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年-1125年)和南宋(公元1125年-1279年)两个阶段,历时18个皇帝,历时320年。
1.宋朝的历史地位。
(1)政治方面
1.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动荡分裂,带来了长期的相对稳定。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叛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宋朝统治者在后周继续推行“先南后北”的策略,先后灭后蜀、南汉、南唐、北汉。至此,五代十国分家宣告结束,中国迎来了新的统一王朝。最后,政府可以进行有序的统治,人民可以安居乐业。
2.中央“两院三司”的设立,削弱了宰相的权利,强化了皇权。
宋朝为了加强内部控制,与掌管政务的中书门(政务厅、东宫)和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宫)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被称为“第二宫”,为当时最高国家机关行使宰相职权(中书门下的首长);枢密院行政长官,即唐朝,地位略低。
并设立盐铁、财政部、杜挚三司,掌管财权。
这样,原本由总理掌握的权力被划分为政权、军权和财权,由多人掌握,有效地防止了总理行使专断权。
3.在地方上,减少行政单位,分散地方长官的权力。
在地方上,减少州、县级官员的权力,禁止他们担任一个以上的州、县的职务。还规定公务员为州县首长,首长之外要有一句通用的话来约束对方。宋太宗到达道道三年后,中国各县分十五路,每路设四个师,即转运司、狱司、绥靖司、长平司。道、州、县官员由中央官员兼任,具有派遣性质。这样地方官员权力分散,任期较短,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4.制定了科举制度和严格的考试程序。
宋代发展了自唐以来的科举制度,收紧了考试程序,扩大了士人数量,提高了士人待遇,广泛吸收知识分子参与政治权力。在防止营私舞弊方面,把考官关起来,把试卷封存誊写。科举开国:从宋太祖开保六年开始,经过礼部审理(省审),皇帝亲自主持科举和宋太宗永熙两年,创立了殿前布施制度,使录取的士人成为“皇帝的学生”,从而完全恢复了取士的权力。
5.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等改革对宋朝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北宋的两次改革对中央集权统治的整合起到了一定的调节和完善作用。比如范仲淹主张建立“宗祠”、“亦庄”、“宗族财产”、“宗族规矩”、“乡契”,起到了宗法制的统治作用。范仲淹和王安石不仅在政治体制和思想上进行了一些改革,而且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经济整顿,如清丽新政中的“分公地”、“厚农桑”、“防摇役”。从社会改良和历史发展来看,范仲淹和王安石采取的措施都是不成功的;但从加强宋代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整合来看,如调整吏治、财政、经济治理,“重农抑桑”、“共享公地”、“防摇役”、“青苗法”、“免役法”、“方田赋法”、“等损法”、“城变法”等。兼并受到限制,金融税源扩大
(2)经济方面
1.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宋朝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北宋时期出现了各种新农具,如代替牛耕的踏犁、插秧用的秧马等。南北粮食品种交流,特别是福建的占城稻传入江淮流域,对当地农业产量的提高贡献很大。
南宋时期,经济继续发展。中原农民南移,在江南旱田推广种植技术,如大麦、小麦等。中原地区的精耕细作也延伸到了偏远地区,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浙一带,以“苏湖成熟,天地丰满”的美丽比喻,成为中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
土地开发范围扩大:宋代水利大发展,大面积开荒,农具提高。宋代出现了许多新的田地,如梯田、淤地田、沙田田、佳田等。
沿海滩地和丘陵地区的综合开发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为宋代社会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2.手工业:促进了宋代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
瓷器:北宋瓷器工业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取得了突出的发展和成就。宋真宗景德元年,唐常南镇改名景德镇,立官窑。此外,丁窑、汝窑、关窑和钧窑是当时的四大名窑。他们生产的瓷器不仅销往中国,还出口到韩国、日本、南阳和印度。
宋代瓷器的发展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出口国外,也增强了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使瓷器依然是中国的象征,足以体现宋瓷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
冶炼业:由于技术的进步,宋代的采矿冶炼业手工业产量成倍增长。铜、铅、铁的产量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生铁、煤的产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此期间,中国人民的智慧完成了用煤炼铁历史上的一次大跨越,从而最迟在1540-1640年的早期工业化时期实现了11世纪英国的煤铁革命。同时,宋代煤铁的发展也推动了造船业和陶瓷业的大发展大进步。
造纸工业:北宋造纸工业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四川、福建、安徽、浙江都有造纸中心,竹子、麦秆、大麻都是造纸的原料。
造纸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促进了书籍的流通和文化的传播。从这方面来看,造纸工业的发展也是宋代文化高度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
3.商业:市场体系的崩溃,夜市、草市的出现,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宋代城市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广场市场体系的崩溃和街道侵占的出现,夜市、草市和娱乐场所“勾栏、瓦西”的出现。
宋代坊市制度的崩溃和街巷入侵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沿街店铺的城市风貌,奠定了宋代坊市的基本格局。但在开封、杭州等大城市,勾栏瓦西有夜市、娱乐场所,城市郊区有草市,都表明城市的经济意义明显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4.最早的纸币,交子,影响深远。
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大大增加。为了满足流通的需要,北宋时,四川十几个富豪用纸印钱,代替铁钱称为“交子”。南宋时,政府发行大量纸币,称为“蕙子”。
“饺子”和“惠子”的出现,用纸币代替了铁钱,轻便,促进了商品交易的发展。此外,交子作为一种纸币,比欧洲第一种纸币早出现了600多年,堪称“世界第一纸币”,标志着中国货币从金属铸币时期向信用货币时期的演变,对后世的货币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5.海外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
宋代海外贸易的繁荣程度远不及上一代。北宋时期,广州、杭州、明州、泉州为对外贸易口岸,宋政府设立“贸易部”管理对外贸易。南宋的对外贸易超过了北宋。杭州、泉州、广州都是外贸港口,尤其是泉州,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港口。
宋代,中国的丝绸和茶叶出口到日本、朝鲜、南阳、印度、波斯等国家和地区,增加了宋代的对外贸易收入。因此,它在弥补财政支出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3)科学、技术和文化
1.数学
在宋代所有的科学技术学科中,数学的发展更为突出。出现了秦的《数书九章》、的《测圆海镜》、《一古衍段》(1259)、杨辉的《九章算法详解》、朱世杰的《数学启蒙》、《四元玉剑》等。宋代最伟大的科学家沈括,以其“隙积”和“圆技”对数学作出了贡献,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天文学
由于农业生产和历法制作的需要,统治者一直比较重视天文研究,观测水平不断提高,宋代也不例外。
根据《新仪器法》的记载,仅公元1010年至1106年北宋时期就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星位观测,测量二十八颗星位的结果保存在《宋史·田文志》中。“灵台秘密花园”包含345颗星星,包括星星的入口和出口。
公元1247年南宋时期制作的苏州石刻天文图,面积8×2.5英尺,刻有1430多颗恒星,北极中心有三个同心圆,分别代表北极恒圆、南极恒圆和赤道,28条辐射线代表28个夜晚的距离,还有黄道和银河系。这些成就都离不开当时高度发达的天文观测仪器。中国古代传统的天文仪器,如漏壶、日晷、浑仪等。,在宋代在技术和工艺上得到最有效的改进。
北宋的沈括和元代的郭守敬提出了减少环数的设计,浑仪和简易仪就是这种设计下的杰作。苏颂和韩红莲制作的大型水运仪台,利用齿轮系统使仪器保持匀速运动,与天体的运动是一致的。它不仅可以演示和观察天体现象,还可以计时和报时。
3.地质矿产
地学发展的特点是以经书形式编纂地理著作,也在向地方志过渡。据《宋史·艺文志》记载,宋代地方志有100余种,有地图的记载称为《图志》或《图经》。其中最著名的是北宋音乐史编纂的《太平玉环记》,成书于976年至984年。这本书的200卷主要写在中国,也写在外国,增加了许多关于人和艺术的章节。
还有北宋王存编撰的《元丰九元志》,成书于1068年至1085年。它注重“时事”,并没有描述太多的演变,但详细描述了周围的英里数,城堡的名字,山河和水泽的情况。
宋代县县保存的地方志有20余种。许多地方志经过不断的修订,逐渐积累,形成了丰富的地方资料。由于这一时期中外交流频繁,对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许多重要的外国地理文献都是通过实地考察和道听途说而形成的,如楚材的《西游记》、周曲飞的《灵外戴家》、赵的《诸番记》。Xi、苏州现存的“华夷图”、“郁积图”、“地理图”、“九域寿陵图”等三幅宋代石刻地图具有很大的价值和特点,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绘画地图。画出的河流和海岸线准确,代表了宋代测绘地图的水平。地球科学的发展对矿物学和水利建设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宋代矿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地质现象进行实地考察的氛围,人们对矿产和一些地质现象的认识和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1133年,万度的《三卷移林石谱》记载了116种石制品,每一种都记载了它们的起源、开采方法、产状、光泽和高度评价,反映了人们对矿物认识的新水平,是当时出现的一本关于岩石和矿物知识的书。
4.药
到了宋代,医学和药学在教育、理论、临床学科诊疗、本草、方药等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使中医和药学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宋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各种医书的修订。公元973-974年,刘汉、马直等。编辑开宝本草21卷,含983种药物。1057年,苏松等人编辑了2卷《嘉祐本草》,收录药物1082种,整理成《本草纲目》。
唐慎微主编的《急救本草》共32卷,包括1700多种药物,包括各种疾病的主要药物、服药的禁忌病例、药物的恐惧、推广、必要性和掌握,使人们对历代本草的起源和药物的配伍禁忌有了大致的了解。明朝的李时珍这样评价:”...让所有的草药和药物流传千古,不会丢失。”宋代中医可分为九大科:大方脉科、冯轲科、针灸科、小方脉科、眼科、产科、口腔咽喉科、肿痛科、金英禁书科,针对性大大加强。
宋代医学还有两件事必须提到:一是宋词《洗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二、王的《铜仁穴针灸图经》及针灸铜仁。
5.理学的迅速发展
理学代表人物朱一生撰写了一部关于儒学在宋代以前空复兴的著作。在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下,出现了理学。以解释义理、谈人生为主要内容的理学,在儒家玄学、本体论的建构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代表人物有“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陆九渊。理学大师朱·认为,“理”与“气”并存,不可分割,但又有先后之分。理性是万物之源。“天理”和“人欲”是对立的两面,人欲是万恶之源,所以人欲要消灭,正义要维护。经过二程和朱的发展,理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成为南宋后期的官方哲学。后来陆九渊认为“宇宙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宇宙”,“心也是理性的”。人要摆脱人的欲望,保持原有的内心,达到清清白白,全无欲望的状态。经过陆九渊的思想传承,明代大学者王守仁继承并发展成一种新的哲学体系——心理学,在明代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除了理学和心理学之外,宋末还出现了以吕祖谦为代表的金华学派、以陈亮为代表的永康学派和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
6.史学特别发达
与上一代相比,宋代史学特别发达。历史学家陈寅恪说,“中国史学在宋代从未兴盛过”,“宋宪史学古今罕见”。在宋代,有许多研究历史的官方机构,如生活区、日历室、记录室、国家历史室和会议室。最著名的历史著作是司马光主编的《子·同治简》。《资鉴》的编纂过程历时19年(加上《通志》历时20余年),共294卷,从周二十三年(前403年)到六年(959年)。编年体写作为后人提供了一部系统而广泛的史书。后来,另一位历史学家袁术对《资同治鉴》进行了全面整理,写成了《通鉴年谱》,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史书。朱还著有《通鉴简编》,共59卷,堪称《资治通鉴》的简版。史学家撰写的《通志》,与唐的《通典》和端麟的《文学通考》并称“三通”。
此外,重要的历史著作还有《二十四史》中薛等人主编的《旧五代史》和欧阳修私人撰写的《新五代史》。以及王璞私下写的《唐姚辉》《五代会》。著名的地方志有《天下太平记》、范成大的《武君志》、孟渊的《东京梦》、周觅的《武林外传》等。随着金石学和考古学的迅速兴起,一些相关的史书诞生了,如欧阳修的《古书集解》、陆大临的《考古图》、赵明诚的《金石录》。
此外,宋朝还编辑了许多与史学有关的书籍,包括著名的《宋朝四大书》:《太平广记》、《辞赋·元贵》、《文苑·华英》和《太平广记》。
7.文学作品
宋代文学主要包括词、诗、散文、故事小说、戏曲剧本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其次是诗歌和散文,再次是故事小说。北宋初期,宋代的文学作品继承了晚唐的风格,经常用于歌唱和奖励。随着王禹偁关注民生,朝廷重视儒学,文学作家开始重视儒学的传教功能,但成就不高。直到欧阳修领导的第二次古文运动,文学人才以平实的语言创作,内容反映生活的弊端,雅俗共赏,文学创作进入高峰时期。当时各种文体互相影响,断立,派别多,题材多。受儒、释、道的影响,文坛有了很大的进步。文字小说和戏曲在这一时期不断出现。南宋在江南定居后,文人以其作品表达爱国情怀。但到了南宋末年,从众之风出现,结束了宋代文学的发展。
二,宋代的特点
(1)宋朝存在严重的“三冗”(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导致了宋朝的贫穷和衰弱。
北宋政府通过科举制度、恩典制度等方式,给予地主阶级成员广泛的参政机会。尤其是对官员的好,是历史上宋朝滥用最多的,不仅名目繁多,而且范围广泛。因此,官僚主义日益严重。因为官多而官少,很多官都要期待荒。冗员严重,中级以上官员工资极其丰厚。在官制中,为了防止朋党之争的再次发生,在官署的设置上强调机构之间不要互相通气,互相制约。在中央,宰相的权力是分的,宰相只对中书省负责,另一个钦差大臣掌管兵权,而掌管财富的三个部门不对宰相负责,直接对皇帝负责。总理之下,其实还有副总理可以了解政事,进一步制约了相权的形成。在任用地方官员时,任用必须从法院为一,公务员为二。几乎重要的州府都有皇帝可以直接把东西送给皇帝作为第三,所以地方官员的任何离心行为都需要承担比唐朝大得多的风险。而且官员和岗位是分开的,官员不一定有权利。在大多数情况下,官方职位只代表工资数额,而权力往往通过临时任命的方式授予必要的官员。最后,中央直接派出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使得监管者从人力和财力两方面遏制了地方的末日,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大量的冗员。与此同时,由于三年来晋升制度的广泛实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冗员数量无限膨胀,这一切导致了三次裁员中的第一次。
自“以酒解兵权”以来,宋朝就非常重视兵权的集中。不仅皇军受皇帝直接指挥,精锐士兵也经常被送回中央政府。在地方一级,武官大多受到公务员的限制。所有参与兵权交接的官员频繁轮换,使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训练松懈,战斗力低下。可惜夏辽等国同时也相当强大。宋初采用的是征兵制,即民出钱,官招。后来由于经济负担过重,部分采用了征兵制度,使得人民在交了钱之后仍然需要当兵,从而激化了矛盾,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部队人数多了很多。宋太祖末年,禁军士兵37.8万人,真宗禧年达到91.2万人。半个世纪以来,增加了一倍半。世界的财富十有八九是用来支援军队的,而且财力很严重。
除了冗官冗兵的巨额开支外,统治阶级的铺张浪费造成的冗费也非常严重。此外,战场上的一系列失败导致了多余的开支、贫困和虚弱。
(二)重视文学和轻军事,使宋朝整体军事水平低下,常年遭受外敌入侵。
宋朝被动地接受了中唐五代的教训,重在推行平民政治,推行崇文抑武。其军事制度以牺牲军事效率为代价,限制了军事指挥官的才能,降低了他们的地位和素质。宋朝从中唐继承了失去养马区、马匹资源匮乏、不重视骑兵建设的现实。古代骑兵就像二战时期的坦克一样,主要用步兵对抗辽、西夏、金、袁梦的骑兵,处于弱势地位。此外,北宋建立不久,逐渐形成“内外守”、“被动防御”等军事传统,其军事力量始终薄弱,整个时代的尚武精神降低。渐渐地,文官和宦官统一了势力,到北宋末年,全国都没有了抵抗侵略的意志。
③郑松输在“宽大”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宽恕了奸臣的罪恶。
宋太祖暗暗发誓:“躲在祠堂里,发誓不惩罚大臣和官员,违者不祥。”所以北宋的政治斗争少了些暴力,多了些文明。甚至北宋后期也有三次大规模的贬逃士大夫运动,一般不杀。宋曰:“古士大夫多受责罚,小官亦受鞭笞。自太祖始,初以厚待士大夫。”。赵、宋强调皇帝权力的垄断,同时又重视朝臣的灵活性,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而宋朝的过宽,则表现为犯国之罪者免罪,刑之罪,罪之重用。所谓“奖励重于惩罚,威胁不够”。宋朝的高官大多不善治国救国,但互相勾心斗角,耍小聪明,有足够的智慧。巅峰时期,无论国家生死,人不能治国救国,而必须灭人治国救国。秦桧、蔡京等著名奸臣就是这类官员的典型代表。
(4)边疆各民族与宋朝的战争与和平深深影响了整个王朝。
1.北宋,辽,西夏。
2005年,宋与辽议和,史称“单源之盟”。此后,双方边境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西夏北宋时期战乱频仍,1044年才安定下来。双方在边境地区建立贸易市场,交换需求,长期保持和平关系。
2.南宋与金朝的对峙。
南宋初年,金军多次南侵。南宋时期,军民奋勇杀敌,阻止金军南下,收复北方失地。在众多反金雄的老师中,岳飞指挥下的岳家军是最突出的一个。1141年底,南宋与金签订和约。之后双方战争基本停止,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发展。
(e)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宋代坊市制度的崩溃使居住区和商业区的界限消失,促进了新城的不断发展和规模扩张。另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宋代最早的纸币,北宋的换钞,南宋的换钞,这无疑是宋代经济高度发达的表现。
宋朝的高度经济繁荣促成了人们强烈的文化需求。然而,在文化的热需求下,宋代文化如宋词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繁荣。与此同时,宋代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人诗人,如苏轼、欧阳修、范仲淹等。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占了六位。书法家有苏东坡、黄庭坚等人。总的来说,宋代文化极其灿烂。
1.《宋朝历史 宋朝的历史地位及特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宋朝历史 宋朝的历史地位及特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16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