竞争很激烈。虽然“丰煎馒头”现在遍地开花,但那只是平平淡淡,默默无闻。在老上海的记忆里,远不如淮海路上的“红星亭”和“春江炒馒头”有名。

穿越复兴中路直到合肥路,虽然也是距离一个路口的距离,但是是顺昌路,要拆迁了。沿街的二层居民楼都有人去过空,深处的内巷已经被碎石覆盖,这条路不够人气。

外立面的装修去掉了,原来的店招里面露出来了:“某百货公司”几个字浮雕在门口,还是七八十年代的风格。据说拆迁前这段路是纸尿裤最集中的地方。拆迁后,很多店铺搬到了合肥路以南。

顺昌路有两个故事,一个是鸭绿江书店。原本是乐瞳剧院,可容纳300多人,专门唱江南地方戏。1959年,上海最早的书店之一的鸭绿江书店从柳林路迁到此地,成为一个著名的地方。

遗憾的是,像很多挣扎在高楼大厦中生存的书店一样,鸭绿江书店最终也没能逃脱被拆的命运。过去很多书友会感叹:“上海唯一的专业书店没了,五块钱听两个小时书的时间也不再了。”

凸凹大厦在鸭绿江书店对面,是楚天味精厂的原址。1923年,“味精大王”吴和张在肇州路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味精生产厂,然后在顺昌路建立了一个精炼厂。1966年,楚天味精厂搬迁,原址改为凹凸彩印厂。

2011年底,该建筑被列为上海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012年,文物局介入调查该建筑“即将被拆除”的事实——很多时候,是因为对历史缺乏敬畏或对城市缺乏感情,才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忽视了历史保护的意义。

当时的民族实业家非常懦弱。他们为什么要开这个味精厂?就是改变味精原料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说到楚天味精厂,人们很容易想到“佛手柑”味精。正是这个民族品牌迫使日本的“味之素”退出中国市场。而且,“佛手柑”味精出口国外。

但是,楚天味精厂的两位创始人大概不会想到,“佛手柑品牌”几十年后在上海没有听说过,而“味精”被开放的春风杀回中国市场——不是开放的错,而是“老祖宗”的东西,我们没有保存好!

沿着顺昌路往南走,经过合肥路,就像走进了一幅古老的上海街头风情画。两边是两三层的石库门房子,一楼是小店。报摊前的大喇叭喊着“夜报”“夜报”。老人坐在小竹椅上,悠闲地看着街景。不像前两条顺昌路,这条顺昌路慢而悠闲。

道路两旁的石库门巷有些已经画了一百年,大门上刻着“相顺里”、“树德里”、“叶静”等和平的名字。以前大概是上海最南端的石库门区,因为从徐家汇路往南基本都是平房棚户区。

这个石库门住宅区,大多建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结构和质量都很优秀,基本上一户一宅,经济条件和住房是兼容的,应该属于比较“小康”的小资产阶级。

沿街一排发育良好、各具特色的小店占据了这条路的大部分,一年四季都很热闹,比如泰康食品店、大方绸缎店、纸品店、百货商店。说到泰康食品店,馋的口水又掉了。小时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做的“奶油方块”,还有经济实惠的蛋糕下脚料,以磅为单位卖。当然还有“杏子饼干”,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吃过了。

20世纪20年代以来,大量外省移民迁入顺昌路,苏北、广东、福建的居民也不少。更有意思的是,这条街上的“老北京肉”绝对不是北京人;卖“老山东炒货”的应该不是山东人;《宅里的湖南》的老板听起来不像湖南人。正是在这里,身份模糊的人决定了自己的真实存在。

这一段顺昌路上还有一栋旧楼,是上海美院550号到560号的旧址,曾经是中国第一个先进的美学。

这座建筑建于1925年,名为“田村馆”,此后上海美术学院一直坐落在这里,直到1952年两所大学合并,整个学校迁至南京。

当时,为了解决高校教师的生活困难,上海艺术学院的教学楼、教师宿舍和学生宿舍都改为民用。所以住在这个院子里的学生,大部分是当时交大、同济、圣约翰大学的老师的孩子。

时隔半个多世纪,这座教学楼的外观并没有太大变化:三楼,5米多高,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宽敞的阳台不变;在大多数家庭,门都没有换过,古朴的门扇和水乡风格覆盖了门后几代人的日常生活。

1.《顺昌路 梦在上海之“顺昌路”的历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顺昌路 梦在上海之“顺昌路”的历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757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