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单变成了保单,信用卡在海外被盗,P2P货币流通,现货交易欺诈……”金融消费、投资、理财领域的老骗局继续上演,新的“套路”重新登场,让普通投资者眼花缭乱,无法辨别。在资产管理行业统一监管政策即将实施的背景下,普通投资者的金融安全仍然备受关注。个人理财消费有哪些「坑」?普通投资者如何应对?
一号坑信用卡在海外被盗
“你的尾号为× × × ×的信用卡在海外网站上花费了3998美元。”很多信用卡用户在收到这样的短信提示时,才意识到自己是从海外被盗的。但持卡人打电话给银行取消支付时,银行表示无权单方面取消。持卡人只能通过冻结卡、向警方报案,甚至从ATM机中取出现金,然后向银行和警方提供护照信息、出入境记录、个人陈述等材料等“自助”行为来证明自己被卡。相关流程繁琐耗时,很多人还是无法完全挽回损失。
回应: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提高个人风险意识,海外信用卡消费时及时保管好自己的卡和个人信息,通过向银行申请关闭海外免卡支付、购买“盗信险”等方式提前防范风险。
二号坑存款不谨慎,改理财
进入银行网点要存款,却被客户经理拉去卖理财产品,储蓄卡无意间买了保险产品、银行理财、信托计划、基金账户甚至券商资产管理计划等。但大量这类理财产品,风险等级完全不同,投资对象复杂。有的销售人员在推荐过程中讲利润,规避风险,甚至有强制交易。这样的老骗局,让很多投资者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回应:近日,监管部门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即将实施。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资产管理机构的统一监管,有望使市场上复杂的理财产品回归简单透明,打破刚性赎回。
3号坑自动续保强制“投保”
本来只买了一年的短期医疗保险或者意外险。合同到期后,保险公司仍然自动从账户中扣除保费,再“投保”一年。很多投保人在保险到期后会被保险公司自动续保。其实很多短期消费保险的服务指南都“隐藏”了这样一个条款:“被保险人未在消费到期日前10天书面通知我公司不续保,在消费到期日前10天支付下一笔保险费,视为本合同自动续保。”
回应:面对这种新的“套路”,专家提醒消费者要看清楚这样的条款。如果用户不想续保,必须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并专门办理一张支付保费的银行卡,以避免卡内余额自动转账带来的长期续保问题。
坑4P2P网贷平台高利率就是钱
当吸引投资者时,他们支付超过15%的预期回报,并承诺照单全收。这种新的“套路”让投资者连本金都亏了。
回应:随着2016年9月网上贷款新规的出台,P2P点对点贷款监管政策进一步收紧,单个平台和多个平台设定了投资额度上限。
5号坑现货交易是“捏造的”
“你对投资和财务管理感兴趣吗?我们的平台提供现货原油和外汇交易,开户时送体验金。”近年来,私人现货交易平台上的电话营销越来越猖獗,从金银到原油外汇,现在到票据、比特币、邮政币。老骗局继续上演,新“套路”再次登场。所谓“低门槛、高收益”的创新投资,其实是大量地下平台利用虚拟交易软件炮制出来的投资产品趋势,完全不符合真实的国际市场,通过让投资者大规模赔钱来达到骗钱的目的。
回应:今年年初,证监会牵头,相关监管部门对交易场所发起新一轮清理整顿,直指此类非法骗局,如涉嫌非法期货活动的贵金属和原油商品交易场所、涉嫌操纵市场价格的邮政货币卡交易场所等,引诱了一大批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参与投资。
据新华社报道
1.《细数理财消费五大坑 老骗局还在上演 新“套路”又登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细数理财消费五大坑 老骗局还在上演 新“套路”又登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146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