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甄嬛传》的人都知道,到了炎热的夏天,皇帝带着后宫后宫们去圆明园避暑了。
每个妃子的房间里,都会放一堆冰块给环境降温,可以抵得上现代冰箱的效果。你可能感叹清朝人真是聪明,实际上,2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就已经学会了制造冰块。
《庄子》中有句话:“我得夫子之道矣!吾能冬爨(cuàn)鼎而夏造冰矣!”虽然此处没有详说“夏造冰”的过程,但我们得知在庄子时代就已经有“夏造冰”技术。直到西汉淮南王刘安写的《淮南万毕术》一书中,详细记载了“夏造冰”的过程。书中提到:“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井)中三日成冰。”
值得研究的是,“夏造冰”为什么要用“沸汤”即开水呢?为什么要放到深井当中呢?为什么是放三天呢?
对于现代有冰箱有空调的我们来说,造冰技术是如此简单,对于古人的做法当然很困惑。而即使是物理知识渊博的物理学家们,为了补充完善的物理学史,也不得不在古人的这项造冰方法上反复研究。遗憾的是,一个个物理学家竟然被古人的智慧给难倒了。
我们比古人更聪明吗?看来未必。
中国物理学史家洪震寰算是最先研究古人造冰方法的一批人,他把目标锁定在冰点和气压上。他认为,气压降低会使水的冰点上升,这样不一定在0℃水才会结成冰。井中的温度在3-4℃的时候,冰点就会产生,水就会结成冰。然而他在实验室中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却发现每减少一个大气压,水的冰点提高的程度微乎其微,连0.01℃都不到。因此,洪震寰否定了气压导致水快速结冰的假设。
不是气压,那到底是什么呢?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科技史的李志超教授推测,会不会是通过气体绝热膨胀降温来得到“夏造冰”的呢?李志超和他的学生一起做了“造冰”实验,在一个玻璃球形瓶里装上少量的水,然后用橡皮塞进行密封,并从橡皮塞中往玻璃瓶里插入一根玻璃管,同时玻璃管外接橡胶软管。经过用温度计测量和比对球形玻璃瓶内水的温度变化,得到了一个结论:将沸水密封并进行冷却,通过橡胶软管放气,可大大降低水的温度。
怎么我们听上去有点胡扯呢?一碗滚烫的开水敞开放在空气中,冬天不到3分钟就凉了,夏天在通风的地方凉得也很快,密封容器真有那么重要吗?
我们注意到《淮南万毕术》中提到的是“沸汤”放在“瓮”里面。这个“瓮”就不是一般的容器了,它的主要特点是瓶口很细。在瓮里装上部分水,将水煮开,水蒸汽就会充满整个容器,并将原先瓮里的空气排出去。这时用织得很细密的一些布或织物将瓶口封住,再用绳子下降到水井深处。
在中原的一些高山地区,深井的温度在10℃以下,水汽遇冷凝结,而瓶子里几乎是真空状态,瓶内的气压比瓶外的气压低多了。当瓮的温度与井水温度差不多的时候,把容器从井里取出,就会在减压膨胀的原理下,使瓶子迅速降温。操作得当的话,容器内会出现冰渣。
虽然会出现冰渣,但似乎仍不能解释古人造出的冰块是怎么回事。但我们知道了,用织物密封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好在薪火相传,物理学史家们虽然享受着前沿科技的便利,对于古人如何科学生活,仍然保持着好奇心和做研究的严谨精神。
来自湘潭大学的学者雷志华,经过多次的实验设计和研究,提出古人人工造冰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一个是大气的相对湿度。我们的空调遥控器上都会有除湿按钮,当我们除湿后,空气湿度变小,会感觉到房间更干燥。而在古人用瓮造冰的原理中,空气湿度变小,周围的空气越干燥,会使瓶内的水蒸发得越快。
第二个是瓮的容积。当容器越大,能容纳的水蒸气越多,容器出现真空状态的概率越高,结冰也会更容易。
第三个是井水和大气的温度。井水的温度越低,越容易结冰,而一般深井的温度在6℃—10℃之间。至于为什么井水温度要低?与我们前面提到的冰点和热传递效应有关系。
雷志华在研究出这三个重要条件后,设计了更精确的模拟实验来造冰。
2005年8月26日,湘潭大学化工楼附近的气温大约在20℃,空气的相对湿度在5%左右,正是造冰的好时机。雷志华准备好容积100L的瓮、电热管、煤油湿度计和织物,开始进行实验。
他首先在容器中加入少量的水,然后用电热管加热,水很快沸腾起来,没有一会儿,水蒸汽就充满了整个容器,而原来的空气大部分排出到容器外。由于瓶口很细小,水蒸汽大部分仍留在了瓶中。在水快烧干的时候,停止加热,并立即用准备好的织物将瓶口密封住。为什么用织物不用塞子?这是为了透气。雷志华教授将瓶子放到了8℃的冷水中。这时,空气通过渗透进入了瓶中。雷志军教授观察着温度计,直到温度计停留在0的刻度上。他打开瓮瓶一看,里面有大量的冰渣。
雷志军教授的实验成功了,基本上能够解释古人的造冰过程了。
可以说,古人是相当的聪明,他们应该也是经过了很多次的实验才能稳稳地使水结冰。也许他们虽然不懂得精确的温度和湿度,但他们对时令节气和自然环境有着超过现代人的了解和感知。
一个造冰技术就难倒了那么多物理学史家。可以说,古人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你觉得呢?
1.《冰块是怎么做出来的?终于找到答案了2000年前中国古人热水造冰,困扰物理学家多年,这是什么原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冰块是怎么做出来的?终于找到答案了2000年前中国古人热水造冰,困扰物理学家多年,这是什么原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2936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