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回咸阳城的公元前251年,这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上回说到秦始皇的名字问题,提到嬴政这个后来才发明的称呼,提到战国时代的惯例是公子政、太子政这样的称呼。
今天的秦始皇故事讨论两个问题:一个是秦始皇的真正名字“赵正”;另一个是嬴政回国这一年,秦国接连发生巨大的动荡。
先说名字问题,这个名字一定得拿出来讨论:赵政。
这才是秦始皇的正牌名字?也不是,“赵政”是“赵正”的讹误。
秦始皇的名字其实是“赵正”,因为秦始皇出生于正月,所以得到了这个名字。秦朝为了避讳,把正月改成端月,就因为秦始皇的名字里面有“正”这个字。
随着北京大学收藏的西汉竹简中一份重要的资料《赵正书》出土,学者对秦始皇的名字又多了一些猜测,更倾向于“赵正”是本名,后来被讹传为“赵政”,再到后来“嬴政”成了通用称呼。
再进一步,如果要禁得起推敲,“赵正”“赵政”“秦政”其实都不是最适当的称呼。根据先秦的礼节,成年男子在20岁举行加冠礼,戴上冠表示成年的同时还要根据名起一个“字”,在其中表达和名一样的含义或表示某种道德上的盼望。
比如孔丘字仲尼,“丘”和“尼”都跟孔子出生的地方有关,仲则是在家里的排行;比如孙武和司马相如都字长卿,可能表达的是“六卿之长”这个尊贵的含义。
无论是在先秦还是以后,人们称呼一个人都是称呼字,比如和孔子打招呼,最好是喊“仲尼”,如果要表达尊重,可以称呼“夫子”,不可以直接叫“孔丘”。那么,秦始皇的字是什么呢?我们不知道。
总之称呼一个人,最正确的办法是称呼“氏字”,比如孔仲尼、苏子瞻。按照先秦的礼节,现代人用的“姓名”更像是“氏字”而不是“姓名”。这个实在太复杂,所以我们只好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对秦始皇人生中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称呼。
再说第二个问题:公元前251年,发生了什么?
秦国危机。
老秦王嬴稷,也就是在位56年的秦昭襄王去世,享年75岁。
昭襄王太能活,他的长子悼太子正当壮年便去世,于是他立次子嬴柱为太子,这位太子继承秦国王位的时候已经53岁,身体状况不大好,正式继位3天后便去世。
按照惯例,老君主去世,依然沿用老君主的年号,所以太子安国君嬴柱是在公元前251年,即昭襄王五十六年继承王位。等这一年过完了,公元前250年就是新君主秦孝文王元年。这里暂时不考虑阴历纪年和阳历纪年之间的差异以及秦国以十月为岁首的复杂情况,因为公历纪年没法完全与君主的年份完全对应上,总会有一个月左右的落差。
太子安国君嬴柱,就是秦孝文王。孝文王继位,先前的太子储君就成了新的太子,所以这时候我们要称呼嬴子楚,也就是之前的公子嬴异人为太子楚了。太子楚是赵政的父亲,他们已经五年没有见面,自从五年前吕不韦帮助子楚从邯郸之围中逃回秦国,赵姬和赵政母子一直生活在邯郸,子楚和吕不韦为立储的事情忙碌,要从太子安国君的20多个儿子中脱颖而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现在太子楚可以把妻儿从赵国接回来了。赵国那边为何肯放人,司马迁没有详细解释,后人推测有两个原因:
第一,按照战国惯例,人质并非单纯用来威胁对方,人质还要扮演和平大使的角色,王室公子将来即便不继承王位,也至少是封君,能影响国家政策,撕破脸是不好的;
第二,经历了昭襄王时代的连年大战,新君主秦孝文王寻求与赵国缓和,从内政和外交上来说都合情合理,对赵国而言也是好事一桩,送回人质可以表达基本的诚意。
如果说公子楚能够成为太子储君是巧合(楚国系外戚华阳夫人无后)加谋略(商人吕不韦的洞察和谋划),那么子楚能够成为秦国君主则实在是天意。
子楚的父亲秦孝文王正式继位只有三天就去世,太子楚直接继位,也就是秦庄襄王。所以公元前250年是秦孝文王元年(只过了三天),但这一年在位的君主却是秦庄襄王,到了公元前249年,就是庄襄王元年。
所以嬴政/公子政刚刚回到咸阳,不超过一年,就从太子的儿子公子政变成新君主的太子,这时候该称呼他为太子政,或者秦太子政,就像我们称呼燕太子丹那样。
公元前250年,太子政10岁。
32岁的子楚显然是把这个儿子当作自己的继承人,将来要继承秦国王位的。子楚回秦国以后其实另外娶了一位夫人,还有了一个儿子成蟜,但是子楚心里认定赵姬才是正夫人,嬴政才是自己的继承人,这一点因为没有更多资料,不清楚为何如此。这也可以从侧面证明嬴政的身份是经得起推敲的,吕不韦私生子的谣言至少这时候还没有出现。
这里有几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讨论。一年之内三任君主,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更替,对山东六国来说是很好的休息机会。秦国不会有大的动作,同时也是很好的干预秦国事务的机会,但是我们却发现它们都没有采取什么行动。
这一点涉及秦国政治运作的秘密,四大权力集团,下回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