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并不缺乏大新闻,但最近没有什么热情的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
据深交所8月2日公告,北京思维造物公司创业板IPO审核终止。
这个消息,普通人看起来确实懵圈,但这个思维造物公司,其实就是“罗辑思维”、“得到App”等知识付费产品的运营主体公司。
而“罗辑思维”、“得到App”则是罗振宇创立的知识付费品牌,在中青年中其实知名度挺高的。
特别是那个比较出名的号称要连续办20年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更是曾经风光无限。其“创造”的热词,更是每每引发广泛的传播和议论。
稍微解释一下,IPO是“首次公开募股”的简称,是指一家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也就是俗称的“上市”。“上市”之后,这家公司的股份就可以公开在股市上买卖了,而不是只能通过股权转让协议进行买卖。
大部分时候,在国内,一家公司能够“上市”就是一个跨越式的提升,基本意味着它在行业之中,是有着一定影响的。
其实“得到”IPO之前,这个思维造物公司已经历经了5轮融资,背后的投资方包括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红杉资本、真格基金、华兴资本、顺为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不少的行业“大佬”。
甚至曾经还有过消息称,有些资本方给出思维造物80亿的估值。可见,“得到”还算比较受资本市场的欢迎的。
但是,思维造物的上市却很不顺畅,这次的失败,其实算起来已经是第七次了。
其于2019年向北京证监局报送了辅导备案登记材料,但2020年5月又转向创业板。在创业板两年,历经三轮问询又三度中止,截至2022年6月29日,更新了7版招股书,最终还是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这家看起来要知名度有知名度、要流量也有流量、要品牌也有品牌的“著名”企业,却怎么也上不了市,这其实真的值得琢磨琢磨。
当然,我们就是普通人,也不是财经专家,也没有那么多第一手材料,来让我们从财经角度分析问题。
但从网友们的态度中,其实就颇有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有思必有得。
不少网友其实对“得到”上市失败纷纷表示了“欣慰”,一些网友甚至戏谑,看来证监会还真的有发挥作用的时候的。
看起来,网上反对“得到”的网友群体不小。
但同样的,喜欢支持“得到”的网友肯定也有不少,至少从其以百万计的付费用户规模就可以看出来。
毕竟支持一个企业的形式不少,但最有说服力的表明支持态度的就是真金白银的给它掏钱。
更加值得佐证的是,“得到”APP除了不多的免费内容外,大部分栏目的付费订阅费用可是不低的。
愿意付高价,更是能表明他们的支持态度。
支持“得到”愿意给它花钱付费的网友,自然不难理解,他们是不太会认为“得到”本身的经营模式、经营理念是存在什么问题的,否则他们也不会掏钱了。
那么,反对“得到”的朋友的想法,就成了唯一表露在外的争议点了。
从网友们的留言和讨论不难发现,反对“得到”网友的核心理由是,他们认为:“得到”其实是一家靠“贩卖焦虑”为主业的不良企业。
的确,某种意义上来说,罗振宇通过“罗辑思维”的栏目,以及创立“得到”APP,“开辟”了一个新的行业——知识付费。
那么,从这个知识付费出发,有几个问题颇值得思考。
第一个问题,“得到”的这个“知识付费”模式到底合不合理?
简言之,我们应不应该给知识付费?
当然应该付费。
我们中国人过去曾经有一个普遍的概念,那就是尊师重道,我们认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为什么要尊敬师长,甚至要把老师当成父亲那样的尊敬?
其实逻辑就在于,老师是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老师把他们的宝贵知识传递给了我们。
知识是一个人过往人生的积累和浓缩,虽不好说是无价之宝,也是极其宝贵的。
我们看到历史上的很多典故,都是建立在这个逻辑之上。
传授张良兵法的黄石公,三番五次的考验张良的态度和人品,最终才倾囊相授。
黄石公的知识价格有多高?谁也说不上来,但绝对不算低。
知识有如此价值,凭什么无偿给人?
在近代以前,即使老师愿意传授,知识传递也多靠口耳相传、耳提面命,效率很低。
效率低就意味着成本高。成本高,自然价格就高。这是基本的经济逻辑。
虽然进入现代社会了,信息大爆炸,教育的媒介和手段也大大丰富,书籍、音像等过去并不存在的或是成本很高的知识传播渠道也很充足了,但是知识的价格,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依然很高。
特别是一个人要想接触专家学者的知识,除非某个部门或某家媒体出钱请专家做节目、做讲座,捎带着让电视观众或小部分人听到一些精简的片段外。似乎就只剩下高考好好发挥,努力考进一座顶尖学府,去听教授的课了。
专家学者的知识,对于普通人还是可遇不可求。
给孩子请一个大学生家教,一个小时也需要几百块,就算那这个价格计算,请一个专家给你讲节课,需要多少钱?100节课呢?普通人恐怕绝对承受不起吧。
但是,“得到”APP却搞出来了这个“知识付费”模式。它们通过把专家学者的知识进行“加工”,“制作”成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商品”,然后通过网络这个基础设施,进行低成本的复制传播销售。
这个“加工”过程,其实就是通过标准化的生产,增加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专家学者传递知识的“边际成本”。
成本降低了,最终价格自然也就可以降下来了。
最终价格降下来了,其实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获得感,就显著提升了。
例如,请一位专家开一次讲座,原本需要10万元的劳务费用,但是会场只能坐1000个人卖1000张票,那么这一张票最少也得100元才能够本。
但是,通过网络技术的加持,这个讲座同时能卖出去10万张票,那么这个讲座的成本就成了1块钱,这样即使只卖2块钱一张票,也能显著“做大这块蛋糕”。
买票的人得了实惠,少花了98%的票钱,但专家却也能得到更多的收益,因为总票价已经成了20万元了。
买票的人,省下来的票钱,其实又可以花在其他的讲座上,相当于他花过去同样的钱,却接触到了过往几十倍的知识。
这种获得感的提升,其实就是价值所在。
因为“得到”APP这个“加工”流程、“加工”模式的创造,很多专家学者的知识,才变成了一种廉价易得的商品,让普通人有能力接触、有能力消费。
说“知识付费”是一个商业模式也好,是“有辱斯文”也罢,但真的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模式使得我们普通人有了更多的“低成本”接触过往难以接触的知识的渠道。
同时,不断做大的蛋糕,显著提升的收益又反向刺激了那些“专家”学者,鼓励他们扩大对整个社会知识的“供应”。这又是一重效益。
知识既然有价值,“知识付费”的模式,又增加了社会的知识供应总量,又增强了很多人的获得感,具有社会效益,又降低了知识传递的成本,做大了行业总体效益,具有经济价值。
这“收费”又有什么不合理的呢?
如果接受“得到”的知识是种“商品”,“知识付费”是合理的话。
那么,第二个问题,“得到”是不是在“贩卖焦虑”?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简单界定,因为这个焦虑本身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人感到焦虑的体验差别很大。
我觉得焦虑的事情,可能在你看来,就是无所谓的。
既然“焦虑”是一种主观感受,那么“贩卖”这个动词用在上面,其实就比较奇怪。
不少网友认为“得到”贩卖焦虑,是指罗振宇等通过各种场合,宣传“得到”的“知识产品”,就是在传递一种“不学习知识,就会缺少知识,而缺少知识就不会成功”的概念,进而给用户造成负面的压力,进而压迫用户去购买他们的高价“知识产品”。
这里面,有几个点值得思考。
首先,罗振宇让我觉得比较实在的一个点,是他从来不避讳“商人”的身份。
罗振宇在很多场合,以及他的跨年演讲中说过,他很自豪自己是一个商人。
在商言商,一个商人推介自己的“商品”,自然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商人不可能会去贬低自己的商品,贬低自己的服务。
他追逐利益,也告诉你他在追逐利益,至少算得上光明磊落,至少比那些满口主义、心里全是利益的人要好得多了。
其次,接受了罗振宇是个商人的概念,他把“知识”和“成功”联系起来的行为,该怎么理解呢?
很明显,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广告行为。
这和那个把钻石和爱情联系上的“钻石恒久远”广告,逻辑其实一样。
的确很多人接受了这个广告,订婚结婚总要买一颗“纪念”爱情,但也有很多人明白这就是消费主义的“洗脑”,这就是在收割“智商税”。
但是,为何没有多少人去反对说这戴比尔斯“贩卖爱情焦虑”呢?
因为接受和反对都无所谓,这只是一个商业的选择而已。
你接受了他的广告,买了无可厚非,因为你也得到了心理的满足。
你拒绝接受他的广告,不去买,也无可厚非,因为你也得到了智商上的满足。
买与不买,是你的选择,而并非是商人的对错。
商人做广告,有多少错误呢?
再次,就是“得到”知识产品的“高价”。
有的朋友认为,“得到”做广告没什么问题,但是他们通过这些“洗脑”操作,让年轻人付出了不合理的高价,这才是可恶的地方。
这个问题不难理解,其实这是搞混了因果的顺序。
“得到”的很多专栏和课程,一门几百元,对于普通人来说,猛一看,确实不算便宜。
更何况很多“得到”的专家学者,其实在国内行业中也没有那么顶尖,那么厉害。还卖几百元一门课,似乎很不值。
还是回归本源,如果没有知识付费的APP,例如得到、喜马拉雅、樊登读书会等,我们只能靠去看电视、听讲座来接触这些专家学者的知识。
这个成本很高,要么是讲座的票价贵,要么是固定时间看电视的时间成本太高。
但是,这个“不值”的感觉,其实恰恰是因为知识付费模式产生后,很多同类产品出现,社会上知识产品足够丰富,充分竞争带来的结果。
竞争多了,大家只能不断降低价格,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这几百块一门的课程价格,是竞争后的低价。
这个不值的感觉,是结果,而非原因。
如果没有知识付费的APP,那几百块钱的价格,最多只能听一次专家的讲座。
恰如如果没有QQ音乐、酷狗音乐之类的APP,甚至没有CD、磁带,现在听10张、20张专辑付出的钱,也不超过听一次演唱会花的钱。
同样的,“得到”的专家学者到底有没有资格的问题,也是这个逻辑。
的确,很多行业的真正领军人物,他们本身就有足够高的收入,使得他们对于“知识付费”这个还算新兴的商业模式带来的利益,没有那么大的向往。
他们也不清楚自己把自己的知识“商品化”到底是好是坏,出于珍惜羽毛的逻辑,他们也不会轻易出山。
所以,最初“得到”能请到的专家学者,自然不可能是真正的顶流,大多就是有些真本领的“次顶流”。
但是这种模式一推开,市场被创造和开发后,后来的竞争者自然会不惜血本去请比这些“得到”专家更顶尖的人物来开发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对“得到”产品的竞争力。
比“得到”入场晚,请的专家学者“腕儿”还比“得到”低,那还竞争什么?
于是乎,大家哄抬价格,专家的知识的价格上涨了,经济效益在提升。
同时市场的开发,让人们接受了知识付费的逻辑后,巨大的流量之下,一个真正的顶尖专家,如果还不下场,就很快就会当成“二流”而被淘汰。
还记得那个电影《甲方乙方》里面,那个要做普通人的女明星吗?
逻辑就是如此,当竞争足够充分的时候,入场的“专家”足够多的时候,顶流专家必须入场。
而顶尖专家的入场,自然就反衬“得到”的专家没那么厉害了。
“得到”的专家团队,好不好,咱的确没资格评判,因为随便哪一个在他行业的水平也远超我自己。只要有比我强的,我学习他的知识、他的课程,有什么不合适的么?
三人行,必有我师。
况且还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比我强的多得多的专家学者呢?
难道真的必须要向行业第一人学习,才能有收获?
必须向行业第一人学习,才不会学错?
其实真不是。
开卷就有益,何必求圣贤?
回过头来,“得到”IPO失败到底意味着什么?
商业上,可能的确是个挫折。
但在事实层面上,其实也代表不了什么。
只要“得到”的课程,对于一些愿意学习的人,还能有所帮助,那它的存在就有价值。
它上不上市、它市值多少,对于学习的人,其实真没多少意义。
学就是学,何必在意它真的值多少钱?
1.《网络有但是获取失败怎么回事?总结很全面速看!壬寅杂说——“得到”IPO失败到底说明了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网络有但是获取失败怎么回事?总结很全面速看!壬寅杂说——“得到”IPO失败到底说明了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l/3228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