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ID
EYEONHISTORY
海湾战争期间,被伊拉克军队点燃的油田,以及上空飞过的多国部队战机,这场战争与石油有密切关系。
文|匡济
第一滴油
人类文明存在的根基,从某种程度上,就依赖于一个基本的事实:人类的能源消耗远超于动物世界。
古代人所需的主要能源就是食物,在体内进行化学反应,释放生命所需能量和相当于润滑油的维生素等,故而古代的超级大国必然是农业或牧业大国,人口数量也受制于食物的生产力。
到了工业开始勃兴之时,那些绝非人力或者牛马能够驱动的机器开始出现,煤炭成为了能补充这些机器运行所需的主要能源。
在电灯发明之前,主要的夜间照明工具就是燃烧各种材料的灯,鲸鱼油就是一种高级的灯油材料。在化工技术进步之后,又开始从煤炭、沥青、油页岩、石油等物质中提炼照明油,这些纯度和危险度大相径庭的产品在当时都被称为煤油。
一些头脑灵活、眼光独到的商人,很快就发现在这些不同种类的煤油中,从石油分离出来的那种品质最为优良,便开始大量投资于此。一批埋藏深度颇浅的油田开始得到初级开发,其中产量最大的便是罗马尼亚普洛耶什蒂油田,至于开发的技术方式则相当原始——用铁锹刨开一层土,然后开始收集渗漏出来的原油。
其实石油业必需的钻井技术,早就被发明了出来,发明者是中国人。在古代自贡等地的井盐生产中,钻探深度多达数百米乃至上千米。这一技术在近代被欧洲人引进,后来又传入美国,只不过一直没人想到用这种东方技术来钻探石油。
19世纪中期,一个名为比斯尔的人在当时美国主要的石油产地宾夕法尼亚州开设了一家小公司,主要业务是收购零零散散的原油,然后卖给煤油提炼商。某日他不知从哪儿来了一股灵感,决定下大本钱用中国的井盐技术去钻探石油。
为此他高薪聘请了一位名叫德雷克的前火车司机来当“工程师”,在消耗了一年多的时光,换了许多井盐工之后,1859年8月27日,他们终于打出了第一滴油。
初露峥嵘
全美的投机分子蜂拥而至,很快宾夕法尼亚州产油的地区就被大大小小的钻井架插满,出产原油多到装不下。大量的炼油厂随之建立起来,量多价廉且质优的石油型煤油,很快就将那些乱七八糟的所谓“煤油”扫荡出去。在充分满足国内市场之后,美国还将其出口到欧洲,赚取了不少外汇。
涌进来“淘金”的人群中,有一位名叫洛克菲勒,他于26岁时以一家炼油厂为起点,逐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石油帝国。这个石油帝国的主要扩张诀窍就是垄断,除了开采业务暂时不参与外,其他石油业务,诸如提炼、销售、运输等等,统统控制,并以此为优势去挤垮那些业态单一的对手。
石油界的传奇人物约翰·D·洛克菲勒(左)
这个公司在1870年更名为“标准石油”(Standard Oil),意为它所产之物,当为石油界的标准,并开始全美范围的扩张,然后就是欧洲,乃至全球。
钻井与铁锹显然不是同一个级别的生产工具。短短几年,美国,确切地说,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便成为了全球石油产品最大的提供者,而煤油,则成为美国第四大出口商品。
当然会有挑战者,尤其是当一些实力雄厚的资本家族发现俄国里海地区有一个盛产石油的巴库后。这些家族中最先到来的是诺贝尔家族,也就是发明炸药的那位科学家之后裔。然后又有罗斯柴尔德家族。
在欧洲的“战争”开始后,这些家族又忙着开辟新的“战场”——亚洲。不过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运输。于是壳牌公司的创始人出现了。
其名为马库斯•塞缪尔,是一位英国人,祖上为荷兰裔犹太人,家族产业包括贝壳、航运,并与东亚,特别是日本有贸易关系。在商业伙伴的穿针引线之下,他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接上了头,并开始进行石油方面的合作。
为了运输原油,塞缪尔的公司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船舶——油轮,并用父亲卖过的各种贝壳进行命名。他的石油生意在不久之后随着油轮队伍的壮大,蜕变为鼎鼎大名的壳牌公司。
而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全球石油市场的竞争巨头,还没有壳牌的位置,那是洛克菲勒家族、诺贝尔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逐鹿之地。
在他们的争斗之中,亚洲的印尼群岛上又冒出了一家新兴石油公司:一家荷兰政府和王室都有股份的公司——皇家荷兰石油。为了应对“标准石油”的攻势,这家公司不久后就与塞缪尔的壳牌公司合并,形成荷兰皇家壳牌集团,也就是今日壳牌加油站所属的那一家。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又开始将石油扫荡出照明界,但内燃机和汽车的发明,却为这种黑色液体开启了一个更加巨大的市场。石油巨头们的黄金时代也即将来临。
如日中天
洛克菲勒的成功,得益于垄断主义,于是早在新世纪开始前,“标准石油”就开始面临一系列的反垄断控诉。起初依靠自己的金钱和人脉,洛克菲勒还抵挡得住,待到一些政治人物也参与其中时,就招架不住了。
1906年,应广大美国人民的“呼吁”,新当选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正式对“标准石油”开刀,在两年多的审理之后,“标准石油”被联邦法院勒令解散,上诉到最高法院的结果则是维持原判。
1911年,“标准石油”解散。从这个巨型垄断企业拆分出来多达34家公司,主要的遗产继承者是石油公司,从大到小分别为新泽西标准、纽约标准、加州标准、俄亥俄标准等等,这些公司依然规模惊人,不久之后,他们将成为“七姐妹”中美资公司的主力,成为美国能源战略的急先锋。
在美国人忙着“收拾”自家的石油巨头时,传统的世界霸主英国人却忙着组建一家政府背景十分强大的石油公司——英波石油。
所谓英波,也就是英国和波斯卡扎尔王朝,后者在1935年更名为伊朗。最初英国政府根本无意在伊朗寻找石油,之所以要成立一个公司,最大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俄国南下,当时俄国正准备修一条从巴库经波斯到印度洋的输油管道。
通过英波石油公司获得的石油开采权,以及大量金钱输送,英国政府成功阻止了俄国人的企图。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伊朗不仅有石油,而且产量颇大。
此时,海军大臣、造舰专家费希尔上将和丘吉尔意识到战争,特别是海战已进化到了改煤烧油的阶段。在他们的大力推动下,皇家海军的战舰全面升级为烧油型,并以政府名义大力资助英波石油,在其中占股51%,也就是英国国营了。
中东石油就这样登上了历史舞台。
一艘从中东地区开往日本的超级油轮
几年后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的机动作战兵器无一例外的都需要燃烧汽油或柴油。
石油,开始制约战争。
就在大战正酣之际,有关中东地区,特别是今天伊拉克、沙特等地蕴藏着大规模油田的地质学预测报告层出不穷,于是交战各方在此处也来了一番较量。随着德国战败,获胜的英法又忙着在地图上对幻想中的大油田进行瓜分。
意识到自己有可能被排除在全球最大油田地区的占有权之外后,美国政府立即强力支持美资公司进入中东,再度大谈“门户开放”,与英法公司争夺地盘,其中之主力,正是当年“标准石油”的一群后代。
在几番激烈较量之后,列强们最终达成了瓜分协议,代表各自国家意志和利益的几家巨型石油公司,通过合作的方式,对中东地区石油的勘探、生产、分配、消费等等环节作出了一系列安排,也就是实现了从上到下的一整套控制、垄断。
在接下来的数十年时间中,这几个瓜分者之间明争暗斗不断,其得分情况直接同步各自国力的升降。
在二战烽火熄灭之时,美国成为了中东石油的霸主。尤其是当伊朗方面不满英伊石油(即英波石油)的压榨,开始反抗时,因为国力衰退而无可奈何的英国,只得求助于美方。美方则是采取惯用招数,以中情局为主力,颠覆了伊朗政府,扶植起一个亲美政权来,然后趁势捞取大量石油特权。
尘埃落定之时,中东地区那一个又一个震惊世界的大油田,基本上都落入七家巨型跨国公司的掌中,它们分别是新泽西标准、加州标准、莫比尔、德士古、海湾石油、皇家壳牌、英国石油(即英伊石油),除了最后两家外,其余五家均为美国公司,其中除了海湾石油外,有四家都属于“标准石油”系统。
这就是石油“七姐妹”,它们开始成为全球石油的主要控制者和供应商。至于它们的控制区域,则是东起埃及、西到伊朗,面积七百多万平方公里。大片土地被以诸如“五十年”“一百年”的租让协议之方式收入囊中。
至于“七姐妹”的盈利能力,那是毋庸置疑的。1948年至1954年间,新泽西标准在中东石油上赚取了6.45亿美元,1954年一年新泽西标准在中东石油的投资为1300万美元,利润则达到了1.17亿美元。
危机前后
事实上在“七姐妹”的黄金时代里,油价并不是很高,即便因为战争等因素的影响,偶尔有所波动,也完全在工业社会的承受范围之内。暴利的来源主要在于中东石油开采难度太低,同时期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石油开采成本高达两美元一桶,中东则不到30美分。
不可否认,“七姐妹”是一个极其成功的垄断组织,更是市场运作的高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以强大的力量稳定着全球石油的市场秩序,拒绝过山车式的价格曲线,既不会暴涨,也不会暴跌。
不过随着石油史的演进,“七姐妹”的这种能力在不断削弱。越来越多的石油公司崛起,在“七姐妹”圈子之外的他们,被称为独立公司。这是一群不会理会老一套规矩的新玩家,四处寻找机会,签订回报丰厚的合同,大打价格战,向“七姐妹”发起连续的猛攻。
又有“七姐妹”势力范围之外的新兴产油国出现,比如苏联,那是“七姐妹”绝不可能去瓜分的对象,其石油又多又便宜,为了换取外汇,大量流入西方市场。
为了应对这些廉价石油攻势,“七姐妹”只有主动削减标价,如此一来就必然影响跟它们捆绑在一起的产油国之利益,因为后者的收入是与标价挂钩的。
需知当时正在兴起殖民地独立运动,产生了一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七姐妹”控制下的产油国,虽然还未加入这一行列,却已开始了另一种形式的独立。
产油国的石油官员,多有英美留学经历,谙熟西方那一套游戏规则,并对西方石油业与政府、资本势力之间的关系十分清楚。其中委内瑞拉有一位名叫阿方索的石油官员,曾在流亡美国期间,深入研究了这个国家的石油业,并注意到有一个名叫德克萨斯铁路委员会的机构,长期行使着美国国内石油产量调控器的作用。
这后来给了他灵感,那就是仿照其模式,创建一个产油国组成的委员会,利用各自的石油资源,从“七姐妹”等西方石油公司手中夺回决定市场的主动权。这就是后来威震一时的石油输出国组织,英文缩写简称欧佩克(OPEC)。
这个组织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最初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五个成员国。在之后漫长的十余年中,该组织成员国从五个扩大到了十个。
但以“七姐妹”为首的西方石油公司依然牢牢统治着石油世界,欧佩克并未讨到多少便宜,产油国也并未实现石油独立。
在迈入70年代后,局面有了巨大的改变。先是新兴的产油国利比亚,刚刚通过政变上台的卡扎菲,习惯派军官带枪前去进行商业谈判。接着是沙特等国纷纷要求与“七姐妹”成立的中东石油公司实行合营,其实也就是以极低价格或者干脆不给钱,强行获得股份。
耐人寻味的是,面对产油国这些举动,曾经强势支持“七姐妹”等公司的英美政府突然失去了声音。
而到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欧佩克更是有胆子以石油为武器,发动了一场专门针对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战争”,主要的战术则包括减产、禁运、提价。
当时全球石油产量超过五成都来自欧佩克,又恰逢一个特别寒冷的冬天。当欧佩克各成员开始大幅度削减产量,并对美国等国实行禁运之后,史无前例的石油危机便爆发了。
欧佩克在“开战”之后,宣布将油价从每桶3.01美元提高到5.11美元,然而因为减产、禁运带来的巨大供应缺口,西方国家的油价暴涨到了每桶20多美元。
战后西方的经济,是以每桶不到两美元的廉价石油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油价如此暴涨,如何吃得消?结果就是当欧佩克的石油战耗时三个多月结束之后,西方国家的经济也没有立即走出阴影,衰颓、萧条、低迷成了主题,省油的日本丰田、本田汽车也就是于此时成功打入了欧美市场。
从表面上来看,这场石油危机确实彰显了欧佩克的力量,让世人都知道产油国不是好惹的,油价暴涨也带来了巨额收入,1973年欧佩克的收入便从230亿美元猛增到1100亿美元,“造成了人类历史上财富最迅速和最惊人的转移”。但中东产油国并未获得石油独立,欧佩克更是在接下来的历史中逐渐失去了对市场的影响力,以至于一度陷入油价暴跌的困境中。
反观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表面上它们确实因为石油危机而来了一次“荷包大出血”,但直到今天,代表它们利益和意志的七姐妹等公司,也依然在主导着石油秩序。
今天的全球石油市场中,最强的力量,依然是它们,或者说它们的后代。欧佩克成员国,以及其他产油国所出石油,也有大半要依赖七姐妹去提炼、加工、销售,至于油气技术的领域,它们更是走在了其他竞争者的前列。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它们已经不复存在了,壳牌加油站,其背后的公司,实力很大,背景很深。
看历史已登录腾讯新闻、天天快报、今日头条、网易、搜狐、Zaker、蜻蜓FM、荔枝FM、喜马拉雅FM、考拉FM各大客户端,日均阅读量已达98.5万次。
且读且评论。本周最佳评论得赠书《希腊哲学简史》。
《看历史》2017年6月新刊,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1.《石油史“七姐妹”沉浮录|天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石油史“七姐妹”沉浮录|天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6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