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道地药材作为中医的基础,其培育和发展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经济日报》在产经版头条刊登了《中药生产走向正宗和改良品种》一文,介绍了中药在中国的种植情况。“粗放落后的供应方式难以适应高质量安全卫生保健需求的高速增长。”怎样才能科学有效的种植中草药?面对这一问题,《经济日报》以四川省都江堰三木药材基地规范化种植为模式,宣传科学种植的重要性。
经济日报(2018年11月27日07版)
发展中药产业,不仅要保证质量,还要提升价值。《经济日报》以产自四川的附子为例,介绍了附子经过药学工作者几十年的探索和传承,如何逐渐形成“浸泡、漂白、切割、蒸煮、蒸煮、油炸、烘烤、发酵”八大工艺流程。近年来,附子产品的终端销量逐渐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人民日报》见证了四川中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国门为当地人民服务。11月27日,《人民日报》以“四川内陆开疆拓土”为题,在“五年从代到路”系列报道中,介绍了四川如何通过发展文化、物流、经贸等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特别是四川中医通过建立海外中医中心,将中医文化带到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促进了中医文化和技术的发展。
人民日报(2018年11月27日第10版)
目前,四川省已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黑山、捷克、德国、阿曼、苏丹、白俄罗斯等国家建立了一批海外中医中心。先后派出30多名中医专家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服务,指导省内中医机构开展50多个国际合作项目,累计服务量超过4万人次,重点打造四川中医“健康丝绸之路”。
1.《四川中医 四川中医药又被点名表扬啦!》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四川中医 四川中医药又被点名表扬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803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