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漂亮的财务报告很难掩盖核心业务增长缓慢的事实
今年3月,顺丰发布了第一份年报。去年,顺丰控股收入574亿元,同比增长21.51%,净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279.55%,2015年为11亿元。扣除12.3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增加10.2亿元,利润增幅为62.85%。
《2016年旧金山年报》披露了这一操作
而顺丰的主营业务快递物流的收入增长率仅为21.75%,毛利率水平甚至略有下降。那这种高利润增长是怎么来的呢?
顺丰的主营业务快递物流的增长率和毛利
年报中可以发现,2015年,顺丰的商业和电商亏损达到8.66亿元。2016年,通过剥离这部分业务,直接节省了7.57亿销售费用,贡献了70%的利润增长。
换句话说,核心快递业务通过正常运营的利润只增加了2.7亿元。与15年相比,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率仅为13.8%,明显低于62.85%。也低于其核心老化产品的收入增长。
2016年,顺丰剥离顺丰业务和顺丰电商
剥离业务节省了近7.57亿英镑的销售费用,并贡献了70%的利润增长
顺丰快递主营快递业务稳步增长,其他业务如国际快递业务、冷送、重件等。,虽然他们的增长速度很快,但他们的收入贡献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快递业务增长缓慢,而其他业务增长迅速,但没有增加利润
可以看出,百花齐放的背后,核心业务的增长速度有限,而其他业务仍在亏损。金融调整和业务剥离是一次性的,未来的增长应该回到基本面。支撑高估值需要快速增长,但顺丰第一份年报似乎没有答案。
第二,短期内有可能失去快递老板的地位
SF的收入是几个无障碍部门的总和。快递老板尽职尽责。
但长期以来,快递行业有两个收入尺度,一个是快递公司的经营收入,一个是整个快递网络的收入。全网收入也叫收款收入,即单一快递网络下的整体收入。对于顺丰来说,两者没有区别,加盟模式的准入也包括其所有附属网点的收入。顺丰的单票收入高达24元,而童渊申通的单票收入只有3-4元,这是因为顺丰的平均票收入包括了所有的运费,而童渊申通只包括了面票费+中转费+递送费,不包括收货网点的拦截部分。。鉴于两种不同模式的收入口径不同,单纯得出顺丰是童渊几倍大,创收能力是童渊几倍大的结论并不合适。
某淘宝店寄了一个包裹,要10块钱。可能给了附属网点6块钱。童渊只用了4元钱就买到了它。其中1元为品牌使用费,1.5元为中转分拣中心费用,1.5元为委托目的地网络的派遣费。
各类上市公告披露数据对比
此前,行业主要采用全网营收进行对比,包括所有相关公开报道。2012年,国家制定了全行业整体发展规划,提出2020年前打造两家年收入超千亿的快递运营商。这是指全网收益。
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整个网络收入也绝非一无是处。财务比较运营收入,行业地位取决于全网收入。全网营收越大,市场容量越大,服务消费者越多,影响力越大,资源整合动员越大,行业地位越高。虽然童渊的营业收入只有顺丰的1/4,但业内没有人真正把童渊当成一个1/4顺丰的小公司。
顺丰的总网络收入份额一度达到20%。但由于增速滞后,逐年下滑,很可能失去领跑者的地位。童渊申通的运费是顺丰的1/2,只要数量是顺丰的两倍。有可能超过顺丰。2016年2月,童渊老板娘张小娟在杭两次发布会上透露,2015年童渊总量约35亿件,全网营收350亿元。根据童渊发布的业绩预测,2016年,销量和收入增长超过40%。全网营收可能超过420亿元。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童渊,甚至中通、申通都有可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在全网营收上超过顺丰,甚至比顺丰更早突破千亿大关。SF可能会跌到三四甚至更晚。
童渊的商业增长率
第三,顺丰增速落后于行业,电商部分正在边缘化
2016年顺丰国内快递业务收入增速仅为15%左右。19.5%的整体收入增长率也远远落后于同期的44.6%。回顾近几年的数据,其增速早已与行业脱节,差距拉大。2016年比行业低25个点,比申通童渊低一半,比中通低1/3。
顺丰与行业整体收入增长率比较
顺丰与其竞争对手的收入增长比较
很多报道在分析顺丰快递时有两个论点:过去快递行业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对未来电子商务物流快速增长的预期。的确,快递行业连续六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主要来自于电子商务物流的增长。电子产品占比已经超过80%,对增长率的贡献在80-90%。2016年网购增速只有24%时,快递量受益于四五线城市和农村电商,增速仍高达50%。预计快递在三到五年内仍将保持30%-40%的高增长率。但是这两个判断有点舍不得顺丰。顺丰的整体份额一直在下降,在电商市场长期处于边缘化和小众状态。
SF数量和收入份额的变化
注:顺丰在最新年报中没有给出国内快递业务的详细数量。只给了整体25.8亿票,增长率31%,前后口径应该不一样,所以2016年份额有所增加。但不影响结论。如果2015年比例是8.22%,16年数量增加31%,那么份额实际上已经下降到1.31/1.5*8.22%=7.1%左右。
在去年的电话会议上,顺丰表示,双11的电商产品只占自身产品的10%,通常会更低。基于此,推测顺丰电商产品在电商零部件中的份额仅为1.2%。即使考虑其他各种因素,比如很多电商客户使用顺丰快递,通达在计费,顺丰在电商的份额也不应该超过4%。而且以后会更少。如果快递行业继续增长30%-40%左右。如果顺丰还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2020年的成交量份额将跌破5%,营收份额也可能跌破10%,电商份额更少。当时虽然在商业部分还是有绝对优势的。但是商业配件大板块只剩下10%,已经不是快递行业的主流。
第四,市场份额决定了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会损害顺丰的长远发展
顺丰在最近的业绩会上明确表示,不注重市场份额。毕竟利润是衡量投资价值的关键。和苹果一样,它的份额不高,但却占了行业利润的90%。这对制造业可能有用,但在有网络效益和规模经济的快递市场,市场份额很重要。SF的说法多少有点自我安慰。
1)量大有助于网络建设和优化,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如果某个四五线城市每天收到100张票,顺丰5张,童渊20张。那么,一定是童渊,而不是顺丰,将是第一个在这里建立网点和支持运输的地方。另一方面,童渊一个网点一天发20票,顺丰只发5票。平均分配的票价是顺丰的1/4。过渡和车辆也可以有更高的装载率和利用率。价格优势反馈到全网,全网继续抢食份额,实现正循环。
2)量大可以实现薄利多销,完全积累。蚊子吃太多肉也能养龙!
份额越大,粮草越充足。放弃市场,是为了壮大对手。通达系从一个不正规的加盟车间起步,能够成长为市值数百亿的巨头。正是电子商务市场给了我们巨大的利润积累和持续增长的时间。2012年,童渊只有9亿件,是16年的30%。当时没有资本的宠爱,管理混乱,老化缓慢,零件损耗频繁,地头蛇造反,没有系统的自动化,缺少精英人才。短短五年,服务水平、资金关系、总部管控、管理水平、系统技术、航空空团队发展迅速,野鸡变凤凰。
通达系的服务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数据显示,2016年,超过75%的时限在三天以内,满意度持续提升,暴力整理和偷盗行为减少,通达和顺丰的差距缩短到六小时以内。即使在双十一期间,根据1亿包裹的时效统计,平均花费时间2013年为9天,2014年为6天,2015年为4天,2016年仅为3.5天。
3)电商部分接近新的业务格式,孕育了更多的跨境机会,而商务部分则逐渐成为瓶颈。
电子商务更接近商业流和资金流、更年轻的行业、更活跃的需求、更多样化的客户群、更大的创新空,以及更信息化的网络场景。更容易萌发新的技术和模式。比如智能仓储,大数据,机器人,AI。越接近机会越大。
相反,业务块业务更加碎片化,数据含量低,场景和客户更加传统。成长的瓶颈越来越明显。国际数据显示,商业项目的最终增长率往往与经济增长率一致,但随着电子办公、电子政务、电子发票和电子签名等各种应用的出现,增长率将越来越慢。
顺丰继续专注于商业项目,可以形成垄断,但逐渐成为加拉帕戈斯。外来者通过竞争和各种跨境合作不断进化。一旦成长为大鳄,谁又能抵挡住诱惑,放开门票平均单价高一倍的商务配件市场?
5.电子商务零件的核心在于低成本
SF为什么做不好电商?很多人明白顺丰什么也没做,但却没有看到顺丰从2012年开始所做的一系列内部努力,以及缺乏人性的辛酸。顺丰对电商的执念由来已久,顺丰真的不可能不做电商。主要是因为电子商务部分和商务部分的本质区别: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两者的需求完全不一致。顺丰的优质服务表现为性能过剩,性价比差,不被电商客户接受。
1)电商零件多为批量发送,对价格极其敏感。
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的使用频率相差很大。商务项目,发送频率极低。一票攒10块钱,一年也攒不了多少。顺丰给员工打了30%的折扣,每年10票,但大部分员工都用不完。但是如果一个淘宝店每个月发一万张票。每票少1元,年利润增加12万。通达系经常在三毛和五毛之间大打出手。SF的价格高于5元甚至10元,怎么才能切入?
2014年,小米公布数据,顺丰第二季度用了614万单。如果小米拿到顺丰30%的折扣,也就是均价在16元,如果他换成均价在10元的通达,每年节省的成本就达到1.5亿元。所以顺丰快递要担心被服务进步快的通达抢走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差的就是几亿元的利润。
2)电子商务组件容错性更大空,服务质量要求低
网购人同时购买商品和快递服务,商品是核心,不是快递。商品是可以复制的,所以快递异常的后果是可以控制的,而且空之间有很大的容错性。缺点是通达被诟病时效性不稳定,点评服务差。通达一直想推保价服务,但是做不到。原因是按照上面的例子,每张票只加5毛保护费,每年多花6万。
但业务项多为账单、单据、个人物品等难以复制的物品,丢失或延误的影响远远超过快递托运。即使丢了一张票,损失也可能是巨大的,所以对服务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3)电子产品决策者对服务质量的直接感知不强。
付款人是企业的上帝。快递公司只需要关心寄件人的感受,收货的买家几乎不直接付款,往往是想要上帝的待遇。这时候就要看收件人的意见能否影响发件人的决定了。淘宝店发包时,卖家和买家的关系比较弱,卖家不直接关注时效性和服务。反正整个网络都差不多,只要客户不抱怨,不差评,都无所谓。由于物流速度快,真正会影响购物决定的买家已经去了JD.COM。然而,商务文件的收件人和发件人关系密切,直接沟通。发件人比收件人更关心时效性和安全性,服务意识更强。
客户群完全不同。顺丰和通达在各自领域都有优势,这是市场演变的正常结果。而有话语权的白领、媒体、普通消费者只是偶尔发几条商务/私人物品,但很多电商收件人并不直接付款。他们深刻意识到了通达和顺丰的服务差距,却从来没有用关怀和顺丰的悬殊成本。让整个社会都来听这两个人的口碑。但是,不管消费者有多不喜欢通达,有多爱顺丰,一旦淘宝让消费者加价,改成顺丰,大部分都会退出。这时候就像店家一样,一定要权衡顺丰在电商方面的必要性和性价比。
由于价格战,贵一倍的顺丰快递只能寻找狭窄的细分市场空,比如高客户单价、高端品牌、时效性要求高的细分市场。不幸的是,这些类别的电子商务的渗透率本来就很低,主要的在线市场也被自营B2C所覆盖,如JD.COM。顺丰快递在电子商务中的边缘化不难理解。
6.顺丰快递也不是没有电商物流的机会,可惜错过了
王伟在2013年统一内部思想后,立即从三大方向入手:1)打造电商快递产品和仓储配送网络;2)切入生鲜、冷藏运输、汽车零部件等垂直市场,3)自己做生意。如今,电子商务的优惠待遇导致利润率暴跌,被迫放弃。2016年仓库调拨业务增长25%,只有同行的一半,也算失败。生鲜冷藏运输并没有迎来大的市场爆炸,难以盈利。顺丰不喜冷不热,性成了一时的笑料。
顺丰未能切入电商的原因是:忽视电商的本质,高估服务和品牌的作用,想在同一个B2B网络上嫁接电商物流,以至于电商的成本一直没有降低到通达部的水平。大量资源配置支持快速、安全、稳定、及时响应、售后等优势。,对电子商务零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这样一来,就像顺丰所经历的那样,没有大网络的帮助是无法推广的。一旦网络混在一起,电商配件的成本就会失去竞争力,电商配件的质量和利润就会降低,品牌和价格体系就会混乱。这是基因的问题,也是选择的问题。顺丰不需要完全转型,也不一定太谨慎,风险很大。如果你穿鞋,害怕赤脚,那么失败是必然的。
回头看顺丰,也不是真的没有机会。他们都在犹豫中错过了机会:
1)错过B2C物流
如果顺丰在2010年左右把握住B2C的大势和自营电商的痛点,果断投入战略资源进入B2C物流,刘此时可能还没有足够强大的理由去承担建设自己物流的风险?也许可以形成B2C+ SF vsC2C+通达的格局?不幸的是,顺丰在这个时候仍然不屑电商。2013年B2C已经占领半个国家的时候,顺丰再一转身,发现即使苏宁易迅开始打造物流,最有可能的B2C盟友也变成了对手。
2)菜鸟抢走的仓库分配机会
2013年,意识到电子商务巨大价值的顺丰快递选择在仓库分配解决方案上实现转机。仓库需要更高的资金投入和服务深度,批量发货也可以大大降低成本。顺丰凭借资金、技术、团队、品牌优势,面对通达,胜算大。遗憾的是,2013年,一个局外人新秀出现了,带来了阿里在人、财、名上的支持,打破了物流行业的封闭循环。生活夺走了这个生意。经过互联网巨头的介入,物流行业早就为物流人出尽了力,顺丰在物流行业的优势被另一种玩法挑战。
菜鸟整合资源,统一标准,推动电子化实现,加强大数据应用,协调各种运输能力分工,全国范围开仓,收购各种干线/仓储/设备/落地配送,推广各种创新技术。没几年就打通了任督二脉,大幅度推广淘宝物流,带来了飞接,认童渊为干儿子。SF在全国建了近百个电商仓库,形成了庞大的仓库网络,但一方面挡不住菜鸟淘宝流量的威胁,另一方面又要付出极高的代价扼死它,而且没有电商经验,几战而败。
3)双网运营的错过策略
早在2013年,顺丰也讨论过从另一个熔炉切入电商,解决两种模式争斗的痼疾。收购是选项之一。当时快递行业不受资本青睐,上市遥遥无期。如果顺丰真的买了通达的一家公司,那就是引进管理和技术。所以在今天,双品牌独立运营也不一定不可能。
2012年8月,申通仅以1.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田甜快递。过去11年,通票不到3亿票,营业收入10亿左右,利润只有1亿多。连真钱都不要换股交。
可惜最后SF没有心软。首先,它过于自信。二是没有预测到新秀空的诞生。更重要的是,它被称为优越感。但今天的通达早就被列为资本宠儿,市值近百亿美元。如果顺丰再想谈收购,哪怕有可能,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speed、speed、Leap-forward等中小型快递公司都在走向IPO,收购成本要付出很高的PE,即使收购无法改变整体格局。
4)混乱的变化浪费了宝贵的三年时间
在最关键的时候,SF陷入了几年的试错和空消耗。从2013年产品激增,2014年事业部全面出击,到15/16年反复的战略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后果正如一位老员工所说:
“钱只是小事。第一,对整体士气影响很大,高层的威信和员工的精神都受到了很大的挫折。在此之前,顺丰人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不管是电商还是金融,敢于思考,敢于闯,面对JD.COM阿里从不畏首畏尾。从此内部员工变得保守谨慎,对上层和底层缺乏信任,慢慢接受命运只做后勤,再加上创新失败后的冷血裁员,使得大量人才要么离职,要么为了生计撤退到表达BG甚至地区。人才和战略决心的损失比金钱的损失更致命。第二是时间。顺丰折腾的那两三年,是快递行业争霸最重要的时候。而组织结构的空消耗和业务多元化的失败,使其错过了与竞争对手拉开距离的最佳时机。三年时间足够菜鸟和通路了,而且已经大大赶上了。”
王伟在2015年还是劝大家拥抱改变,但直到2016年才在内心反思:
“主要原因是我比较激进,高估了我们的能力,把摊子铺得太大,规模太大,导致成本高,反过来对员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影响,有些员工甚至离开了公司。2016年,SF肯定不会像2015年那样大动干戈,会重拾2015年失去的一些机会。”
5)放弃提前上市和杠杆发展的机会,很可惜
关于顺丰上市的最早传闻是在2012年。拒绝投资银行的几十万份晚餐,是内部音乐的传奇。但是今天,原来的执拗,有些讽刺。有报道称,2015年底的现金流其实很紧张,顺丰的发展一直处于资金匮乏的状态。顺丰商业的失败不算什么,因为遗憾的是人们因为缺乏资源而不敢尝试,不敢犯错。去年有人指出:
当时顺丰是“稳步前进”。从2014年到2016年4月底,仅购买了16架飞机,达到30架自有全货机。往返导航空,只能投放半年,一口气订了20架。市场竞争是如此残酷和讽刺。在权衡中,竞争对手无缘无故被估值了几十亿,而顺丰未来不仅会被至少10%的市场份额吞噬,还会被至少低估三分之一。
2012年顺丰快递领先其他快递公司不止一个位置,有绝对的龙头作用,王伟几乎入选年度经济人物。即使性和偏好出错,在O2O和新鲜电商的大泡沫下,也是一个优秀的故事。当时应该是快上市了,融资扩大了,但是是监狱,自己定界限。不要利用资本的力量扩大与对手的差距。没想到,我学会了龟兔赛跑,在终点线白白等了5年,直到2016年底,和三冬一大携手上市。
相反,童渊先是带阿里投资,然后果断上市a股,跑赢顺丰成为第一家快递股票,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圈钱,进行大规模并购。继续以飞机为例。顺丰已经发展了9年,总共有51架飞机,而童渊在2020年将有50架飞机。这就是SF鄙视的资本的力量。2016年下半年,一次将有四五家公司上市。想象一下,最近几天几个老板会互相打听,一天不做打算就互相争夺。想必当时的SF高管肯定是喜忧参半。
七、错过电商后,未来该补救什么?
1)风巢是一把双刃剑,福报与灾难未知
快递柜的崛起,实际上削弱了顺丰在时效性和服务感知上的优势,双十一顺丰的时效性只领先6个小时。现在我们等到晚上从快递箱里拿东西。把所有快递的及时性和服务提升到一个水平,不利于消费者对顺丰优势的感知,顺丰的保费基础也会动摇。长期来看可能对SF不利。但这场战斗是快递柜企业发起的,顺丰只是被动。就算切肉,刀最终也会变成自己的。盈利模式不清楚,而且因为件数比例小,是通达的婚纱。
2)国际化会很难,收购是最有可能的路径
中国的市场是美国的几倍,确实有可能把SF推得更高。但是国际化的道路还是会很艰难。因为现有的巨头都是随着国际商业快递的全球化而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很难说是先有国际快递市场还是先有国际快递企业,两者共同成长。但是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已经没有了。
SF的国际化门槛没有折扣。但是在这几年的激烈竞争中,效率被优化到了极致,价格战空并不大。现在SF进入红海,降低成本,提高服务都很难。后期顺丰应该想用跨境电商,但是小包装业务并不能帮助顺丰快速建立真正的目的地网络。所以顺丰的国际化,未来很可能会剩下并购的资金。
3)冷运输本质还是电商物流,价格战难以避免
除了少数药品和特殊食品,无论小龙虾、大宅蟹还是鱼干,冷藏运输都是为商品销售服务的。本质上也是电子元器件。和电商零件一样,后期的价格战是无法避免的。要想在庞大的冷链市场上有所建树,正确的方向是满足基本需求,尽可能降低成本,多盈利空。
如果顺丰继续走精品路线,很容易重蹈电商物流的覆辙,但可能会成为小众高端的边缘玩家。2016年9月,童渊正式进入冷链,开始抢顺丰的大闸蟹业务。不仅仅是快递。传统冷链企业,菜鸟联合航空空有限公司与Landing合作运营B2C冷链仓储网络,在成本上均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4)外部技术力量的涌入,掀起了物流业的洗牌和转型
京东智能仓储与申通分拣机器人。童渊无人机,菜鸟投资快速仓库,各种送货机器人,以及可能的无人驾驶卡车。新技术一夜之间涌入快递行业。大量黑技术自己来谈合作。快递公司已经成为验证物联网和AI商业化的理想平台。只要他们开放大胆,就能快速应用一堆黑技术。
很多快递公司在没有前期科研积累的情况下,在外部合作伙伴的帮助下,可以立即实现跨越式发展。因为零基数,没有迁移成本,甚至弯道超车。这对于顺丰来说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被新技术拉到同一起跑线。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仓库中的应用可能仍然会发生最大的革命。因此,JD.COM、唯品会和新秀是最积极的推动者。接入更容易受益。但有可能技术进步可以扭转顺丰和通达在性价比上的差距。
最新的技术发展帮助通达超越曲线:申通的分拣机器人
结论:顺丰错过了成为更大企业的机会
没有人会质疑顺丰是一个伟大的企业,迪克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创业英雄,每个熟悉他的人都被他的个人魅力所折服。无论是自营还是发展航空空,他们都是先行一步,有着卓越的战略眼光,击败EMS,成为商业零部件霸主。不幸的是,电子商务部分存在疏忽。在初期,电子商务的战略价值被低估,关键时刻由于不确定性而失去了机会。为了弥补,困境加剧。最后错过了成为更大企业的机会。
今天的顺丰快递估值高达2000多亿元。光鲜亮丽的财务报告难以掩饰隐藏的担忧:B2B业务板块的收入和利润增长滞后;在最繁忙的电商市场被边缘化。这将影响顺丰的长期增长,也将决定顺丰的地位。
不拿,会被指责;不见面就吃亏。希望顺丰高层能带顺丰脱离困境。
1.《顺丰电商 被边缘化的电商市场将决定顺丰的行业地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顺丰电商 被边缘化的电商市场将决定顺丰的行业地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818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