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018年未来科学奖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李嘉阳、袁隆平、张启发获得“生命科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系统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采用新技术培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方面的开创性贡献。马大伟、冯小明和周齐林获得“材料科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的途径。林本健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以表彰他开创性的浸没式光刻系统方法,纳米级集成电路制造的不断拓展,以及摩尔定律的多代延伸。每个人的奖金是100万美元。
未来科学奖成立于2016年,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和企业家联合发起的民间科学奖。未来科学奖以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为主,奖励在大中华区做出突出成绩的科学家。奖项采用定向邀请的方式提名,由杰出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家委员会进行专业评审,坚持公平、公正和公众信任的原则,维护奖项的独立性。
目前,未来科学奖共有三个奖项:“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奖涵盖大生命学科相关的所有基础科学领域,包括医学和代谢学基础化学;材料科学奖涵盖所有与材料科学相关的基础科学,如物理、化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奖涵盖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每个奖项不超过5名获奖者,每个奖项由4名捐赠者共同捐赠,每人捐赠25万美元,单笔奖金为100万美元。
2016年首届“生命科学奖”得主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他基于在孕妇外周血中发现胎儿DNA,在无创产前胎儿基因检查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2016年材料科学奖获得者是清华大学的薛其坤教授,他在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单层Fe-Se超导等新型量子效应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2017年,清华大学的施一公教授获得了“生命科学奖”,以表彰他在分析真核信使核糖核酸剪接关键复合物的结构和揭示其活性部分和分子机制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获得“材料科学奖”,以奖励他对量子光学技术的创造性贡献,使基于量子密钥分配的安全通信成为可能。2017年,“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被授予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以表彰他对二元代数几何的深刻贡献。
延伸阅读“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挡住了别人的路?袁隆平,请不要这样消费!最近朋友圈流传一篇呼吁“暂时忘记袁隆平”的文章。作者拼凑了几个数据故事,采访了几个农业爱好者,得出“杂交水稻之父”名不副实的结论,袁隆平掩盖了其他科学家的光芒。观点和逻辑的荒谬,没有任何意外,引起了痛苦的批判。资料图 袁隆平 新华社记者李尕摄“杂交水稻不是我自己的成就,而是整个研究团队的成就。”
这是袁隆平经常说的一句话。俗话说,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领域,科研创新都不是个人一个人能完成的,只有齐心协力,不断奋斗,才能有所突破。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专心做大事”的特点在很多科研成果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青蒿素的成功开发得益于7个省市60多个单位的跨境合作;量子卫星空的成功崛起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天文台许多研究所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齐心协力、集体研究的协作机制,也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创新突破的优势。
团队合作一定要有领导,两者不矛盾。而我们之所以用某种性格来代表我们的研究团队,往往是基于他们在求真中的决定性作用。
以袁隆平为例,他是第一个发现水稻“杂种优势”现象的人,也是第一个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告诉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值得做的人。他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关注和赞扬“袁隆平”,并不是否认其他参与者的贡献,而是旨在欣赏他们在科学研究中的开创性贡献。当然,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其他科学家,但这不是以忘记任何人为代价的。此外,任何科学家的优点都不会因为缺乏追随者而被抹杀。
仅仅因为袁老被冠以“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就莫名其妙地得出他“挡了别人的道”的结论,是一种愚蠢的逻辑。如果再这样传播下去,制造对立,获得流量,煽动情绪,那就是没有底线的恶意炒作。
面对舆论领域的风波,袁老依然保持冷静。据报道,在长沙烈日下,88岁的袁隆平依然践行着“只有下田最幸福”的信条,仿佛一切对外纠纷都与自己无关。
也许在他看来,对科研的狂热追求才是最重要的。这种价值也是许多科学家的共同选择。
面对诺贝尔奖,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多次表示“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也属于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并在领奖后的第二天照常进入实验室。
在科研上,我们不避讳名利和虚妄,我们的生活低调简单不做作。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老一辈科学家的真实面目,更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能成为攀登科学高峰的“关键少数”。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正是因为有大量这样的实干家,中国的前进步伐才能如此坚实。
近年来,得益于日益丰富的传播手段,程、“核司令”、李孝文“院士布鞋”等研究者纷纷进入大众视野。面对意想不到的人气,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希望你不要关注自己,想把精力用在科研上”。
在日益喧嚣浮躁的时刻,这样冷漠的感情和务实的精神,无疑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整个社会也应该给予这些实干家更多的关心、尊重和信任,而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制造“爆炸钱”恶意消费。
这不仅是对科学家最起码的尊重,也是对科技中国的责任。
范荣
1.《2018未来科学大奖 2018未来科学大奖:7位科学家获奖 每个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18未来科学大奖 2018未来科学大奖:7位科学家获奖 每个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813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