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是什么?
大多数有事业心的教师都有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意愿,但对专业发展的目的是什么的理解往往存在一定偏差。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老师是因为学生而存在的,我们的专业服务对象是学生。因此,受教师专业发展影响最大的主体是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以自身的成长带动学生的成长,这才是教师的真正价值。教师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寻求个人专业发展的真谛,这也是当前师德建设的应有之义。
毫无疑问,学生的成长必须是全面的、健康的和可持续的。多年来,我们极力反对的应试教育在这方面造成了很大的问题。仅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和学校的教学和学校表现的做法将教育带到了危险的边缘。事实上,在应试教育的生态下,所谓的教师专业发展必然是片面的、变态的、不可持续的,实现的学生成长无疑是片面的、变态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锻造全面发展,这已逐渐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陈旧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己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要加强师德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倡导全社会尊重教师,重视教学。教师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只有专业素质高的教师才能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尊重,这是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风气的必然要求。教师的终极价值是以德育人。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在于教育能力的提高,其次在于特定学科教学技能的提高。自我素质高的教师可以用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优秀的行为品质为学生示范,影响和感染学生。教学技能高的教师能够按照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以高超的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中,教师的教育素养是首要因素,教学技能是必要条件。就教师专业发展而言,二者缺一不可。
“素养时代”师德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随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总体框架的正式公布,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和以课程标准为总大纲编写的学科教材将陆续发布,从而中学教育将迎来“素养时代”。“识字时代”的一个显性特征是改变过去教育中过分强调考试成绩而忽视教育实际效果的倾向,改变教育与教学之间的“两张皮”现象,实现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统一,因此提出将“教”改为“教”。而不是“教”,要树立“教”为“教”服务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忘记教育的本质。在这样一个“素养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必然不同于以学生成绩为基础的应试教育时代。过去在选拔优秀骨干教师,甚至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时,过分强调考试成绩显然是不可行的,单纯依靠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显然是过时的。那么,在当前的“扫盲时代”,师德建设的重点在哪里?什么样的教师才能成为优秀的教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发展?
在我看来,师德建设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美德作为教师的灵魂,始终是促进教师自我意识和自由发展的根本要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支撑点,能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首先,需要具有道德素质的教师来完成培养道德操守的根本任务。教育人,首先要教育自己,建设自己。教师的首要地位应该是教育者,教师对学生最大的影响应该是自身的道德品质。这种影响尤其表现在教师德性对学生人格和精神品质的塑造上,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的终极价值。
第二,有道德素质的教师要体现教书育人的价值。在教育与教学的关系中,我们过去一直强调的其实只是教学,也就是所谓的“知识型”。虽然我们也在所谓的三维目标中发挥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育功能,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极端功利主义,教学中的教育几乎荡然无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突出学科教学的教育功能,这就要求我们真正把“学科教学”升华为“学科教育”,把过去的“知识导向”转变为“素养导向”,用核心素养来引导、引领和辐射各学科的课程教学,从而真正彰显学科教学的教育价值,使其自觉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从而实现从“知识核心时代”到“素养时代”的转变。在转型过程中,学科教师, 作为参与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是实现主体教育功能的根本。
第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必须以德性修养为基础。教师的专业成长首先必须是道德成长。没有德性的“技术理性标准”的教师专业发展只能是畸形发展,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有害的。在教师的所有必备素质中,道德素质必须处于主导地位,这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性质和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的发展就是美德素养的发展,美德素养是教师素养“建设”的基础。
基于以上思考,“素养时代”的优秀教师必须是具有较高道德素养的教师,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包括对其道德素养的提升。当然,提高教师道德素质不应该是师德建设的全部内容,一个教师不注重自身专业技能、信息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违背师德的。因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构建一个教授核心素养的素养工程,而这个工程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所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优秀的教师必须是在这个系统工程中相对更合理、不断优化的教师。
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的服务取向是什么?
如上所述,师德极其重要,是师德建设中最重要的。在“识字时代”尤其如此,但并不否认提高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性。显然,两者并不是截然相反,而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应该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在教育教学技能上不上进,混日子的老师,也是缺乏师德的。那么,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的服务取向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答案。在应试教育的生态下,教师技能提升的服务取向主要是为了学生取得好成绩,即服务考试,进入“识字时代”。当然,教师技能提升的服务取向必须指向学生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目前,核心素养不仅有一个共同的总体目标、三大块、六个方面、十八个重点,供学生开发核心素养体系,而且在各个学科中还有更加耀眼的核心素养内容,这似乎给教师们一个从哪里入手的困惑,以及选择关注哪个素养的困难。从理论上讲,笔者赞同这一素养体系的科学合理性,从操作层面上讲,笔者赞同福建师范大学余教授对核心素养的阐述。在他看来,人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正确的价值观;第二,科学的思维方式;第三,优秀的行为品格。基于余教授对核心素养的三维理解,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的服务取向是明确的。一是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让学生在当下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即主要解决学生在思想层面的困惑问题;二是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特别强调学生具有高水平的思维能力,锻造出一批能遵循思维规律、思维能力深厚的优秀学生;第三,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塑造过程,学生可以表现出优秀的行为品格,在生活和实践中成为大写的“人”。
只有正确的服务导向,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才能在“素养时代”实现其作为专业发展应有的价值,否则所谓的技能提升就会偏离应有的方向,这也是师德缺失的表现。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素养时代”,师德建设,尤其是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是重中之重。加强师德建设,要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适合时代发展的阐述。对此,我们应该在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更准确的理解和定位。笔者认为,对上述三个问题的正确思考和回答,是实现对师德建设的深刻认识和专业发展的准确定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现阶段培养和造就更多德才兼备的教师的必然选择。
作者是南通大学附属中学
张文的来源是《中国教师》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