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女指挥家。她患了三次癌症。她已经88岁了,但声音依然像洪钟,打地板,依然活跃在领奖台上。她就是中国著名指挥家郑小英。
昨晚,一场名为“郑小英演绎马勒与拉罗的俗世之歌”的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我们再次看到了她的优雅和包容,也看到了她的坚持和追求。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女指挥我觉得我是今天最幸福的人。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位女指挥家,我赢得了世界上许多女性同行的羡慕。
因为我从小到大没有性别歧视,我感谢我的祖国,感谢我的人民。
-郑小英
郑小英,汉族客家人,1929年出生于五四运动后的一个新家庭。她六岁学钢琴,十四岁上台表演。她的父母也想让女儿成为一名独立的知识女性,于是送她去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读书,但没想到女儿心里有一团激情之火。在这所以“女士摇篮”著称的学校里,郑小英成为冲出校门参加学生运动的先锋。
1948年5月21日上午,17岁的郑小英,为了抗议国民党特务逮捕三名进步学生,高举抗议大旗,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同年,她离开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的学习生活,来到解放区。“到了解放区,我学会了唱群众歌曲。我的大多数同志都不知道音乐。我教歌曲的音乐知识比其他人都多一点,演奏节拍,开始指挥。”
1955年的一天,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大二学生郑小英被人事科通知,立即去接待室接受苏联专家的采访。原来这是苏联合唱指挥列妮·杜马舍夫,对音乐学院挑选的学生参加合唱指挥不满意,想看看有没有其他合适的前景。郑小英的出现让杜马舍夫眼前一亮,于是她成了那个班唯一的女学生。
郑小英合唱指挥培训班的这批学员是建国后第一批系统学习外国指挥艺术的群体,对我国指挥教育和表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小英1956年毕业,后来到中央音乐学院新成立的指挥系继续学习教学。1961年5月,郑小英演奏贝多芬第一交响曲时,苏联妇女以“中国第一位女指挥家”的称号首次报道。
为“洋曲中用”依旧奔走尘世之歌马勒
他下马给他倒了一杯酒
告别酒,
问他要去哪里。
为什么他不能改变一切?
他说,很痛苦的回答
我的朋友,
世界的幸福不属于我
告别王维
我从马上下来,给你斟酒,
我问你要去哪里,为什么。
而你回答:“我不满”,
会在南部的山脚下休息..
但是当你去莫府,
白云永无止境地经过那里。
看这篇课文,你能看出这是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根据唐诗的意译创作的作品吗?当年,这些诗漂洋过海,治愈了遭受多重磨难的马勒。现在,随着郑小英的摇摆,他们回到了中国,在千千给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唱歌。而且是中文的形式。
温柔的乐队和女声有时呈现出流浪者忧郁的秋日和疲惫的心情,低音管连续的低音和双簧管也不时导致女中音孤独的主题。伴随着中文散文诗的是音乐厅里演奏的《大地之歌》,隐约可见李白的《采莲曲》、《春醉》、王维的《送别》等作品。
作曲家马勒在爱女儿的时候去世了,同时发现自己患有心脏病。遭受多重打击的马勒,突然读了几首汉译唐诗。中国诗人的情怀和诗意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于是他有了这部感人至深的杰作。
中国管弦乐团演绎《地球之歌》原版并不少见,但多年来只有郑小英坚持用中文搬上舞台。“用中文唱外国歌剧和声乐作品,我知道这是个反潮流的东西,现在流行了,原创了。”郑小英突然问:“可是有了中文,普通人不是更能体会音乐的奇妙吗?”
80年代,她率团赴天津演出歌剧《茶花女》,连续演出39场,全是中文,满座。郑小英被台下的掌声和掌声惊呆了。从此,“在外国歌曲中使用”的种子深深地种在了她的心里。
为了让观众听到中文版的《俗世之歌》,从2012年开始,郑小英开始为其原版配中文歌词。“歌词太难配了。句子重音和音乐重音必须匹配。汉语有四声,一定要符合句法和音乐才算好。”80多岁的郑小英多次修改歌词。“我睡觉的时候会想,经常睡觉会觉得换个版本更好。
几年后,今年的郑小英已经88岁了。满头银发的她站在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舞台上,有力地挥舞着指挥棒,指挥乐队和歌手用中文演唱这部作品。当演出帷幕落下,听到观众的掌声时,郑小英知道他们听懂了马勒和李白、王维演奏的曲子...
如果我很迟钝,我不会打扰观众的耳朵
说如果有一天他能登上领奖台,
那是最浪漫的。
-郑小英
看着舞台上郑小英的精神,很难猜测她已经88岁了,也很难看到她被确诊三次癌症。人们说她是音乐界的“绝望女人”。她常年为音乐奔波,音乐也给了她摇摆的力量。
昨天上午乐团排练,郑小英和乐团聊天。说起这几年的一场演出,一个观众因为花湿了,郑小英没看见,一脚踩上去。结果他直接从舞台边缘滑到舞台上。
“管弦乐队和观众都在尖叫,他们都在想,‘结束了,老太太不会崩溃的。’但是我站起来的时候什么感觉都没有。继续指,哈哈!"听到是虚惊一场,乐队成员也笑了。"但是第二天起不来。全身都疼,疼了一个多月。”郑小英说,“一定是因为当时太激动了,没感觉到。"
听着老太太调侃的语气,我真的好像不是在说自己的事。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就是这样一个鲁莽的性子”。其实从90年代到现在,郑小英已经确诊癌症三次,接受过手术和放疗。一次手术前,她问医生:“手术后我还能指挥吗?”当她听到医生说“是”的时候,她觉得这句话给了她“极大的鼓励”。
直到现在,她仍然在讲台上有力地挥舞着指挥棒。据说前几年,郑小英在厦门开了一个演出大会。八十多岁的她,前面走的很快,后面一群记者跟不上。在昨天上午的排练中,音乐行进到了《地球之歌》的第六乐章“告别”。乐队指挥郑小英突然转过头,大声对侧幕工作人员说:“这里,字幕上加了‘葬礼音乐’几个字。”那气充满力量,和洪钟一样响亮。
走下舞台休息的郑小英,不时用白手帕擦额头的汗。当有人走过来对她说:“郑先生,我做你的粉丝50年了,当年听你讲课,”郑小英眼睛瞬间眯了起来,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不是白辛苦。我来这里只是想和观众分享我所知道的。多好!”
马上步入“90后”的老人,并不是想着退休,而是在不断“观察”自己在舞台上的反应是否缓慢。“歌剧和协奏曲对指挥灵敏度要求很高。指挥交响乐可以说了算,但歌剧和协奏曲尤其考验指挥的反应。”郑小英说:“排练的时候可以告诉表演者快点慢下来,但只能在舞台上配合,不能自己指点。如果我慢,就不要打扰观众的耳朵。”
-结束-
88岁的郑小英还能执着。如果你到了88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1.《客家人系有料 88岁新中国首位女指挥郑小瑛:有一天倒在台上才最浪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客家人系有料 88岁新中国首位女指挥郑小瑛:有一天倒在台上才最浪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750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