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面膜成为欧莱雅收购案中的又一本反面教材。
欧莱雅2016年财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美容面膜共亏损15.8亿元。
2016年8月,明治面膜拿下papi酱爆红网后的第一个广告,转红意向明显。而“第一网络名人”papi酱却没能挽回前“第一面具”的颓势。
近日,欧莱雅发布的2016年财报显示,2016年全集团销售额增长4.7%,发展平稳。然而,其品牌美容面膜却呈现出完全相反的趋势:上半财年共亏损15.8英镑
十亿元。随后,美国被第三方市场监测机构曝光,2016年支付总额不足2亿元,比2012年13.5亿元的高峰期低90%。
对于母公司欧莱雅来说,这意味着美不仅成为了其在中国市场表现的最大缺点之一,也是欧莱雅收购案的又一本反面教材。
堕落面具王
近年来,无论是在电视和网络广告中,还是在用户群体中,美女这个名字都很少听到。只有每年发布财报,人们才会想起曾经的面膜销售之王。
美的成立于2003年的广州,凭借创新的一体式口罩销售和华生的全墙展示模式,销量迅速增长。到2009年,美的市场份额达到15%,成为面膜行业的姐妹花,连续五年摘得桂冠。
那些年,大街小巷都听到了美的广告,即“驻足欣赏美”。当“美是瞬间”的概念深入人心时,2012年美的利润也达到了2亿元。
2013年,受到欧莱雅青睐,以65.38亿港元的高额雇佣费“嫁”给了豪门。但是,高增长率在婚后戛然而止。此后,美国面膜销量一路下滑,2016年跌至新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欧莱雅2016年财报显示,2016年欧莱雅旗下奢侈品牌伊夫圣劳伦(Saint LaurentBeauté)和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在中国市场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纵观整个财报,仅上半年亏损15.8亿元人民币,无疑是欧莱雅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的“罪魁祸首”。
前面膜冠军为什么来这里?
这次滑铁卢似乎没有预兆,但早就追查到了。2012年,在美国销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美国尼尔森(ACNielsen)的一份报告指出,当年中国口罩市场的复合增长率超过了21.9%。如此快速的增长意味着整个面膜市场还处于裂变期,美颜的成功只是暂时跟上市场增长红利。
更疯狂的是,同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的面膜品牌增长了400%。当新浪潮出现时,美因缺乏绝对优势而逐渐被取代。
在2016年的网络面膜市场上,美颜面膜的市场份额只有2.1%,排名第八。榜单前三名已被近年来崛起的本土口罩品牌所取代:叶仪、时嘉Mofa和裕美坊。
获得的痛苦
如果美国只是当年广州的本土面膜品牌,它的没落就不会那么受重视了。然而,在被贴上“欧莱雅”的标签后,外界的目光都投射到了美上,试图通过欧莱雅的一举一动来分析它的走向。
据财报显示,美是三年前欧莱雅集团CEO让·保罗-保罗·阿贡(jean paul-Paul Agon)决定收购美的时候从未预料到的“损失”。
按照他的构想,MEI的加入将补充欧莱雅在中国平价消费品市场的产品线,使集团中国消费产品部(欧莱雅巴黎、美宝莲、MEI)的品牌组合更加完整。
收购后,欧莱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体现其对美容的重视:建立面膜实验室,重建新的车间,提出面膜哲学的概念进行营销,拓宽销售渠道,欧莱雅几乎做到了力所能及的一切。
但是美颜的表现打了欧莱雅的脸。
让欧莱雅更加不安的是,美国可能会走其另一个品牌美体小铺的老路。
2006年,欧莱雅以11.4亿美元收购了英国护肤品牌美体小铺,以加强其在天然护肤领域的业务。就像美国一样,美体小铺自从被收购后,一直低迷。欧莱雅发布的2016财年前9个月财务报告显示,《美体小铺》销售额同比下降4%,至5.995亿欧元,与集团总营业额5.6%的增长率背道而驰。
曾在一家消费前沿公司工作的高级资产分析师哈维尔·埃斯卡兰特(Javier escalante)表示,欧莱雅应该放弃《美体小铺》(The Body Shop)。“管理层以前误以为这个品牌可以延伸到彩妆或者护肤之类的品类,但是这样不行。”
欧莱雅如果断臂,在行业内是明智的,但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欧莱雅在收购业务上屡屡失败。
从欧莱雅的财报来看,并不是只有明治和美体小铺这两个被收购的品牌在拖后腿。2011年被欧莱雅收购的清洁仪器品牌Clarisonic,2016年上半年亏损2.34亿欧元,全球亏损数字超过美国。
收购时被认为锦上添花的品牌最终成为欧莱雅的沉重负担。
激进策略
对于一家有110年历史的商店来说,欧莱雅似乎过于激进。
根据欧莱雅集团给《金融周刊》记者的反馈,欧莱雅将加大在美国的投资,也就是品牌,巩固欧莱雅廉价化妆品在中国市场的地位。
在国际日化集团的竞争中,垄断日用品的P&G和联合利华的市值远远超过以美容产品为主的欧莱雅和雅诗兰黛。
不进则退,拉长产品线似乎是最好的选择。所以欧莱雅特别关注的是收购:当技术发展,洁面仪变得时尚时,会包括Clarify当中国的面膜市场越来越火爆的时候,赢得了当时的老大美;当自然护肤的概念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时,它在世界各地的3000多家分店购买了美体小铺。欧莱雅希望通过收购完善其全阶梯品牌计划,抓住各阶层消费者。
但是咄咄逼人反而适得其反。没有充分的市场分析和考量,收获的只能是苦果。对于欧莱雅收购美体小铺,德意志银行分析师Iva Quiroga认为,主要原因是它是一个天然品牌,是美容市场增长最快的部门。“遗憾的是,《美体小铺》的自然定位从未真正吸引过消费者。”
不仅仅是口罩,欧莱雅在中国平价消费市场早已失势。2014年,欧莱雅将其廉价品牌Canil撤出中国,原因是定位不清导致销量不佳。联合利华和高级霍尔与欧莱雅同病相怜。根据后两家公司的财务报告,他们的集团业务处于奢侈品强势、大众品牌弱势的局面。
相比欧莱雅,老对手雅诗兰黛或许清醒一些。尽管新的财务报告显示雅诗兰黛去年也遭遇了挫折,但她在收购业务方面非常聪明。去年,雅诗兰黛的业务增长是由之前收购的几个高端品牌带动的,如香水品牌祖玛龙、护肤品牌蓝海神秘和化妆品品牌汤姆·福德。这些品牌面向高端消费者,契合雅诗兰黛集团整体风格,目标明确。
想包揽一切的欧莱雅,被现实狠狠打了一顿。如果欧莱雅能停下来仔细分析一下自己强势成长的奢侈品牌,就会发现突破一个阶层的消费者远比讨好所有人容易。
1.《美即面膜多久用一次 美即面膜半年亏15亿 欧莱雅还要当几次冤大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美即面膜多久用一次 美即面膜半年亏15亿 欧莱雅还要当几次冤大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829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