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云石副总设计师,C919开发专家组成员,雅丽杰出校友
造飞机是一种体验,听听“老学长”怎么说
10月11日上午,87岁的亚利中学校友程在亚利学生的带领下,不定期地回到母校参观校园。
通讯员倪惠英记者黄景社
程时不时,87岁高龄,是新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中国飞机发展的见证者和见证者,长沙市亚利中学的杰出校友。10月11日上午,这位90岁高龄的学长回到母校,与一群“00后”同学分享他的“太空梦”。在他看来,努力学习只是简单的“加减法”。要想成功,一定要打一些兴趣爱好,让学习效率翻倍,成为“乘除法”。
■记者黄静实习生王著民陈亦舒通讯员倪惠英
见证C919首飞
2017年5月5日下午,中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主流标准的干线飞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成功。87岁的程时不时地见证着这一刻。从1970年云石由中国自主开发,到C919首飞成功,中国人的“大飞机梦”走过了47个春秋。程不时是云石副总设计师和C919开发的专家组成员。他经历了这个梦的曲折历程,所以他彻底明白了这个梦的现实意义。他说:“这是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一个重大的步骤,是我国航空空发展历史上的一次有力的打击。”
“大飞机梦”始于中学
程不时地说,他的“大飞机梦”始于中学时代,终于在C919首次成功飞行的那一刻实现了。1941年,程考上因战争而暂时迁到沅陵的雅丽中学,进入初中30班。“这些日子影响了我的生活。”程不时回忆当时雅丽中学英语好。英语教学采用“直接教学法”,使用加拿大人文与青年分会编写的教材,外教直接用英语授课。“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受益于扎实的英语基础,这当然与母校的培养分不开。”
程和同学们在沅陵上课的时候,不时会遇到一架日本飞机发出的“警报”空,所有的师生都不得不躲在山谷里的空山洞里。学校大门前河边的鹅卵石沙滩上有几个大型弹坑,上面都是水,是日本飞机轰炸造成的。他回忆说:“这些场景总是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也催生了我将来为国家设计飞机的愿望。”
1951年,程不时从清华大学航空公司工程系空毕业,随即加入新华航空工业建设。1956年,中国开始了飞机模型设计业务,成立了“第一飞机设计事务所”。他参与了新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工作,并担任飞机总体设计组组长,负责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JJ 1号”的总体设计。在中国20世纪研制的最大飞机云-10的研制过程中,程担任副总设计师,不时负责总体、空气动力学、计算机和飞行试验。
交换
学习后,
玩一点爱好
令“00后”同学惊讶的是,“老学长”不仅在飞机研发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最大的爱好竟然是拉小提琴。“自从进入清华大学航空空系,我就正式学会了拉小提琴。现在弹钢琴60多年了。直到现在,我每天都要弹半个小时。”程时不时现为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最老成员。他笑着说,如果让他分科研和音乐的时间,他说两者基本相等,只不过工作占去了一大块完整的时间,音乐是“扎针”。
关于“学习”,这位“老学长”告诫弟弟妹妹们,学习是一生的事,不能止于课堂。要与时俱进,自我拓展,全面发展;“智慧就是力量”,包括处理事情的方式,与时俱进的能力和知识;我们应该应用、发展和创新继承的东西,而不是局限于现有的知识。
他还鼓励学生更多地学习艺术,并以平衡的方式发展自己。程不时认为,学小提琴和做科研并不矛盾,因为学艺术可以提高创造力,为生活开拓更广阔的局面。“埋头学习只是简单的‘加减法’。放学后玩一点美术之类的爱好,可以让你的学习效率翻倍,成为一种‘乘除法’。”
1.《运十 雅礼杰出校友:运十的副总设计师、C919研制专家组成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运十 雅礼杰出校友:运十的副总设计师、C919研制专家组成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34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