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五缘”,在沧桑岁月中形成,内容博大精深,是自然的恩赐,是两岸人民共同培育的果实,折射中华民族璀璨文明的光辉。
闽台关系,在历史进程中联姻,犹如唇齿依存,是相连的血脉,是确定同荣共进必然的途径,值得两岸人民深情维护和珍惜。
走进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闽台缘博物馆在设计之初,馆顶上直径达56米的观景天台被视为主体建筑的灵魂。为了让整座建筑更加光彩夺目,博物馆顶巨大的圆形观景天台采用了不锈钢网架结构,这在视觉上显得更加轻灵、飘逸,而观景天台内的“和平莲”则成为点睛之笔,镀金和平莲高6.2米,径宽4米。通向观景天台的屋面斜阶在设计时就充分运用儒家“万物归宗”的思想及闽南建筑特色,而“和平莲”的安置更加强化了这一理念,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渴盼和平、呼唤统一的心声。
走进大厅,最值得一看的当然要数那着名设计师蔡国强先生创作的火药爆绘壁画了。画面由一棵大榕树组成,用火药在日本特制的大麻纸上爆破,绘成一幅画这幅壁画的寓意象征着两岸同文,同种,同根生。这幅画的制作方法堪称一绝,不愧是闽台缘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呀!
远古家园
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第四纪更新世冰河期间,海平面下降,海峡几度成陆,古动物和古人类不断迁徒岛内。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闽台两地先民冲破海峡惊涛骇浪的险阻,仍然保持原始文化的密切联系,共同开辟了远古的家园。
更新世末次冰河期内,是人类诞生以来规模最为宏大的冰期,地球气候急剧变冷,台湾海峡水面下降最低位置,低于现代海面150米左右,于是华南沿海形成辽阔滨海平原,海峡变通途,大陆古人类和古动物迁徒至台湾岛。虽然历沧桑巨变,至今仍遗存了历史的物证。
血脉相亲
闽台同根同宗,血脉相连,骨肉相亲。自周秦开始,闽越族人民渡过台湾海峡,成为台湾原住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元以后,闽、粤先民前仆后继,移居台湾,至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移民活动达到高潮。
闽越族是南方百越的支系,居住于福建、浙南等地,善于造舟航海。在周秦汉时期民族融合与斗争的动荡之际,一部分闽越人乘船渡过台湾海峡,定居台湾岛上。他们克服险恶的自然环境,披荆斩棘,开发台湾,成为台湾原住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元时期,福建人民移居台、澎渐众,明清时期出现多次移民浪潮。迁居台湾的福建人与当地的原住民一起披荆斩棘,共同开发台湾,使台湾社会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
明朝末年,大陆战火连绵。福建沿海失去土地的农民在颜思齐、郑芝龙的组织下,到台湾垦荒。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以福建沿海农民组建的郑氏军队,城外开发台湾岛的新的主力军。
移民们慎终追远,修族谱,建宗祠,寻根认祖,并以祖籍地名作为在台定居地的名称,以激励子孙勿忘故土。
建置沿革
台湾与福建历史上长期同隶属于一个行政单位。1885年台湾建省。1887年始,台湾虽然与福建分省治理,但闽台两省之间仍保持着特殊的密切关系。1945年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福建在台湾光复和光复后重建过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三国时期,230年,吴王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余人到了当时称之为“夷洲”的台湾。隋朝政府也曾先后三次遣军渡台招抚。到南宋时期,驻军于澎湖,隶晋江县管辖。元代在澎湖设立巡检司,仍隶晋江县。
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台湾成为福建省的一个府。1684年至1728年间,台湾和厦门同属台厦道。1728年以后,台厦道改为台湾道、台湾兵备道,但始终不离“福建分巡”4字。此后,一直到1884年的200年内,台湾都隶属福建省管辖。
1885年台湾建省。但台湾仍与福建保持着特殊的密切关系,当时的台湾行政长官称“福建台湾巡抚”。在最初的5年里,福建每年向台湾提供44万两银子的政协饷。
十五世纪世界地理大发现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东渐,觊觎关闭着的中国大市场,垂涎台湾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西班牙、荷兰等相继侵入台澎地区,两地人民奋起抗击。近代以来,中国又成为列强争夺瓜分之区,台湾与祖国大陆同样遭受蹂躏和苦难,海峡两岸人民道义相呼,人力、物力互相支持,共御外侮,战斗不息,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1661年4月,民族英雄郑成功亲率复台大军,分乘200余艘船舰,从金门料罗湾出发,践行他一生最辉煌的壮举——驱荷复台。郑军在当地渔民引领下直入台南鹿耳门,于禾寮乡登陆,接着从水陆两路击溃敌军,将荷军围困在热兰遮城,同时切断城内水源和粮食物资供应。1662年2月荷军被迫停火谈判,并于10月签订投降条约,荷兰人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就此结束。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军三次进犯厦门、六次攻击台湾、窜犯泉州。闽台沿海人民与全国各地军民共同抗英,汇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林则徐、郑廷桢、陈化成、江继芸、姚莹等是抗英御侮的杰出代表。
近代以来,日本不断推行军国主义和扩张政策,疯狂侵略中国大陆及台湾岛。面对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英勇斗争。从“牡丹社事件“到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人民与祖国大陆人民携手并肩,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台湾终于回归祖国怀抱。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海峡两岸人民流血牺牲,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部分。
开发同功
明清时期,数以百万计身强力壮的福建移民,为生存为发展,背井离乡,冒死渡台,来到属于自己祖国的疆土。他们征服瘴疠横溢、野兽出没的茫茫荒野,荜路蓝缕,竭力于农垦;他们来往于风云莫测的海峡,呕心沥血,命系于商渔。一辈又一辈,年复一年,无怨无悔用心血和汗水,把祖国宝岛从荒芜之地变为富庶之区。闽台农业、手工业交流的发展和商贸往来的频繁,促进了海峡两岸的进步和繁荣。
台湾开发之初,移民们带去祖籍地先进熟练的农作工具和技术,带去了作物品种,如麦子及生姜、甘薯、豆类、大麻及各种蔬菜和果树苗;用双手和智慧,兴修水利、辛勤耕耘,开垦千万顷良田,发展农业生产。
地缘的接近为福建等东南沿海人民拓展生活空间提供了客观条件,加上经济利益的驱动,闽南沿海与台湾逐渐建立了交通网络和商缘关系。
入宋以来,闽南沿海人民为拓展生存空间,渐向海上发展,从事贸易和捕捞业以谋生计,从澎湖延伸到台湾西南海岸栖息。在大陆沿海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环境的熏陶下,渔民将自己有余的米盐等食物、日常生活用品等于原住居民交换狩猎剩余物,获取额外收入。从而进行了小规模的交易,开始了早期的”汉番交易“。至荷兰据台时,设市于台湾城外,泉州、漳州等地商舶、渔船也载货赴台交易。
”郊“、”郊行“指经营批发贸易的商行,亦指同业公会,为两地民间实用的特有名词。郊行在闽南泉、漳一代早已形成,其中不少专营台湾生意。清代乾隆年间随着大陆与台湾贸易的发展,大陆殷实富商在台湾开设一批经营两地贸易的商行和郊行。台湾成立最早的郊行是台南三郊。道光、咸丰年间,台湾郊行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郊行活跃在台湾南、中、北部。
文脉相承
台湾与福建,不仅在政治、经济上关系密切,而且在文化教育和艺术上也有密切的渊源联系,台湾文化艺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绝大部分从福建直接移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台湾的方言、祭器、民间工艺、手工技术等,仍然保留着浓郁的闽南和客家传统特色。
教育与科举是封建社会培养和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郑氏时期已将福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移植台湾。清朝以后,进行扩展与完善,建立起与福建一样的教育、科举制度。
福建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绚丽多姿。它们随着闽南人、客家人一起渡台,传遍台湾,并吸收了台湾地方的艺术精华,创造出新的民间艺术,回馈原乡故土。闽台人民来来往往,共同创造,促进两岸民间艺术更加璀璨夺目。
台湾的工艺美术绝大部分传自福建,其中木雕工艺、石雕工艺、漆器工艺和刺绣工艺主要来自泉州和福州。
福建的移民,不但给台湾带去劳动力、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也带去宗教信仰。移民动身之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台湾海峡,为祈求一帆风顺,便随身携带祖籍地的神像或香火,并在入台后供奉与居屋或公厝,朝夕膜拜,祈求神佑。至开垦成功,形成村社,便建造庙宇,再塑金身,以谢神恩。台湾民间供奉的各种神灵,绝大部分由福建传入,其祖庙皆在福建。
台湾佛教的宗派多数传自福建。清代,福州的鼓山派、西禅派和福清的黄蘖派都传入台湾。许多福建高僧入台弘法,有的还建设与福建同刹同名的寺院。台湾僧人视福建禅宗丛林为圣地,纷纷渡海赴福建名刹受戒,福州鼓山涌泉寺是台湾僧人最为向往的寺院,许多台湾僧人还往附近寺院参学。
晋江安海龙山寺,始建于隋,寺中主祀观世音菩萨。明朝末年,龙山寺香火随泉州移民进入台湾,移民在台湾各地建龙山寺,供奉观音菩萨,皆以安海龙山寺为祖庙。
闽台二地的佛教俗神中,香火较盛者当数清水祖师和三平祖师,二尊神灵皆由高僧神话而成。
民间信仰有别于正规宗教,它没有系统能够的宗教理论,没有严格的教规和严密的宗教组织。它兼收并蓄,信仰芜杂。台湾民间崇拜的众多神灵,绝大部分源于福建。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原名林默(960-987),福建莆田湄洲岛人。据说生前出没风浪,救助遇难船只,殒后被民众奉为海上保护神,建庙奉祀。明末以来,妈祖信仰随福建移民传入台湾,成为台湾最广泛的民间信仰。台湾民间还聘请泉州、漳州师傅入台修建妈祖庙。台湾各地的妈祖因分灵地不同,其称呼也不同,从湄洲分灵的称“湄洲妈”,从泉州分灵的称“温陵妈”,从同安分灵的称“银同妈”。各地妈祖均奉湄洲天后宫为祖庙,妈祖朝圣者络绎不绝。
王爷是闽台民间对驱瘟神灵的俗称,又称太岁、大人、王公。闽台称王爷一般都冠以姓氏,称某府王爷或某府千岁。最常见的有赵、康、温、马、肖、朱、邢、李、池、吴等百余姓。开发之初的台湾,被称为烟瘴之地,疫病时作,故信奉王爷的非常普遍。闽南沿海祭拜王爷的“王爷船”,以竹条绑扎,彩纸捆成,或以木材制作有些王爷船随风逐浪漂至台湾,船上的神像往往被台湾民众建庙奉祀。台湾王爷崇拜活动中的祭祀、设醮、出巡、送王船等形式与闽南同出一辙。
土地神,或称土地公、土地爷、福德正神,本是农耕民族对赖以生存的土地的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崇拜逐渐人格化。其神像都是衣冠束带,丰颐白须,一副福寿像。在闽台民间,村村有土地庙,家家供土地神。
关帝爷,又称关圣帝君、关公、关老爷等,即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219)。台湾的关帝信仰是明末清初从福建传入的,泉州通淮关岳庙及东山铜陵关帝庙与台湾关帝庙结缘最深。台南、鹿港一带泉州移民修建的关帝庙奉通淮关岳庙为祖庙。清代漳州民众移居台湾时,从铜陵关帝庙分香至台湾各地,有的还请东山师傅模仿铜陵关帝庙式样在台湾建造庙宇。
风俗相通
明末以来,当闽南百姓大批移居台湾时,把家乡的风俗习惯带到台湾。台湾与福建尤其是闽南,风俗相通,习惯相同。尽管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但这种建立在对中华民族道德思想认同基础上、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壤中的俗缘,与有生俱来的血缘一样,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切断的。
福建与台湾地理位置相近,气候相差无几,物产大致相同。因而,福建百姓移居台湾后,在物质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保留了家乡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闽台又称为“五月节”。旧俗,这一天民间要祭祀祖先,吃粽子;要饮雄黄酒、悬蒲艾、贴符于门,以驱毒辟邪;临河近海之地,还举行龙舟竞渡活动,俗称“扒龙船”。
闽台民间的饮食从用料到口味、特色、烹饪方法几乎没什么区别。台湾民间的许多风味小吃都传自福建,如油条、面线糊、肉粽、海蛎煎等。一有闲暇,三朋五友对饮时或猜拳行令、或品茗话艺,风气也和福建极为相似。闽台两地在饮食习惯方面的相似性构成了独特的闽台饮食文化,亦是闽台两地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台湾民居完全继承了福建泉漳民居的建筑风格,其建筑所用的杉木大多来自闽江上游,称“福杉”,砖瓦石料来自泉漳。大型住宅的建设特聘福建师傅入台设计和施工,俗称“唐山师傅”。因而,建筑的风貌、格局、雕饰与闽南一致。台湾寺庙等建筑,同样体现闽南形制特点,人们起居生活的信仰和禁忌也和福建民间相同。
如果你想在环中国途中与刘海翔互动,那么请关注本公众号,实时留意他的行程,或直接留言交流。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海外段骑行的内容,请先关注本公众号,再查看历史消息,有大量骑行游记等你来看。
唯有梦想 方能远行
我是超人刘海翔,从威尼斯骑行到泉州。全程30000多公里,
重走丝绸之路。跟我一起上路吧!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和我分享你的感受!
1.《闽台一家亲: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闽台一家亲: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