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来自内蒙古草原的牛养殖图里窟。第一次见到他时,你一定会给这个憨厚坦率的蒙古族汉子留下深刻印象。
为了深入了解和牛,他曾只身一人前往日本,短短几年里,从最初语言不通、四处碰壁,到后来成为和牛养殖场的负责人,图力古尔用自己的行动和汗水,以及对和牛深入内心的爱、对养殖技术的钻研,完美地诠释了“匠人匠心”的含义。
【草原的孩子:成长的日子离不开牛】
图力古尔家中几代人都是地地道道的牧民,生长于科尔沁草原上的他,从记事起,生活当中的每件事似乎都与牛有关:家里的牛用来耕地、驮运物品,每天父亲还会骑着马去放牧赶牛,牛肉、牛奶又是牧民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成长的每一天都与牛密不可分,也与牛结下了深厚感情。对于工作,图力古尔也自然而然地选择了牛!养过牛,卖过牛,也当过兽医,在18岁那年,他开始接触肉牛品种改良工作,也成为科尔沁地区最早一批引进、改良和育肥西门塔尔牛的人。
【梦想的开端:“一头牛卖十万?”】
“一头牛卖十万?我当时是不信的!我们育肥的牛,一头才卖7、8千,凭啥他们一头牛卖10万?而且为啥他们的牛肉还有雪花?同样辛苦几年喂出来的牛,差别还能这么大?”
图力古尔作为科尔沁地区最早涉足西门塔尔牛育肥领域的养牛人,初次听到这个传说一般的新闻,还是觉得难以置信。面对悬殊的价值差距和品质差异,怀着要一探究竟的心态,图力古尔决心要试一试:去日本!学养和牛!
但现实问题摆在了眼前:先过语言关!
初到日本人生地不熟,语言还不通,连日语最基本的“你好”“再见”都不会,靠着一股韧劲儿,图力古尔硬是拿着日语书死磕了三个月。日常交流总算是不成问题了,但一个蒙语口音的中国人想要融入日本人的生活异常艰难,更别提进入号称日本农牧行业核心的和牛养殖领域了。
正如所料,图力古尔前前后后登门过100多家牧场,想求得一个学习养殖和牛的机会,又是三个月过去了,没有一家牧场同意的,而牧场老板们的拒绝理由也是出奇的一致:语言不通,交流起来太不方便,他们也担心一个外国人来到日本的牧场很可能会带来疫病传染。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担心和牛养殖技术被外国人学到会冲击日本整个和牛市场。
然而,被拒绝了将近100次之后,转机来了。
【“日漂”生活:“我就这么卖命干!”】
有一次,图力古尔很偶然遇到いずか(yizuka)老人,恰巧那几天老人重感冒无法干活,稻田边上的杂草徒长了几天无人清理。老人见到图力古尔身强体壮,就邀他当“苦工”割草,图力古尔当即觉得:这次机会,绝不能错过。
从小生长工作在内蒙古的牧区,图力古尔之前根本没见过割草机,いずか老人简单教授了最基本的使用方法、约定了7天完工的时限,带着好奇和兴奋,也带着几个月来壮志不酬的愤懑,图力古尔立马开工。一股劲儿全撒出来,连水都没顾上喝,老人说熟练工4天要干完的活儿,图力古尔只用了7个小时。
草原的孩子、养牛出身、搏克手,图力古尔浑身的力气和满腔工作热情让老人看在眼里,他跟老人说:“我想养和牛!如果你留我,我就这么卖命干!”被这份真诚和憨厚打动,老人也终于同意留下图力。起初老人给的薪资很低,仅有当地最低工资的60%,不仅报酬少,干的活也都是最脏最累最辛苦的掏牛粪等杂活儿。但图力古尔努力坚持,咬咬牙,一干就是半年多。
从不说苦、不喊累,老人对图力古尔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图力古尔也有机会逐步熟悉牛场的设备、工具、养殖技术等等更具专业性的工作内容。
除了日常工作以外,图力古尔每天晚上会想好10个问题,等第二天下班后问老人家,大大小小的问题持续提出,话题从和牛、牧场、营销,到产品、和牛文化,也逐步涉及到日本文化等。凭着这股钻研、好学的劲儿图力古尔的语言能力、和牛养殖专业技术都有了十分明显的进步。
没过多久,老人筹备开辟新牧场,现有牧场交由图力古尔负责生产和运营。牧场里有1000头育肥牛,需要图力古尔每天都事无巨细地做好饲草料投放、饮用水提供、牛舍清洁、牛的日常管理等等事情。在这期间,图力古尔得以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到和牛养殖的方方面面。
【学成归来:“中国,要有自己的和牛!”】
在日本期间刻苦的学习和出色的工作表现,いずか老人对图力古尔十分偏爱,不仅诚意邀请他负责自己的多个牧场,甚至慷慨推荐图力古尔到规模更大、品牌实力更强的牧场去工作,但是图力古尔坚持要留在いずか的牧场,因为他觉得认真做好一件事最重要,这是他认为在日本最大的收获——匠心。
2013年冬天,在いずか的引荐下,图力古尔结识了家族世代养和牛的鳥山(toriyama),他本人做国际贸易,对和牛销售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们自家的和牛不仅在日本本土销售,还远销北美、欧洲等发达地区。谈及中国的和牛市场时,鳥山说:中国一直没有日本和牛进口渠道,但是2013年的消费量已逾10万头,消费人次在1亿以上。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更注重去追求“品质生活”,而和牛恰恰是“品质生活”的象征性代表之一,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牛肉供应量急需的大背景下,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消费潜力让图力古尔开始有了回国的冲动,而自己也已经掌握了养殖和牛的核心技术,繁育和饲喂不成问题,加上日本本土的市场局限性也较为突出,于是每个因素都汇成一句话:“我要让中国有自己的和牛!”图力古尔想,如果回国,最适合养殖和牛的地方就是——内蒙古。内蒙古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有大片的牧场处在和牛黄金养殖带,还有许许多多十分有养殖经验的牧民,更重要的,这里是图力古尔的家乡。
【遇见草原和牛:不再是一个人的小梦想】
创业遇难题,草原和牛解困境
图力古尔很快就计划好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回家先处理掉手头的西门塔尔牛,然后换用和牛进行培育,结合大草原独特的自然环境改良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和牛,凡事追求亲力亲为的话,起初可能会很辛苦,但是秉持着“匠人匠心”,这根本不算什么问题。等回到国内,立刻开工!
然而,最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和牛牛种从哪来?
别说是“出师未捷”,这连脚都还没迈出去,发现要打仗根本没“枪”啊。于是,图力古尔几经周折、多方了解,通过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教授那里了解到:草原和牛就在做自己的和牛,而且十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
当时,草原和牛正在做纯种和牛繁育和饲养已经有4年时间,这让图力古尔一眼就看到了希望:依托企业来做,自己的梦想完全可以变得更大、惠及更多的人。于是,自身的小梦想寄托在草原和牛,通过5年以来的一直努力,不断提升肉质,培育更适合中国人喜好的和牛。
“你自己觉得舒服了,你的牛也就舒服了。”
犊牛出生60天后进入“和牛幼儿园”、出生7个月后进入育肥阶段、每个阶段的饲料配方、每头牛的卧床面积……这大大小小的每一件事,图力古尔都了然于胸。他说这些全部是在学习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对草原和牛养殖进行的标准化限定,图力古尔坚信:只有标准化的饲养,才有标准化的品质。
在图力古尔看来,牛和人还真是一样的。他经常会要求牧场的工作人员坐在自己管辖的牛舍里至少半个小时,让大家亲自感受一下自己给牛打造的生活环境。问到其中原因,图力古尔讲到:“这不就跟人一样吗?只有你自己觉得舒服、待得住,你的牛才可能觉得舒服,才能生活得好、长得好。有问题就改,先改到你自己觉得舒服,那就差不多了。”
一提到具体的养殖,图力古尔就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他还十分自豪地说起自己带领的“蒙古军团”——一支全部由蒙古族养牛能人组成的强悍队伍。这支“蒙古军团”是图力古尔一手组建的,养牛能人们也改变了自己蒙古族传统的养牛模式,采用更科学的和牛标准化养殖管理的要求,很快就成长为现在的英勇之师。他们不仅在草原和牛的牧场上挥洒汗水,更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帮助当地及周边牧民踏上全新的养牛之路,而这是图力古尔更大的心愿。
用高端和牛,改变牧区养牛旧貌
图力古尔深知传统牧区养牛的弊端:存栏量巨大、经济效益极低,就连牛也是“夏饱冬饥”地经历着一年又一年的“胖瘦轮回”。
小时候,牧区的养牛现状是这样,到了现在依然没有什么变化,唯一改变的是老一辈养牛人的岁数,随着他们不断老去,又没有新鲜血液补充进来,牧区的牛谁来养?
目前,图力古尔在乌审旗试点农牧结合的方式推广小规模精品和牛养殖的模式,带领更多老百姓把养殖做起来,让内蒙古的土地上到处是草原和牛。
“我们可以做到完全按照日本的饲养管理要求和技术来做草原和牛。相比日本牧场受到牛粪处理能力对养殖规模的制约,中国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蒙古的畜牧业高度发达,而且循环经济效益更好、规划更科学,养牛成本远低于日本,出栏的和牛品质也不逊于日本。”,图力古尔有着对养殖坚定的信念。用“私人定制”的养殖模式,因地制宜、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共同创财富。这样才能让更多的牧民在草原和牛的体系之下做起来、富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牧区传统的低效养殖模式。
图为图力古尔养殖的和牛。
谈到草原和牛的未来展望,图力古尔说:“改变牧区养牛的方式,是我作为一个草原孩子的愿望,我们一直在做有荣誉感的事情,养牛这件事并不是底层的,而且未来的门槛会越来越高,你要有能力、有学历、有阅历,才有可能进入到这个行业。”
通过草原和牛的繁育计划,改变牧区传统的养殖方式,造福下一代,从根本上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也让草原和牛代表中国和牛,在这场较量当中由赶变超,站上世界舞台。(张超)
1.《关于男人的牛牛怎么玩最舒服,你需要知道这些图力古尔:严守匠心 生产中国自己的雪花牛肉——草原和牛养牛达人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关于男人的牛牛怎么玩最舒服,你需要知道这些图力古尔:严守匠心 生产中国自己的雪花牛肉——草原和牛养牛达人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186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