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问题是永远不能谈论的话题!因为总有安全的危险,所以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尽量减少各种可能的问题,尽可能杜绝屋外的危险。智能防盗锁,或智能猫眼等智能方式提高房子的安全性。(威廉莎士比亚,聪明,聪明,聪明,聪明,聪明,聪明,聪明,聪明。
接下来,直接分享现在笔者家安装的这只智能小花猫,对功能体验真的很满意。
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首先针对猫眼的实时监控画面。
大家感觉怎么样?首先,这款小花猫M100 Pro包括7英寸IPS显示屏、178度视角、外机:直径65毫米、300瓦高清摄像头、160度、红外夜视传感器、PIR人体感应传感器、扬声器、麦克风、门铃。
年级,斑猫智能猫眼M100 Pro外观
没有收到这个东西的时候,猫对眼睛的认识停留在以前老式的外观上,先用手转动,把盖子翻过来,然后对准眼睛,对着洞闭上一只眼睛,也许很多人和笔者一样,猫眼应该这样做。(莎士比亚)。
老式猫眼
但是,收到这个东西后,可能需要对智能电子猫的眼睛有全新的认识。
与上面的猫眼相比,M100 Pro智能猫的眼睛非常显眼。如何引人注目?具体要从包装到具体细节。
从包装开始铺天盖地的牛皮纸礼盒包装的第一感觉是有等级的。
整个外包装上没有辉煌的牛皮癣海报,但包装正上方整齐地印着标志、侧面的“物联网猫眼”字样,地板上贴着产品卖点。(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
打开包装,两大部件:内部是7英寸1280*720高清IPS显示屏,支持178度视角,目前这种配置最适合业界。
外机、直径65毫米、300瓦高清摄像头、视角160度、4个红外夜间照明传感器、PIR人体感应传感器、扬声器、麦克风、门铃1个猫眼。
除其他配件、内外两个主要部件外,还包括产品说明书、充电头、数据线、支架和螺丝。
m/large/pgc-image/15282554602293734c5eb98?from=article.detail&_iz=31825&index=9" width="640" height="435"/>在电源方面,支持5V/2A的充电,充电接头采用micro USB充电接口。
各个细节,首先从7英寸的内机来看,外观很像是一个平板,不过和平板还是有些区别,主要是通过排线将内外机相连,传递门外信息,辅助设置猫眼,功能上对比平板来说,专一。
而且在底部,设有一键拍照按键。
背面有扬声器。
以及排线接头,两者相连处还靠着一层尼龙织物保护,很牢固的避免排线接头的拖拉等情况。
内机的侧面,是电源开关键,能支持32GB扩展槽,以及USB充电接口。
其次对于外机的细节上,按铃底部略带弧度,按击的反馈效果不错。
底部周围贴有3M的双面胶,方便安装时固定。
螺丝穿孔。
外机的gif动态效果01
外机的gif动态效果02
外观方面,斑点猫M100 Pro真的比我想象的要好,至少和以往老式的猫眼对比不知道要好多少。而且M100通过7英寸的IPS显示屏,可视角达到178度,能够很方便的查看门外的情况,而在功能方面,更是突出,接下来笔者将在下面的场景使用中为大家分享。
▎很简单,斑点猫智能猫眼M100 Pro安装
对于安装这一块,应该说不是很重要,但为什么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呢?主要考虑到多数人顾虑自己不会安,或者安装是否过于复杂等问题。所以,斑点猫M100 Pro安装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在安装前,先要量一下门的厚度,因为对于这套M100 Pro智能猫眼来说,支持35mm-110mm的门厚,以及猫眼孔径15mm-50mm,笔者家门的厚度在70mm左右,是符合条件的。(一般正常来说,M100 Pro猫眼完美兼容了市面上的防盗门)
在确定门厚后,根据说明书,门厚在65~95mm范围,选择55mm长螺钉,安装在猫眼底部的螺丝孔处。
撕开底部的双面胶,固定猫眼位置。
固定内机支架
连接内机和外机的连接排线。
固定上端部分。
下端部分,内机靠近支架时会自动吸附。
当然,仅仅靠吸附不行,最后一部,使用螺钉从底部将其固定。
基本上整个安装过程不到10分钟,安装没有什么难度,可以说是“大白式”的安装过程。
▎方便,斑点猫智能猫眼M100 Pro APP体验
那么,接下来就是体验过程,对于体验部分需要将手机与设备进行绑定,这样可以实现手机的远程操控。
长按电源开关按键,打开显示屏。
为其匹配WIFI。
与设备进行绑定,这样可以通过手机来对M100 Pro智能猫眼的远程操控。
接下来先为大家接受手机APP体验。
进入斑点猫APP界面,先绑定设备。在主界面中,可以看到4个区域部分,其中区域1是建立链接窗口,进入对猫眼的操作窗口;区域2是可以与斑点猫智能门锁实现联动开锁。区域3是对场景的设置,其中添加场景可以在区域4下方的菜单栏中的场景中进行设置。
通过区域1进入对猫眼的操控窗口,其中最上方是远程视频窗口,点击中间的功能可以实现猫眼的“拍照、录像、相册、声音”,而且按住底部可以实现语音对讲。
在云相册中,可以查看近30天的监控状况,很详细、毫无遗漏的记录了各种情况下的门外状况。(其中里面的视频和图片可以下载,信息保留30
而且,在连接窗口中,上方有“参数设置”,能查看斑点猫M100 Pro的参数状况,以及对猫眼功能进行修改。
基本功能都涵盖的十分全面,包括视频清晰度,按铃设置中的“按铃猫眼亮屏、按铃呼叫家长”,而在安全设置方面,包括人脸识别,移动侦测、逗留人脸识别以及拆机报警等,其中逗留时间上,可以进行自行设置。
其次,在区域中可以进入猫眼连接界面,在设备工作栏中可以进行设备的基本配置参看和猫眼功能,这与上面的设置一样。不过笔者觉得,如果是与智能锁等智能设备同时使用等情况,该“设备”界面管理就至关重要了。
添加场景,该功能应用起来还不错,可以通过设置场景,达到指定的拍照监控的作用。比如:如下..
其中场景的“检测到家人”时,通过设置启动条件,到执行任务“拍照”,或许录像、发送APP系统消息、发送手机短信等目的,这样的目前能够更加精准的对门外情况进行判断,可以降低干扰性报警。
人脸录制,采集人脸信息,让斑点猫M100 Pro可以精准的判断熟人和陌生人。
最后在主界面以及区域中就能查看到添加的场景,也就是说出现这样的场景,斑点猫M100 Pro就能执行对应的任务,其中这两点笔者觉得会应用到最多:门口有人拍照以及检测到家人这两个场景的应用
看完APP体验,相信大家对斑点猫M100 Pro有了更深的了解,但再进一步,使用起来到底如何?
▎斑点猫智能猫眼M100 Pro场景体验(续航)
场景体验1:手机APP与斑点猫M100 Pro实时同步
如上这样的场景,我们可以通过手机APP建立连接,达到手机APP远程监控的作用。具体到实际好处,比如你在卧室,此时门外有人敲门,但一时半会不能立马开门,此时就可以通过手机APP建立远程操控,实现语音对讲以及观察门外情况等。
场景二:远程呼叫
如果门外有人按门铃,此时手机也会推送“有人按门铃”的信息,可以确保没有听到按门铃声,但手机还可以双重提示的作用。
场景三:逗留报警
根据上面的猫眼功能设置,打开逗留报警功能,一旦门外出现有人长时间逗留,猫眼就会发出有人逗留的信息,可以将不安全的因素降到最低。
场景四:云储存和人脸识别
30天都云存储真的很贴心,在这30天内可以免费进行储存,免去了需要内存卡的尴尬,且对于云储存里面的视频或者图片可以下载。
人脸识别是此次斑点猫M100 Pro很有亮点的一处,根据录制人脸信息,可以较少对猫眼的干扰,提高效率。
场景五:微信同样可查看信息
与微信绑定,可以在微信界面通知每一时间发生的事件,比如有人按门铃,又或者有逗留体现,同时还可进行APP升级通知,完全无遗漏的记下每一件事。
场景六:基本功能
除了上面看到的内机主界面的四个功能以及下方按键拍照外,7英寸的IPS内机还可实现如下参数设置“猫眼设置、日志、绑定设备、WLAN、显示、时间、储存、声音、关于”的设置整体UI设计简单明了,对于家里有孩子或者老人来说,都能容易上手。
(比如声音设置)
以及主页中近30天的访客记录的查看,而且在左下角说明了截止目前所有的陌生人到访、逗留事件以及移动侦测。
场景七:白天与黑夜对比
对于白天,拥有300W外机猫眼,可以很清楚的看清门外的情况,而夜晚会不会如白天一样,监控效果如何?
夜晚效果一
夜晚效果二
(外机猫眼也是效果三,方便找准门铃)
体验夜视效果时,斑点猫M100Pro整体效果较不错,对比白天肯定不会一样清晰,但基本的门外环境还是较清楚,对于夜晚的人脸识别,除了人眼会过于偏亮,对人物的判断不影响。
场景八:续航
作为一款居家智能产品,斑点猫M100Pro智能猫眼也毫不例外是内置电池的充电产品,这样很多人可能会顾虑,会一天一充还是几天一充?因为,太过频繁的充电实在是麻烦,因此对于M100Pro智能猫眼来说,内置8400mAh大容量电池,如果电量是100%,实际体验一天基本掉电3%,所以正常使用下来,满足一月一充是完全可能的,这样的续航还是挺令人满意。
小结:在几天的体验下来,M100Pro智能猫眼的确起到了很好的门外监控作用,特别是逗留拍照、移动侦测、以及指定的场景命令等,M100Pro能不遗漏的记下,同时可通过30天的免费云相册记录下各种访客信息,还能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操控。对于目前的智能家居,斑点猫M100Pro智能猫眼很实用。
1.《【斑点猫】斑猫M100 Pro智能猫眼测量,该产品非常强大》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斑点猫】斑猫M100 Pro智能猫眼测量,该产品非常强大》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2938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