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校长,甚至是主任、市长感叹:有些事我想做却做不到,比如素质教育,有些事我不想做却不得不做,比如应试教育。
这是个问题。
教育涉及的因素很多,但作为一个老师,一个校长,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坚持,什么该反对,一定要了解清楚,才能有教育的“定力”。我国有1400多万教师和近100万校长。如果我们的教师和校长能够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有教育的决心,他们就会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大大改善教育生态,使教育发展更加健康和谐。
教育的决定来自于对教育功能、价值和使命的正确而深刻的理解。教育的功能在于育人,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和终身发展。
使命一:促进所有人的发展,点燃每个人心中的火焰,让每个人对成功充满希望。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过“教学无课”,这在当时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工业革命后,全民接受教育成为历史的可能。2007年,中国真正实现了全国城乡免费9年义务教育,全民教育不仅实现了,而且成为强制性要求。然而,在蓝天下,我们能分享教育的阳光吗?
这还是个问题,当然是不同层面的问题。关注部分学生,忽略部分学生,甚至只关注少数学生,忽略大部分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只关注部分学生,只关注成绩优秀的,而忽略成绩落后的,有人称之为“善待前10名的现象”。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由于升学竞争的压力和人性的弱点,聪明、漂亮、受过良好教育的学生很容易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期待。相反,那些不那么“讨喜”的人往往会受到冷遇甚至嘲讽。
早在20世纪80年代,笔者就对农村学生辍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80%以上的学生辍学不是因为经济原因,而是因为在课堂上经常被忽视、批评甚至嘲讽。上学对他们来说不是丝毫的快乐,而是痛苦,所以他们宁愿逃离学校。根据期望效应的心理学研究,期望较高的学生会得到更多的雨露和阳光,性格会更活泼可爱,学习成绩的提高会明显快于其他学生。优秀的学生和可爱的学生通常会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比如更多的问题,更多的鼓励,更仔细的批改作业,更多的原谅错误。有时候,课堂上的不公平可能比硬件实现上的不公平更严重,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更大。落实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如何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如何保证每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对待,如何保证每个学生得到平等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全民教育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境界,是一种道德,是一种教育能力。对于学校来说,是一种管理理念和层次,需要从有利于每个人发展的角度改革课程设置和安排,创新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对于教育行政部门来说,是一种评价要求,是第一质量观。
有一个城市在评价学校质量时,重点关注最后30%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效促进了城市教育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使命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的所有潜能得到尽可能多的发掘,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人天生生活丰富,各方面都有天赋和禀赋。教育有责任让这些天赋像开天辟地的蓓蕾一样微笑,茁壮成长,而不是让它们削足适履而枯萎。但严酷的现实是,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习轻社会交往的局面并没有明显改变。我们经常听到一个家长问另一个:“你家有几个孩子?”另一位家长不假思索地回答:“78”或“65”。这种没有对话背景和语境的问答,双方有这样默契的配合,大家都很正常。提问者问的话听者很清楚,回答者答的话提问者也很清楚——难道不值得深思吗?学业成绩和学生考试成绩在年级上的排名,已经成为评价学生的全部内容,成为家长和学校关心的全部内容。因为考试成绩占据了家长和学校的兴奋中心,甚至成为所有的兴奋点,学生留给其他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学生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以身体素质为例,最容易被检测出来:根据某市2008年中小学视力汇总表,高二学生近视率为23%,高三达到32%,高四达到47%,高五达到52%。小学上半段,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近视,80%左右戴眼镜。至于高中,到毕业的时候近视率大多在90%以上。一个近视的民族能做到吗?但是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近视是可以完全控制的。学生每天增加一节户外活动可减少近视20-30%,增加两节户外活动可减少近视50-60%,增加三节户外活动可减少近视90%。近视率高主要是缺乏户外运动造成的。
其次,学生学科学习负担沉重,没有同龄人正常必要的交流,社会活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化能力得不到正常的发展机会。所以优秀的学习和考试与优秀的工作和事业成功严重脱节。这怎么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呢?
第三,由于长期沉浸在书本中,沉浸在练习中,对窗外的事情充耳不闻,社会视野狭窄,社会责任感不强,终身学习的动力下降。
这些显然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和条件,是教育改革的基本取向。
使命三:促进个人发展,为每个人提供合适的教育机会,为每个人的成长和成功创造条件。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绿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个体发展是社会创造力的根本源泉。人格的消失意味着社会的死亡。
如果要说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贡献,在我看来,最简单,最深刻,最中国,最世界的就是因材施教。我相信这四个字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最大遗产,也是教育在网络时代会不断重生的真谛。经过工业化的过程,教育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效率高,但代价沉重的是人格的丧失。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生动地揭示了标准化、流水化生产对人们的危害。其实标准化教育不亚于流水线标准化的后果。自现代教育以来,各国都在探索个性化、选择性和灵活性的教育体系和方法,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使不同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变得更加不同,而不是把不同的学生变成同一个人。
教育的个性化是一个重要的、复杂的、不断深化的课题。在一定时期内,我们曾经把个性批判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把统一的规范提到思想层面。当然,现在的我们不会那么幼稚和浅薄,但是我们对个性的深刻意义的理解还是不完全的。我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的个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人类的根本特征,是人类生命价值的本质体现。多元化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也是为了尊重人类生命的价值,增强生命的意义。因此,因材施教的多元化教育,不仅是教育的技能和经验,也是教育的使命和境界。
教育的考试选拔制度基本上是把人纳入标准体系的制度。因此,如何平衡标准化和个性化是考试选拔制度改革的重点。目前,我们非常重视各级教育质量标准的制定,这反映了从学习到学习转变后的客观要求。制定标准是必要的,这对保证教育质量和探索正确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标准化是危险的,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多的选择,而绝不是为了导致统一。
使命四:教育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引导学生生动学习,自由成长。
说到教育,人们的脑海里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排排排列整齐的桌子,一排排端庄的孩子坐着,聚精会神或心不在焉地听着老师讲课,老师日复一日地站在讲台上,孜孜不倦地讲道,教书,解惑。老师讲,学生听,是基本的教学模式,从未改变。
“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的这句名言在今天有了新的更丰富的内涵。叶圣陶先生说这句话,意思是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可以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学,自学。今天我们明白,这句话显然有更深的内涵:学生不是被动教学的接受者、固定知识的储存者、教师人格的复制者,而是师生互动、课程与教学的共同创造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过程是一个主观建构的过程。没有主观的积极参与,就没有高质量的学习,更谈不上创造力。根据行为主义,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被动的反应过程,有什么刺激就会有什么反应,所以行为主义教育改革注重的是呈现方式和技巧的提高;而人脑不是一个简单的反应器,而是一个处理器和一个过滤器,是一个在交互过程中形成独特认知结构的复合体。被动学习不仅是心理障碍,也是人格障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今天的学习者是明天的建设者,是社会的主人。人类文明发生发展的历史,就是江山人才的历史。只有自主发展的学生才能有自己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有了这个概念,学生的自主学习不仅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要求,也是塑造独立民族性格的要求。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教师的意义,重新定义他们的角色。我们习惯于把教师定位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按照这个定位,老师就是先知,真理的拥有者,万能的人。特别是对老师要求严格、尊重他人的传统,把老师牺牲在神坛上,师生之间基本的平等关系和对话机制已经丧失。学生的思想和想象力自由几乎被压制了。根据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应该从演员转变为导演,而不是自己表演,教师应该帮助、协助和欣赏学生的表演;学生要从观众和观众走向教学舞台的中心,成为表演者,增长知识,增强自信,实现独立。
使命五: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
“活到老学到老”表达了一种生生不息、学无止境的感觉,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但在现代社会,这已成为客观要求和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据信息科学家分析,从互联网时代开始,人类的信息量迅速膨胀,现在一年产生的信息等于人类文明5000年产生的信息之和。在信息爆炸的同时,知识过时的速度也在加快。到毕业的时候,50%的信息科学新生都已经更新了。虽然其他学科的更新速度没有那么快,但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一个人一生中应用的知识,80% ~ 90%是在离校后的工作过程中学会的。与此同时,旧的职业、工种和岗位正在消失,而新的职业、工种和岗位正在不断出现。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基本需求。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终身教育理论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并传播到发展中国家。进入新世纪后,终身教育逐渐被终身学习的理念所取代。这种观念的转变反映了社会对教育和学习方法改革的新要求。终身教育已将其教育事业扩展到正式的学校毕业,并试图建立学校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互联系统,但它赶不上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新变化。互联网背景下的在线学习,使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学习固定内容,成为随时随地学习任何东西,突破了时间空限制,摒弃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基本模式。利用互联网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更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和社会文明成果的广阔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态度和能力,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新使命。而且可以想见,这个功能会越来越强大,会越来越挑战现有的教育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无疑是对这一趋势和要求的敏锐把握。
反思目前的教育,有一个特别令人不安的现象:大学生普遍厌学,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中美学者对中美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后劲做了很多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在初中和高中早期,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高于美国学生。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中国学生的学习优势逐渐下降,而美国学生的学习优势逐渐上升,一般在大学三年级反转。基于兴趣的学习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在起跑线上学会输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输在中线。
袁振国: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授。曾任教育部教师司、社会科学司副司长、中国教育科学院院长,兼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1.《袁振国 袁振国:当代教育的五大使命》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袁振国 袁振国:当代教育的五大使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62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