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必然”的事情。我想做的不一定都是真的。如果说文学与哲学的合流,中国人有两句名言:“事不如意,不可与人谈。”生活中的十件事,有八九件往往不尽如人意。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不能向别人抱怨,也不能告诉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这些都来自于生活经历。还有两句:“十有八九输了天下,谁也不能感兴趣。”这也代表了一个个体,十件事九件事受挫,百人之中,没有一个是真正的知己。这说明了孔子对人生深刻认识的道理。其实“不必”,说一定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世界上几乎没有这种事。所以中国文化第一本《易经》提出八卦,阐发变化的道理。世界上的一切每分每秒都在变化。宇宙物理在变,一切都在变,人也在变。我的思想在变,我的感情在变,我的身心在变,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想要一个不变的,固定的,不可能的。孔子深刻理解这个道理,所以他“不必”,就是能适应变化,适应变化。三是“不固”,不固执自己的偏见。“不给我”,想着别人,想着事情。这就是孔子知识修养的伟大之处。
——《论语》
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都想有好的口碑,高的成就,一路顺风,但那是不可能的。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往往会遭受很多委屈、侮辱和痛苦。没有办法向别人抱怨,但他必须振作起来。所以我经常告诉你,有一副古对联,很不错。“十有八九失去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是可以被爱的。”人生境界,十有八九输了,满足感很少。我们找不到真正能让我们满意的结婚对象或朋友。
还有两句话,“不利的事情往往发生八九次,人却不能说两三次。”人生总有八九次是痛苦的,不如意的。但是心里的痛,能找到知己倾诉的,不到23/10。所以不要求安慰,因为他安慰的话与你无关。我吃过苦,很苦。他说吃点糖就好了,不知道你哪里苦了。这就是生活。尤其是在处理重大事件的时候,更是如此,所以现在我发现历史上受委屈的人很多!现在以我的经验来看历史,有些人无法决定要不要盖棺材。人死后,把错误和痛苦带进棺材的人太多,历史太难理解。
——《列子假说》
其实这世上的一切都是苦的,所以有八苦十二苦。如果你问这些户主,你能背诵吗?八苦是生老病死乞爱别离怨五阴旺。你长期读了很多佛经,往往只有一部佛经讲了一个苦,演了很多。八苦是大道理,总结了人生最痛苦的事,你不用心去了解。其实和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教育学都有关系。一般来说,有十二苦,八苦加四愁,愁,愁,烦,十二大原则。换句话说,人生就是痛苦的人生。
你问我人生的问题,我一般会告诉你,人活一辈子,就是莫名其妙的出生;无奈的活着;无缘无故的死。大家都这样。他莫名其妙地出生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生的,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出生。活着?无奈的活着,你追求这个追求那个,你常说的,都是为了追求快乐和幸福,说明你都不快乐,都不幸福。我不想死,活着很痛苦,所以我活着。最后死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走了,仅此而已。所以佛说万物皆苦。
佛所说的苦是什么意思?一般学者说佛陀对社会生活世界的看法是悲观的,这是哲学人的说法。佛陀只告诉你,每个人都是这样生活和受苦的,他并不意味着他在受苦;他有办法教我们修行,跳出这种苦,得到极乐,这就是佛的目的。他在这里叹了口气,告诉你这个世界是苦难的,告诉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和整个人类社会,人生终究是苦难的;但是,有一点不苦。你应该去找找。这就是佛的目的。
——《生命的开始和结束》
推荐书:《饮酒美食即将翻译》
1.《可与人言无二三 南怀瑾: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可与人言无二三 南怀瑾: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289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