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柴尔德大中华区总裁俞丽萍女士
由商界传媒与贵州习酒联合主办的“2018商界领袖新年论坛”,于1月24日至25日在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商界APP”作为大会唯一指定移动资讯平台,将全程第一时间发布现场干货、动态。
以下是罗斯柴尔德大中华区总裁俞丽萍女士演讲实录:
各位嘉宾早上好!今天探讨一个创新求变的主题,无论从我们公司历史还是品牌来说,都跟这个主题有一点点不和谐,因为我们讲的是一种坚守和一种传承。但其实这两者之间有一种紧密的关联,如何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谈我们的坚守,寻求最合适的生存方式?
中国近期涌现出很多成功的民营企业,也是家族企业。关于家族企业,我们经常有一个看法,就是它富不过三代。为什么罗斯柴尔德已经经历了六代,马上要进入第七代的转换期,这里面就是讲如何坚守和传承。坚守自己的经营理念,坚守自己的经营风格,坚守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在《货币战争》这本书出来之前,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因为我们的核心业务是财务顾问,帮助各国政府和企业在国内进行整合并购。特别是近几年,我们在中国非常的活跃。刚才提到吉利收购沃尔沃,其实这项业务罗斯柴尔德在全球的金融体系当中已经传承了200多年,在中国却是刚刚起步。
我们的低调是因为我们很少在公众场合,也很少在媒体上以广告的形式来宣传自己。我们更擅长的是用一些成功的案例来让大家知道罗斯柴尔德的存在,并且在企业经济体当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今天因为主办方的多次邀请,我才来到了这里,其实也是打破了我们一贯比较低调的行事风格,很高兴来到重庆,和全球的企业家们分享罗斯柴尔德200多年的历史和经验。
大家说到投资银行,一定想到高盛这些企业。罗斯柴尔德跟其他的投行定位完全不同,用一种通俗的方式跟大家解释,其他的投资银行就像我们去百货店购买需要的产品,你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但如果你去一个精品店,一定能买到你最需要的商品。
罗斯柴尔德把自己定义为精品的投行,专注于一项服务。我们是独立于百货店之外的一个奢侈品专卖店。因为我们提供的是全球最高端,历史最悠久,最有经验的财务顾问。
正是这项服务,让全球很多大的集团和公司认可我们的品牌。有一些客户说罗斯柴尔德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但你们的收费标准跟高盛一样。成功的企业家或者有远见的企业家跟我说,我买的是你们的价值。
为什么在全球的顾问服务中,我们的跨国并购和排位,这两项指标都是第一?这也是《货币战争》一直在说罗斯柴尔德是全球最富有家族的原因,这是对价值的认可。
因为我们没有公开上市,很难用公开市场的价格来衡量罗斯柴尔德,但是如果把背后所有的历史价值作为评估标准,那它可能就是全球最富有的集团。
在市场上大家真正认可我们的是一个很著名的案例,吉利收购沃尔沃。我后面可能也会跟大家提到,我们当初接这个项目的原因。
2006年,中国的外汇已经不是简单地投资一些国家的债务,而是更合理地用这些外汇收购国外优秀的资产。支持中国的企业出去,中国的企业不能只在中国市场竞争,要参与全球化的竞争。竞争的最好方式,是用国家的外汇去支持这些企业走出去的并购行为。由此可见,我们还是较早地预见了这种趋势。
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对市场的预见和预知能力,让我们有很好的定力来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寻求最合适最成功的生存方式。
2006年的时候,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对外投资的国家。2006年达到了一个峰值,2007年有所下降。下降有一个很大的原因,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活跃,很多发达国家意识到这个风险。在美国,中国企业出去并购的审核非常严格,特别是中国大的集团和公司,或是一些基金列出的特殊名单。
中国公司去美国收购的时候,审查非常严格。另外把一些自认为相关的有点敏感度的企业,提高到涉及国家安全的角度。中国企业的并购,只要涉及到国家安全,超出他们认为的安全系数的范围,就会做一些分析,用这些理由来拒绝并购。
金沙江投资,也不是国企,却找了一个国家安全的理由把这个项目给否掉了,类似这样被否决的项目很多。德国的保护主义也开始抬头,包括澳大利亚。
最近我们帮国家电网做一个项目,外国投资委员会审批沟通的时候,也是不置可否,因为我们带着有国家背景的电网公司去。这样一个趋势下,他们看到中国企业不但有强劲的资金支持,而且有很强的并购整合能力,感到了威胁。
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受到了关注,这种关注其实是各个国家对本土的企业和市场的一种保护。还有就是中国也看到了本国企业的盲目收购行为,所以国家从去年1月初开始,对企业出去并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使得中国企业出去收购步伐减慢,并需要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价。
中国企业出去的时候,国际上这些卖方,包括中介机构都知道中国的外汇管制政策,所以提出了各种不合理的要求。比如要中国企业付很多定金,确保这个项目是得到国家审批的,也有因为项目的不确定性,外方终止和中方的谈判。
去年的并购,从中介机构角度来说,确实感受到了艰难。即使这样,我们中国企业的很多交易项目都成功了。
如果我们理解国家的战略意图,把整个交易做得比较顺畅,国家还是会支持那些符合国家战略,对国家的产业、消费、医疗和国家整个产业升级有帮助的项目,而且审批的速度和流程跟我们之前做得差不多。
大中华区去年的并购,从我的业绩来看,超出2017年初做的预算,说明中国企业出去投资外汇这一块更加合理,而不是全面否定。
我们看到中国企业收购,整个交易规模上升的同时,主要的区域还是欧洲。欧美有最先进的制造业,有最好的品牌,亚洲这一块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出台的“一带一路”倡议,对基础设施的投资。
欧洲相对来说,整个保护主义比美国要宽松得多,市场更加开放。英国不但有很好的语言环境,而且是全球最包容的国家,是全球金融中心。汽车行业原来在英国是最发达的,很多的汽车品牌都在英国生产,至今为止很多的汽车公司卖给了国外的公司。
但英国整个制造业依旧生存得非常好,原因是什么?由于英国本身的高端制造,本身的包容文化和各种税收政策,让很多的企业即使被外国公司收购后,还是愿意留在本土发展。英国有很强的金融体系,是全球的金融中心,它的融资系统和环境还是非常的好。
中国并购这十年,经历了很大的行业热点的转换。最初在2004、2005年的时候,各地政府全是招商引资,希望引进外国投资。2006年,当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中国企业在本土市场发展很快的时候,我们要走出去了。
中国企业开始朝国外投资发展,最终是收购能源、资源和矿业,包括铁矿石、铜矿等各种细分的矿业市场。
之后十年左右,矿业市场价格非常的高。在这种热点驱动下,中国企业做了很多不理性的投资,出现了很多矿业上投资的亏损。这个行业经过几个十年之后,我觉得是一个分水岭,特别是2008、2009年金融危机以后,整个欧美市场已经饱和,融资变得困难。这时很多企业出手,包括沃尔沃,整个并购的产业转向工业、制造业和各种各样的行业。
最近这一两年,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依旧是主旋律。每年我的项目库里,工业、先进制造业和机器人这些项目的公司占到了60%多。消费品、医疗这些跟国家产业升级相关的企业,在国外的投资开始活跃起来。国内的医疗企业本身还是非常细分的,很少有一家比较大的中国医药集团能够跟国外的医药集团同步竞争的。
我也尝试在医药行业帮中国的医药企业出去收购,但无论是价格,还是竞争力,总的来说,在这方面交易的规模还是很大,因为国外制药行业的整合和收购规模是非常巨大的。
高科技企业和智能化企业依旧是中国公司最终的热点,但是国外公司非常关注我们对智能化公司的收购,所以对高智能的目标公司的保护愈发厉害。
2017年的时候,国家对整个中国企业出去并购出台了一些监管的措施,其实监管的并不是战略性的收购,主要是一些娱乐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因为整个娱乐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对外投资,在2015年上升到了很高的一个金额,让国外的同仁们感觉中国有点钱多人少的感觉。
因为在房地产和娱乐行业,收购花的代价很大,但是我们真正拿到的是什么,有什么价值,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分析过。最重要的是你买下这些东西以后,对中国市场的协同效应是什么?
所以房地产行业、文化娱乐行业和足球队的收购,没有跟中国市场产生很好的协同。只是单体式对国外的投资,国家外汇管制政策的出台非常及时,抑制住了过度的投资热情,让企业家的投资更加理性。所以即使在战略投资的过程中,也要更多地考虑集团整体的战略。
最近,国家意识到市场上有很多对中国外汇管制的一些误读、误解,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例如减少中国企业出去投资的一些程序。以前我们在签购买协议前一定要拿到国家的批文,现在这一块都可以在正式交割和签约购买协议之间做一个备案。
当初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时候,首先是创造了一个全杠杆收购的案例;第二,当时几乎没有民营企业出去,吉利创造了第一个民营企业收购全球知名品牌的一个案例;第三,收购了一家亏损的公司。如何把亏损的公司利用跟中国市场的整合,变成一家紧追欧洲三大汽车公司步伐,一家全球高端的汽车制造公司。
特别是财务数据,从当初18亿美元的一个企业收购价值,到2016年底在瑞典的优秀股估值,是300亿美元。当初我跟所有投资者接触的时候,讲18亿美元大家都觉得买得太贵了,像一个笑话。一个民营企业家买这个完全是扯淡,那时没有人理解。
2010年8月份的交割到现在,七年半的时间,在这样一个传统的制造行业,对一个亏损企业的投资,利用强大的中国市场的协同,我们让它的企业价值在七年半的时间里增长了二十几倍。
所以迄今为止,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经典案例。今天再回过头来看这个案例的时候,我自己也非常欣慰。在今天,新车型的推出,包括对吉利的整合,都非常漂亮地把吉利和沃尔沃完全分开,作为两个独立的运营体管理。
当初吉利收购的时候市值几亿美元,销量只有三十多万辆,现在整个销量有130多万辆。吉利股票当初是2毛多,今天已经接近30块。昨天看到一个数据,是花旗对它的预测,未来吉利的股价是四十几块。
我本人跟李书福有一个交流,在10块的时候我觉得已经很高了,他说你放心,马上会到20块。我想20块会需要两、三年时间,但是在半年以后就实现了。这是一种强劲的内在生长,使得吉利和沃尔沃有今天这样一个结果。
今天吉利的估值是300多亿美元,沃尔沃也是300多亿美元,这两个加起来就是600多亿美元。我们再来对标其他国际上的跨国汽车集团的估值,菲亚特也不过就是400亿美元。
我昨天跟一个企业家交流说,中国第一步是内增长,自然增长;第二步是上市。内增长是走路,上市是跑步,没有一家企业是靠内增长走到五百强的。
所以需要用跨国并购的方式走向国际市场,这是一种飞跃。我们用飞的方式来提升我们的竞争力,这就是我们中国企业的未来,我想也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很重要的一步。如果这当中需要罗斯柴尔德的任何帮助,我们非常愿意一起来合作。
谢谢大家!
1.《俞丽萍: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新时代》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俞丽萍: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新时代》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1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