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北仑肖春镇凤山村。初春的清晨,依然有丝丝寒意,渗入肌肤。
周玉军和他的家人已经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村外山上有一口泉水,每天清脆爽口,把甜甜的清水倒进村头的百年井。
这是周玉军家每天早上的任务。这是第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这项任务的完成者是周玉军早年的祖父,然后是周玉军的父亲,现在是周玉军本人。"鱼枷年糕一定是山泉水做的."三十八年前我爷爷于存琪定的规矩,至今无人敢擅自更改。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周玉军是他童年时代最重要的口味,那是他爷爷做的年糕。
我爷爷做的年糕很滑很有弹性,做久了也不粘。这是他最喜欢的食物。年糕包着油条,泡馍汤,青菜炒年糕,螃蟹炒年糕……周玉军流口水了。
十里坝村的人也很喜欢。每次村里有大戏,或者逢年过节,来买年糕的人都能打破家里的门槛。
一个年糕组两毛钱,邻居可以吃十几年。祖父母年老后,他们把重担交给了周玉军的父母。
但是到了2011年底,周玉军的父母突然决定关闭这家店。第一,因为年糕太累,导致父亲腰椎间盘突出。二是机器生产的“僵尸年糕”大幅打击,手工年糕业务逐渐式微。
周玉军无法忍受童年消失的滋味,所以他提出回家帮忙。当时,他已经在当地一所重点学校当了9年老师。他不得不放弃铁饭碗。他父母肯定不同意,强烈反对:“卖年糕不能发财。很难听到大学生卖年糕!”
只有爷爷欢喜,支持他回来传这个手艺。2012年,周玉军毅然退出铁饭碗,成为“年糕集团的掌门人”。在反对声中,他回家接管了前途未卜的年糕作坊。想要留住感情,首先要活下去。他摸索,在网上开店,拓展销售渠道。
那时候他每天晚睡早起,守着电脑。他形容自己是“活着就是为了听买家上门时的叮咚声”。
周玉军仍然清楚地记得他收到第一份订单时的兴奋。虽然他只挣了20元,但他太兴奋了,以至于彻夜未眠。后来他才知道是朋友偷偷拍的。
最初几个月,网上赚的钱只是九牛一毛。不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转折点很快就来了。
2012年4月播出《舌尖上的中国》,里面提到宁波年糕。借着这股东风,周玉军的网店一夜之间增加了订单量。
喜悦过后几天,问题又来了。原来御寒年糕作坊只有50平米的空间,无法按时完成年糕的量产。无奈之下,周玉军同意了父亲“再点些年糕”的提议。但是其他人家送的货,有的白得吓人,有的又钝又黄。一点都不好看。
他立刻停下来,租了另一个大场地,和家人昼夜不停地赶年糕。然而,制作传统年糕的步骤并不缺乏。
在年糕被推出后,周玉军向所有订单道歉,包括那些已经退款的订单。结果退了钱的人,尝了一口,回去下了新订单。
凭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口碑,才过了五年。鱼枷年糕年销量已达数千万,还远销美、澳、英、法等地。
相当一部分客户是老客户。有客户说奶奶是老宁波。每次她吃年糕,她都想买鱼枷。“因为鱼枷年糕的味道是奶奶小时候的味道,也是家乡的味道。”过去几年,鱼枷年糕一直遵循传统做法。30年前的我,现在的我。
晚稻粳米在山泉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研磨提炼。年糕的关键是水磨,水磨直接决定了年糕的口感。
用几十斤石磨,每一粒粳米都可以开发成最细的粉。与山泉水混合,形成乳白色的米糊,闪闪发光,晶莹如玉。流出的米浆用棉布装袋,挤出水,留下米粉,用古老复杂的扎法把袋口扎得紧紧的。然后把它放在一个特殊的装置里挤出水来。然后放在板凳上,用竹签粗碎,再用手进一步揉搓,直到变成粉末。
将米粉放入木桶中,在笼中用大火蒸15分钟。
蒸熟后,必须迅速倒出,放入石臼中。两人配合,继续推推搡搡。一个人拿着锤子,另一个人转身摩擦,保证节奏快,有力。
“董!董!哎!”这个声音每天固定,响彻凤山村的寂静空。过了几百遍,就安静了。这时年糕就成了。
“煮熟”的年糕吃完后,分子已经重组,可以立即食用。口感糯而不粘,顺滑细腻。
也可以卷成长条,晾干。当时炒,炒,煮。
在守旧的基础上,周玉军也试图频繁创新。
桂林桂花、青海枸杞、山东紫薯、云南黑糖...这些全国各地最好的食材都被他放在年糕里,做出了不同的新年糕。
但他坚持不放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经常以自己的年糕会发霉为荣,这是“为了家人”。“摇,摇,摇到外婆桥,奶奶请我吃年糕。蘸糖多吃几块;蘸盐少吃;吃半块酱油。”
这首童谣深深地印在了周玉军的脑海中。一家人做年糕的场景昨天好像也重现了。
现在,他会给孩子唱这首童谣,喂他们吃年糕。
玉家年糕要和孩子一起长大,成为她的童年,成为她长大离家最怀念的味道。
继承不就是这样吗?把最好的东西融入下一代的生活和他们的记忆中...
1.《宁波年糕 宁波80后老师辞职卖年糕 年入破1000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宁波年糕 宁波80后老师辞职卖年糕 年入破1000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72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