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区领导深入车站调查指导工作
游仙区民政局领导向贫困未成年儿童发放学习用品
游仙区救援管理站领导向来宾介绍夏令营情况
深入乡镇开展夏令营活动
鲍尔培训
可怜孩子的安慰
2013年,游仙区被确定为绵阳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地区;
2014年,游仙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地区。
那么为什么游仙区的“失业工作”那么显眼呢?游仙区救助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站长文彬表示,近年来,游仙区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以保护留守儿童和农村贫困儿童的合法权益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救助机构的作用。底线、应急功能,努力在组织、动态管理和救助质量上实现“三大突破”,使全区遇险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实现“无死角”、“无突破口”、“无反弹”
游仙区“无担保工作”成效显著,得到民政部领导和各省、市、区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好评。特别是该省率先构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1065”游仙模式,并以此为例在全省广泛推广。
黄/温/图
A
构建脱困实现“三个突破”的工作机制
游仙区以组织、动态管理、帮扶质量“三个突破”为抓手,积极推进“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督为保障、国家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形成“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格局。
实现组织突破。以遇险未成年人综合保障为切入点,着力构建常设机构、正常运行的保障机制。
第一,建立无保险的专业机构。整合区救助管理站和区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成立游仙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
二是建儿童服务中心。坚持以点带面的方式,在城乡结合部确定开元中街社区、绵山路社区、涪江街道办潍城镇桂花社区三个区级“无人监管试点工作示范社区”,统一规划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完善社区假日学校和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坚持资源整合,引导有条件的社区设立未成年人谈话站、社区志愿服务站和未成年人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及时救助留守儿童和农村困难儿童提供组织保障。
实现动态管理的突破。游仙区组织开发了“游仙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信息管理系统”。按照“互联网加困难青壮年”的思路,依托“游仙区未成年人社会保障中心信息网”平台,以22个乡镇、2条街道、1个公园、57个社区为网格,坚持实时录入、在线披露,及时更新全区遇险未成年人基础数据,建立区、镇、村(。
在帮助质量方面取得突破。以未成年人脱困为最终目标,努力构建定向救助、精准脱困的工作机制。
第一,实行精准脱困的“1065”模式。摆脱困境的“1065”模式,恰恰意味着“关爱10类,实施6项保护,开展5项行动”。即:关爱缺乏监护、遗弃、教育不当、留守流动、流浪乞讨、辍学、家庭暴力、家庭贫困、重疾重残、拐卖等10类未成年人,实现“应救”;落实救助保护、教育救助、司法保护、就业救助、医疗保障、精神关怀六项保障措施,搭建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础平台;开展“接送流浪儿童回家”、“让流浪儿童重返校园”、“诱拐”、“关爱异乡”、“结对帮扶”等五项专项行动,积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
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区民政局牵头,联合公安、卫生规划、教育、体育等职能部门,建立儿童保育、保护和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区救助站组织筹备联席会议,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对推进儿童保育、保护和保障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进行反映、分析、协调和解决。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统筹协调,确保全区无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加强成员单位职能建设。准确识别遇险未成年人。游仙区6421名贫困未成年人根据实际情况分为流浪乞讨、辍学、家庭暴力、家庭贫困、重疾、重残等10种贫困类别。结合民政、公安、教育、卫生规划等15个成员单位的职能和职责,将其划分为各个成员单位进行帮助和照顾,以优化帮助资源,确保处于困境的未成年人得到有效的帮助和照顾。
B
加强动态监管实现“三无目标”
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管理无死角、无突破口、无反弹。
为未投保的工作实现“无死角”。全区56个社区建立了儿童服务中心,222个村建立了儿童之家,确定了25名乡镇(街道)儿童监督员,落实了278名村(居)兼职儿童主任,大力推进“无保工作”,实现了无保工作的“全覆盖、无死角”。
实现无保险工作的“不间断”。以街道和乡镇社区儿童服务中心为主体,对全区贫困未成年人的基本家庭状况和成因进行深入调查和分类总结,建立“贫困未成年人档案”,实现“一人一档”。目前,已形成8110名贫困未成年人的档案和台账,形成了对贫困未成年人“不间断大救助”的格局。截至目前,攸县共有农村留守儿童1359名,贫困儿童588名。
为未投保的工作实现“无反弹”。通过实施“1065”精准救助模式,游仙区2680名贫困未成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医疗救助资金和孤儿基本生活费全部发放;创新实施“白松计划”,通过减免学费、发放生活补助等方式,对3952名困难家庭未成年子女实施教育救助;用“金秋助学”、“慈善助学”帮助贫困残疾学生。
针对失控、不当、失控、失学、失步的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区不安全中心为14名遇险儿童、156名青少年、85名家长提供了咨询服务。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确保对处于困境的未成年人的救助不反弹。
C
强化精确辅助效应实现“三大提升”
近年来,游仙区在推进未成年人保护的过程中,实施了“1065”精准救助模式,机制、力量和成效都有了很大提高。
实现机制有了很大改进。游仙区推动建立了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督为保障,国家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形成了“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新格局。充分利用“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联席会议”和“区未成年人社会保障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两个平台,不断完善部门合作工作机制和救助对象发现机制,扎实推进儿童服务中心建设,构建“政府主导、民政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格局,形成未成年人社会保障合力。
在实力上取得很大提升。2014年7月至今,游仙区共有126户家庭、371名社会爱心人士、18个社会团体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区新增儿童服务中心48个,农村少年宫22个,专职(兼职)失业人员34人,实现了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的良性互动,形成了对贫困未成年人的“大救助”格局。
取得很大的成效提升。目前游仙区城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建立率为100%。各级青少年保护机构依托学校、社区等青少年活动阵地,设立了29个心理咨询室、26个留守儿童之家、4个青少年维权中心,形成了从横向到横向、纵向到底的青少年保护工作新格局。
用爱传递温暖,用真情点燃希望。
文彬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解决困难、保障人权、以生命为本”的宗旨和“善良、爱心、热情、耐心、奉献”的服务理念。不要忘记自己的主动心态,拯救危机,帮助穷人,努力描绘出新时代“失业岗位”的新图景!”
1.《传递温暖 用爱心传递温暖 用真情点燃希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传递温暖 用爱心传递温暖 用真情点燃希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966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