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网消息:在河北区中山公园,有一座烈士纪念碑,建于1931年,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去公园游玩的小王发现碑文中有两个“错别字”:王鹤洲烈士的“鹤”字缺少偏旁的“鸟”,但长生实际上写成了“用而不死”。
碑文有两处错别字。公众有不同的意见
昨天,记者去公园了解了公众反映碑文有错别字的情况。纪念碑位于公园南侧的高台上,远远就能看到“天津十七烈士纪念碑”字样。走近后,我仔细浏览了一下四周的铭文,发现正面是王鹤洲的名字,只不过“鸟”字旁边没有“鹤”字,背面的铭文确实写着“成仙用”。
“写错了!我从来没听说过‘永远’和‘使用’这两个词可以通用。”“我还查了字典。‘鹤’字没有偏旁,‘鸟’也不是字。”.....经常来花园锻炼的人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不敢妄加断言。还有人琢磨这个碑是民国建的,可能这个是那个时代写的字。
咨询相关资料和专家解答问题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向南开大学文学院求证,副教授蒋玉斌查阅了相关资料,对这两个字给出了正确答案。
姜先生通读碑文后,明确指出“乐至镇民、张烈杰、长生”。后两句是古文中明显的对偶句。翻译过来就是把烈士的事迹刻在石碑上,表示自己的忠诚和忠心,传给后代,让他们永垂不朽。“用”和以前的“易”都是指“要用,要用”,但不宜在铭文中代替“用”。同时,姜老师告诉记者,古书和古文中说“垂下”的情况并不少见。如《舒威高云传》“刊刻国史于石,不朽于世”,东魏《魏侍郎汝阳王墓志铭》“竹易腐,谈,用之。”
此外,蒋先生还说,古代有时把“鹤”字写成“卜”,如《诗经·潇雅·百花》中的“鹤”、“林中鹤”。因此,有人认为“卜”是古代“鹤”的一个词,在书法作品中常被写成“卜”。例如,天津著名书法家兼学者李鹤年先生收藏了一批印章,印章上的名字被刻为“年”。王鹤洲在铭文中写“鹤”也是如此。
背景信息
首先,记者在网上搜索了关于中山公园烈士纪念碑的相关史料,其中确实提到了一位名叫王鹤洲的烈士。据记载,1926年11月,蒋振环、吴记中、王春山、王鹤洲、孙一山等15名共产党和国民党革命家被捕并英勇牺牲。1931年,天津各界人士在中山公园立碑纪念。题词中除了描述十五位烈士外,还增加了“十七位烈士”,分别是1930年新军阀混战中牺牲的张智全和王米洛。这座纪念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遗弃和埋葬。198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重建了这座纪念碑。
1.《永垂不朽 纪念碑永垂不朽写成“用垂不朽” 专家答疑解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永垂不朽 纪念碑永垂不朽写成“用垂不朽” 专家答疑解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483115.html