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点赞最新疫苗接种计划
观察者网:现在,变异毒株“德尔塔”和“德尔塔+”的出现,为印度和全球疫情的走向带来了不确定性。对此,印度国内一些人士也很担忧。印度未来会面临怎样的防疫形势?
刘宗义:印度那些有能力离开当地的人会不断往外面跑,跑到西方国家,跑到中东,跑到东南亚。根据世卫组织的通报,“德尔塔”已经传播到了92个国家,包括我们广东也出现了。由于此前没有进行有效的防控,印度整个国家渐渐成为了一个病毒的培养皿,可能会不断有新的这种病毒变体出现。外加上没有足够的疫苗接种的话,印度甚至可能成为全球疫情一轮又一轮的策源地。
观察者网:前段时间,由于印度疫情失控,东南亚地区也很快被波及,全球价值链、产业链的稳定性也一度受到影响。而印度制造业也遭受重创,服装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已经有大量的订单转移到了东南亚。您判断这一轮疫情引发的产业转移是短期性的,还是长期性的?
刘宗义:过去一段时间,人们一直在讨论印度的疫情对全球的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实际上印度虽然经济体量比较大,但是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还是相对较小的。针对印度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西方国家包括IMF对它有所夸大,认为是13%左右,实际上只有7%左右。此外,它对外贸易额也比较小,在全球占比不到3%。
从产业结构来看,印度有一些竞争力比较强的产业,比如说服装业、制药业、IT和服务外包业。同时,印度对世界海运的影响比较大,印度人在世界海员当中的比例比较高,全球海员人数有一百六七十万,印度有25万左右,所以它占的比例比较高。在这几个行业中,它对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影响可能还比较大,除此之外,它的影响就很有限了。
疫情确实对印度的纺织业、服装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一些重要的纺织工业中心,比如班加罗尔、德里、古吉拉特,工厂开工率不到50%。这样的话,工厂就承接不了一些订单。我看到一个数字,在古吉拉特的纺织中心苏拉特,当地的一个商人表示从这轮疫情开始之后,他的工厂订单率下降了90%。
5月10日,人们在印度班加罗尔排队等待接种新冠疫苗。图自新华社
现在,西方国家把这些订单转移到了东南亚和中国,甚至印度的一些厂商,也把它的订单转移到东南亚和中国,让其他国家进行代加工。实际上,这几年我们中国的纺织业向外转移得比较快,但是我们也在提高自己的生产率,采用更新的技术来降低成本。
如果印度在近期能够有效复工复产的话,这些订单还会回流,但如果短时间内不能把疫情遏制住并恢复生产的话,一些订单和市场份额的转移可能就是永久性的。
观察者网: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外界对于中印关系的走向也有许多分析。对于这个问题,您的判断是什么?在新冠疫情的压力下,印度是否有调整中印关系的动向?
刘宗义:我对中印关系的前景,看法还是比较消极。中印关系取决于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是印度的内政,目前它国内的这种印度教民族主义政策,具有很大的负面外溢效应。这种负面外溢效应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印度在2019年8月修改了宪法370条款,把印控克什米尔分成查谟-克什米尔和拉达克两个中央直辖区,后者直接把我们的阿克赛钦包括在内。并且它的内政部长沙阿在议会公开宣称,拉达克直辖区应该包括阿克赛钦,并且他愿意为此付出生命。
沙阿在印度政坛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他基本上就是莫迪的副手。所以他的这句表态对印度的外交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也为加勒万冲突的发生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